打坐的正确方法?
本人有15年的打坐经验,可以给您点建议。
打坐前主要是做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调身:即调整身体的姿势包括打坐环境的安排。
1。打坐姿势可用单盘或双盘,散盘都可以,初学者建议散盘或单盘
2。屁股下垫个小枕头或打坐垫,只坐半边让身体保持端正即可。
3。关于腰和胸部,保持自然正直,不要用力,因为一用力身体就没法放松,气就通不了。
4。关于手,初学者两手自然叠放在小腹下方大腿上退可,两拇指轻轻相对。
5。关于头和眼睛,头部也是自然保持正直即可,哪怕有颈部毛病也没关系,自然是怎样就怎样,不要强求正直,只要靠着后衣领,下巴微收即可,对于初学者请把眼睛闭上。
6。肩膀和手放松。
7。以上做好后开始调整全身放松,做下晃海的动作,不懂可继续提问或百度。
二是调心:以上7点做到后就不要动了,哪怕一点点动。这时开始感受自己的呼吸的进出,吸时知道在吸,呼时知道在呼,是快是慢,是冷是热,是轻是重,自己都去感受。
此时知道自己在打坐,暂时放下其它心理上的事务,只管打坐,只管呼吸。
如果还有其它问题请继续提问。也可关注本人帐号(混元正气)
瑜伽打坐的正确方法?
1、打坐前先换上宽松的衣服,并且把垫子准备好。
2、接下来就是入座,可以采用单盘或双爬,最好采用双盘,因为这样可以快速令身心宁静。
3、最重要的一部,就是将自己的脊柱拉直,头顶像被往上吊起,使身体中间的腔体处于通畅状态,不偏不倚空直中正。
4、心法,当身体处于中正状态,盘坐稳固后,接下来就是关键了,就是让自己处于无思绪状态,心智作为自己身体的观察者,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不思考,不紧张,不好奇,不期待,静默止欲,一心不乱。
怎么打坐的正确方法?
静坐时间最好在黎明之前,其次是在夜静时,一则不妨碍日里劳动产生,二则初学的人心神不宁静,易为外界喧杂的声音所扰乱。因此早晚人声寂静的时候是比较适宜,否则醒来时坐一次再入睡亦可,静坐功夫纯熟后,对自己意志就会有极大的操纵力,虽在热闹如剧场中,亦能凝洋默坐.不被外境所扰。
静坐的姿势,是把右足垫在左腿下,左足放在右腿上,(这叫单盘,若是双盘,再把右足从下扳上,搁在左腿上,静坐不拘单.双盘都可以的)左手放在右手上,手掌心向上迭安于小腿上,将身前后摇动数次,吐出浊气数口,空气由鼻吸入,头须自然正直,忌僵硬。闭眼,合唇,舌抵上腭,鼻正对肚脐,肩部放松下垂勿耸起,背勿靠壁或依靠于他物之上,以免妨碍血液流行。
臀部用枕头之类垫高一二寸,不用亦可,肾囊勿使压住,裤带袜带领扣之类都要解松,以宽适不脱落为宜。天气寒冷时腿以下盖上毛毯等物以免膝关节受风。
打坐手势的正确方法?
(一)双足伽趺(双盘足)。如果不能双盘,便用单盘。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刚坐。开始习坐,单盘也不可能时;也可以把两腿交叉架住。
(二)脊梁直竖。使背脊每个骨节,犹如算盘子的叠竖。但身体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过拘泥直竖,更不可以过分用力。
(三)左右两手圜结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两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拄。这在佛家,便叫做“结手印”,这种手势,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
(四)左右两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为止,不可以沉肩亸背。
(五)头正,后脑稍微向后收放。前颚内收(不是低头),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
(六)双目微张,似闭还开,好象半开半闭地视若无睹。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七、八尺处,或一丈一、二尺许。(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静坐之初,先行闭目为佳。)
(七)舌头轻微舔抵上腭(参考附图),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
打坐的正确姿势与方法?
