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烦热阴虚患者如何日常调理

中医有一个症状方面的专业术语,叫作“五心烦热”,在夏日尤为常见。按照老百姓的常识,人只有一个心,哪来的“五心”?

“五心”指的是心胸、双手手心和双脚脚心,“五心烦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多发生于夏季,一般午后或夜晚多发,通常表现为心烦意乱、难以入眠、自觉手心和脚心发热,需要把手脚伸出被窝,甚至贴在冰凉的墙面才会略感舒服。

阴气不足,阳浮心头

与普通发热带来的体温升高不同的是,当触摸五心烦热患者的手心、脚心时,体温却并不一定真的升高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中医古籍《太平圣惠方》,五心烦热的原因为阴气不足,阳气有余

人体内存在阴和阳,阳主动,阴主静,既彼此依存又相互制衡。从中医理论来讲,午夜12点,即子时,阴气处于一天的顶峰,而阳气处于一天的低谷;子时过后,阳气渐渐增强而阴气逐渐减弱;至中午12点,即午时,阳气达到顶峰,阴气降至低谷;午时过后,阳气渐渐衰弱而阴气渐渐增强,直至子时,阴气又到达顶峰,如此周而复始。

正常人体的阴阳与四时、昼夜同步。白天,阳气旺盛,在外抵御病邪;阴气在内,营养周身,从而精神充沛利于活动,是为主动。夜晚,阴气主导,阳气入内,从而得以安然入睡,一夜安眠,是为主静。

然而,这一切的发生都要建立在阴与阳平衡的基础上,若是阴阳失调,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症状。如午后阳气渐入于里,夜间阳气行于里,而阴虚者阴气不足,不能与入里的阳气相平衡,就会出现阳气偏亢的现象,故而出现体感燥热,甚至进一步出现心烦不寐等症状。

除一天之中的阴阳变化,季节的更替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医将四季(春、夏、长夏、秋、冬)与五脏相对应,心与夏相应,夏天为心阳最盛的时刻,此时如果阴虚的话,更加约束不了旺盛的心阳,体现出来的就是“五心烦热”了。因此,平素嗜食辛辣,长期熬夜以及血虚、阴虚体质的人在夏季要更加注意养护阴血。

清淡饮食,规律作息

虽然五心烦热的主要病机为阴虚阳亢,但治疗疾病时,不能仅以单纯的“阴虚”去诊断,也不能一味“滋阴”。五心烦热的具体证型,根据病因及患者身体素质的不同,大体分为阴虚火旺、血虚有热、邪伏阴分及火热内郁,其具体表现和治疗原则各有不同。

阴虚火旺型常见于更年期妇女,主要表现为午后手足心非常热,想用手抓取凉的东西,睡觉时爱把脚伸到被子外面,还可出现盗汗、颧红、腰膝酸软、口燥咽干,以及舌质殷红、光剥少苔、脉沉细数等。此因脏腑阴阳失调,导致内生虚热,从而出现手足心发热。

其所涉脏腑多为肺、胃、肝、肾,可细分为肺胃阴虚证、肺肾阴虚证及肝肾阴虚证。肺胃阴虚证可兼见燥咳、口干咽燥、呃逆、呕吐、食欲差等,治疗当以清养肺胃、养阴生津为主,麦门冬汤主之;肺肾阴虚证可兼见咳嗽气喘、咯血咽痛、颧红盗汗、午后潮热、腰膝酸软等,治疗当以滋养肺肾为主,百合固金汤主之;肝肾阴虚证可兼见头晕、目眩、耳鸣、腰酸、失眠多梦,治疗当以滋肾养肝为主,加减复脉汤主之;如若肝肾阴亏较重,感觉热自骨头里透出、低热日久不退、形体消瘦、唇红颧赤、困倦盗汗者,当治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清骨散主之。

如若症状较轻,则不要过度劳累,避免熬夜,平时忌食辛辣之品和羊肉等热性食物,多吃一些银耳莲子粥、冰糖雪梨、莲藕、桑椹、黑豆之类的食物。

血虚有热型多见于产后妇女或者血液病的某个阶段,表现为午后自觉手足心热,稍稍活动就加重,精神疲倦,浑身乏力,食欲差,不想讲话,心悸,头晕,舌质淡,脉细弱或细涩。此为血虚无法推动全身的血液运行,久之使气机运行不畅,气郁生热。

中医认为“肝藏血,脾统血”,故治疗当以养肝健脾、补益气血为主,四物汤或当归补血汤主之。症状较轻者宜早睡早起,生活规律,多吃一些大枣、桂圆、黑芝麻、猪肝、木耳等补血之物。当归生姜羊肉汤亦是药食两用的良方。

邪伏阴分型一般表现为手足心热,心烦,睡不着,伴有低热,晚上发热、早上退,心烦也会随之减轻,食欲尚可,但形体消瘦,舌质红、少苔,脉弦细略数。多见于热病后期,邪气还没有去除干净,人体消耗的气阴也仍未恢复,此时热邪熏灼,而成五心烦热。

治疗当以养阴透热为主,青蒿鳖甲汤主之。此型患者因处于热病后期,应注意多休息,忌劳累,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暴饮暴食等,平时可多喝一些小米粥顾护胃气。

火热内郁型表现为五心烦热,胸闷,心情不畅,急躁易怒,头胀,口苦,小便黄,妇女则经行不畅,舌红、苔黄,脉沉数。多因郁怒伤肝,或谋虑太过,肝气郁结,日久化火,不得宣泄,而成五心烦热。

治疗当以疏肝解郁为主,火郁汤主之。若兼有思虑过多、心神溃乱、烦躁不寐,则可用茯苓补心汤安神除烦。此类患者平素应保持心情舒畅,少发脾气,少吃火锅、烧烤、辛辣食物,夏季多吃一些梨、西瓜之类的水果,也可以用菊花、龙胆草等泡水喝。症状轻者可以服用一些加味逍遥散缓解。

五心烦热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症状,以阴虚常见,血虚、邪伏、火郁亦为可见。症状较轻者可先自行食疗,加之作息规律,清淡忌口。症状较重者,务必及时就医。

本文选自《中医健康养生》2022年7月刊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傅慧婷

五心烦热 阴虚也需细细分五心烦热 阴虚也需细细分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shys/28294.html

(0)
上一篇 2023-01-09 08:51
下一篇 2023-01-09 08:5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