打坐时的正确姿势与方法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
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金刚坐。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双跏趺坐重心稳定,有利于身的放松和长时间静坐,而且双足交盘使血液流动大大减缓,减缓生理活动,又增加体腔的静压力,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新陈代谢速度,便于入静。初学者一时还做不到则只将一足置另一足上(单跏趺)即可。至于左足在上还是右足在上,请依照自己上师的传承为准。再不行者双足交*散坐亦可。
2、脊直:脊椎的每一锥体如珠算珠子叠竖一般,自然正直。由于自然生理弯曲造成的习惯,坐时腰锥易呈后突,应注意纠正。
3、肩张:两肩应舒张但不挺胸。2、3项的具体做法:坐好后以头顶上领,整条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张开,然后从上而下顺势放松,上半身便处于自然松直的状态。这样不紧张不懈怠地维持下去即可。2、3项做好了,则可以达到“松胸实腹”的效果,便于达到心静气沉。
4、手结定印于脐下: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男),或者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女),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腿上。(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第一种。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
容易散乱的人可以采用另一种手印:大拇指轻触无名指根,并轻握成拳,分置于膝盖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两肩平衡。
5、头中正:头不俯仰,不歪斜,下颏微内收(不是低头)。这即利于颈锥正直,又可轻微压迫颈动脉,减缓生理活动,减低新陈代谢,便于入静。
6、双眼微闭:双眼半开,以能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目光可注视于体前约一肘远处之一静物上。(此静物应①较小②单色③形状简单。如念珠。)如易散乱可闭上只留一丝光线即可。如易昏沉则可睁大眼睛,平视前方。
7、舌舔上腭: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腭)。具体窍门是:把舌后部的空气排尽,咽喉部放松,舌稍后缩即自然成,不必用力去“抵”。嘴唇轻闭,嘴部肌肉自然放松,上下牙不要相咬,稍留一缝隙。
按七支坐法做禅修,就能够调整、保持内气,让生命充满活力,并能产生内在的觉悟。第1、2、4、5项——能引入遍行气;第2项能引入上行气;第2、3项能引入等住气;第七项能引入上行气;上述四种气流入持命气,五气合一时行者就能体验到觉悟。
注意事项:
(1)饱胀或饥饿时,不宜打坐。
(2)在室内静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可当风而坐。
(3)在室外打坐时要注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湿地上。
(4)气候凉时应注意两膝、脖项和后脑的保暖。
(5)肢体形态要求很严,但应注意放松,细心内调,找到一种身体既合要求又轻松舒适的状态。
(6)意识的放松很重要。可以想一下“以难得之身修难得之法多可贵”,“我在为度济众生而修无上法门”,带着慈悲喜舍之心态,微笑从心中泛起并形诸于色。特别把眉心和下颏肌肉放松。
(7)不管双跏趺、单跏趺或散坐,臀部应垫二、三寸的垫子,以自己觉得重心稳,无前倾后仰的感觉为原则。一开始做不到双跏趺便做单跏趺,再不行便散坐。
采用下面几个方法刻苦训练,一般人均可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达到双跏趺。
a.在看书、看电视、休息时尽可能盘腿而坐;
b.多练习跨鹤坐(臀压在双脚上而跪)。在跨鹤坐的基础上做如下练习:保持臀压住双脚,上身向后倒平(一开始可用被子垫成斜面,逐渐放平),尽量维持时间。
c.双腿并拢伸直,脊椎从颈椎、胸椎至腰椎逐节前弯,双手摸地,再用手抓脚后跟腱,渐至头面贴腿。如此反复多次。
d.作正弓箭步,放松下沉。脚不挪位,身转180度换方向再放松下沉。反复交换下沉若干次,步子自然逐渐变大。至最大限度时,后一只脚后跟拔起,脚尖着地,再尽力下沉,反复若干次,收势。
e.双脚尖分左右成一直线(重心不稳者,可稍留一角度,还不稳者,可扶树等),开步过肩宽,双膝尽力外摆,放松慢慢下沉,多次练习。待腿力增强,步子逐渐加大。
f.双脚踝关节向外突出,用脚掌外沿着力。刚开始练习,应循序渐进并作好防护,以免韧带拉伤。待踝关节部的力量增强,可练习走路。常作此练习,踝关节不易被扭伤。
作上述练习一段时间后,腿、跨、膝、踝的韧带拉伸,弹性增强,跨膝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双跏趺自然便成
双盘打坐正确方法?
双盘打坐正确的方法:
1.随意拍打按摩两腿约1分钟;
2.双腿随意⾃然盘成散盘,轻轻摇头晃腰挤压腿部约1分钟;
3.⿐深吸⽓,观想腿部的⾻骼、肌⾁全化作混元⽓,被吸⼊胸腔,随着吸⽓⽴即成双盘,然后⾃然呼吸;
4.⾝体尽量向上、向后拉动,头正⾝直,两肩微向后靠,⼼胸敞开;
5.⽤两掌从后向前推压两肾,使腰部正直;
6.从头到脚放松、放松;
7.两⼿放在膝关节上,掌⼼向上;
8.若腿⿇、涨、疼了,就想下丹⽥的混元⽓,从下丹⽥开始,带动全⾝,轻轻蛹动,以形运⽓到腿中,使腿部⾻节、⾻髓也随着揉动,将⼀切疼的感觉都揉化、揉开;
9.双盘后可以修炼各种静功;
10.收功后,将腿轻轻扳下来,脚⼼相对掐涌泉⽳,可使⾎液充分回流全⾝。两脚趾尽量抓地,反复抓,直到腿部⿇感完全消失,再轻轻抖动,双盘打坐成。
打坐的正确方法是怎样的呢?
一、姿势 以打坐姿势进行,(在这里最好不用睡式来炼以免昏沉入睡的现象)。 打坐的姿势,可分坐椅式、散盘式、单盘式与双盘式。一般最好用盘坐的姿势,确实没有盘坐条件时,也可用坐椅式(即坐在椅子上,双腿着地)。盘坐时,依自己的能力散、单、双盘均可,不必勉强坐双盘,道家不要求一定要双盘。(当然能双盘更好) 盘坐时要求注意以下几点: 1、臀部后半部,要求垫高一些,可垫棉垫或较薄的枕头。这样,可以使腰部自然伸直,避免打坐时因腰肌疲劳,慢慢弯腰曲背的弊病。 2、腰部要自然伸直,腰不直则任督二脉气不通畅,也容易形成昏沉瞌睡得毛病。 3、头正颈直、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因为日常生活习惯,大多数人头总喜欢偏向一侧,或左或右,打坐时往往自己觉得头正了。实际上仍有偏斜。可以平时在坐好以后,在面前放一面镜子,看一看自己头是否保持在正直的状态,找到头正颈直的状态,找到头正颈直的正确感觉。这样可自动纠正体内的不平衡与气脉。 二、意念与呼吸 坐好以后,不要急着闭眼,先定心神,平呼吸,等心情安静下来,呼吸均匀下来后,再慢慢地讲眼睛闭上(轻闭或微留一线之之光)。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默数自己呼吸的遍数,身体虚弱之同志数吸,即一吸上记一个数,呼气不记数即一吸一呼为一个计数;身体健壮,平时火气大,脾气暴躁这类的人则数呼气,一呼气记一个数,不记吸。这样从一数到五,就从头再来,再从一数开始,如此反复不断的训练。 三、注意事项: 1、数息时,要注意的是在呼吸上,心里数呼吸,耳朵注意听着呼吸。全神贯注,心念集中,好像母鸡孵蛋一样。 如果数息过程中发生杂念则马上将意念收回来,从一重开始数起。 2、注意要将呼吸调到:深、长、匀、缓、柔。“深长”:呼吸不要短促,而要绵绵不断,慢慢将一呼一吸所用时间拉长;慢慢则会感到自己的呼吸深入体内,带动全身的气机;“匀”,不要时快时慢,要速度均匀;“缓”,呼吸宜慢不宜急,“柔”,柔和,若有意若无意,不要用力呼吸。 3、如果数息可以达到比较专注,心无杂念或入静的程度,可以将计数改为从一到十,慢慢可以过渡到从一到三十,基本上,如果可以做到从一数到三十,中间都没有杂念产生,则第一步修心止念的功夫已经达标,可以修第二步了。 4、在修炼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昏沉 打坐时昏昏沉沉,打瞌睡。昏沉容易被当作是入静,尤其注意。真正入静时,心神很明晰,身心轻爽豁然,不象昏沉,糊里糊涂,身心浊重无明。造成昏沉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饮食不调,打坐前吃了过于油腻的东西,或吃得太饱。要少食油腻,不要吃得太撑; 2、姿势不调,有的同志坐着坐着,身体便走形了,慢慢头也低了,腰也弯了。头低腰弓的姿势,最易引起昏沉; 3、劳逸不调,打坐前工作或做别的事情过于疲劳。身心疲倦。此时,最好先睡半个小时,恢复疲劳再炼。 第二,散乱 心念散念,老是想东想西,数呼吸时走神。造成散乱的原因如下: 1、饮食不调,吃了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引起散乱。要少吃辛辣; 2、心身不调:之前参与了一些容易引起情绪激动的活动。如看惊险电影、看因起情绪激动的小说、杂志,与人激烈辩论或争吵…… 一般最好做一些不激烈的活动。如阅读一些佛经道经,或做一些轻体力的家务活动。 3、呼吸不调 如果不注意将呼吸调匀,有急促、不匀的现象,也易引起散乱。 第三,锻炼之时出现任何现象,如眼前出现光、图像或自感身体出现酸、麻、胀、痛、沉、凉、蚁行、跳动、肌肉抖动等八种现象都是正常的。要对一切任其自然,不要老想着它。
初夏养生的正确方法?
1. 保持适当的饮食:夏季气温高,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我们需要注意饮食的平衡和多样性,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吃油腻的食物。
2. 补充水分:夏季气温高,人体流失的水分也很多。因此,我们需要喝足够的水,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同时,也可以多喝一些绿茶、菊花茶等清凉饮品。
3. 注意防晒:夏季阳光强烈,人体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因此,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晒用品,采取遮阳等措施,以保护我们的皮肤。
4. 适度运动:夏季气温高,人体容易疲劳和出汗。因此,我们需要适度运动,不要过度劳累。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5. 保持心情愉悦: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容易情绪波动。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心情愉悦,不要过于焦虑和紧张。可以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放松身心。
养生趴的正确方法?
在饮食方面,将自己的食谱往养生上靠拢。在日常生活方面,会时不时进行一场养生的活动,比如泡脚按摩等。在锻炼身体方面,可以相约一起锻炼,一起进行养生。
养生趴是如今年轻人对于自己生活中,各种养生活动的综合叫法。
春夏养生的正确方法?
春季饮食养生的主要选择高热量的食物,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饮食中除了大米白面之外,可以增加一些豆类花生,乳制品等。
夏季饮食养生主要以清淡为主,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多喝一些粥或者汤。要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解暑最好以茶水最佳。
秋季饮食养生,荤素搭配,多食清凉多汁的蔬菜水果,适量的补充蛋白质和无机盐饮食方面要以清热滋润为主。冬季饮食养生,适量地进食高热量的饮食物,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加温热性食物以及增强体质的御寒能力。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jinji/110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