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可可脂,为什么国产巧克力是代可可脂

没想到引来这么多回答和评论。我再自问自答一回。有人同情说国产巧克力失势主要有两点:一是国人口味不习惯吃,属于小众食品,需求不足;二是咱不是可可生产国,国际市场话语权少,收购不到可可原料。这两点导致国内企业创新乏力,在国外垄断企业冲击下逐渐没落。我一条一条驳斥。说到中国人饮食习惯,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肯德基代表的美式快餐,近几十年没吃过的还没见过?相当部分家庭隔一段就去吃一回。千年来,馒头没改了南方人,米饭没改了北方人,肯德基二十来年就把国人饮食习惯这么改过来了!若说崇洋心里作祟,再举个国内的——四川火锅为代表的川菜。这么一个四川盆地特殊气候衍生出来的口味独特的菜系,近年来响彻全国各地。东西南北都有川菜馆子吧,不是川菜馆子总有剁椒鱼头鱼香肉丝水煮肉片吧。我家在济南,这里的气候令来这里出差的湖北人吃了辣椒都脸上起疙瘩,传统济南人普遍不能吃辣,做菜放的辣椒比葱花都少,就要一点辣味,可四川火锅店非常多,人满为患。可见口味是可以改变的,而且从中国人心里和习惯出发,由于温饱问题绵延数千年,中国人可以说是几乎什么都吃,报菜名里涉及的食材可谓包罗万象。和外国人相比,常见外国人不吃而中国人吃的,鲜见外国人吃而中国人不吃的,这是有目共睹的。再说咱国家不生产可可没有话语权问题,咱国家倒是稀土生产大国又有多少话语权?咱国家铜铁矿不多,可在国际上收购了多少?可可跟稀土比,根本不是什么稀缺战备物资,就是热带地区一农作物,最近听说种得太多供大于求贬值了。中国市场那么大,如果国人消费习惯引导过来,热带国家还不抢着往咱这里卖可可豆?国内巧克力行业到了今天这种地步完全是不思进取以次充好咎由自取。行业关键是带头人。如果还有人觉得他们冤,觉得客观制约太多,换了谁都搞不好,我就再举个例子——牛奶为代表的乳制品业。不用问七八十岁的了,去问问小一辈五六十岁的,有几个小时候有喝牛奶的习惯并能方便地买到牛奶?牛奶走进国人餐桌就是七零八零后至今这两代人。经过三十年发展,现在谁家小孩早晨喝不到奶都被当成受虐待!而实际上农耕社会过来的中国人,大多数没有摄入奶制品的习惯,甚至相当大一部分人就吸收不了乳蛋白,农村大规模养奶牛的历史很短。这么多不利条件下,大家看到的,是乳制品行业覆盖城乡,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人饮食习惯,甚至在出了三鹿危机以及各种负面新闻,牛奶依然每天都在大量消费!因为同样有目共睹的是,和牛奶长大的八零九零后平均身高超过五零六零后近10公分!没有牛奶哪会有姚明?!可可脂可可粉被证明也是非常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好作物,为什么不能进去国人餐桌?巧克力行业的领路人,若是有当年乳制品行业开拓者一半的魄力、胆识、以及以强壮国民体质为己任的责任感,而不是原地徘徊、苟且偷安、沾点小便宜就知足,巧克力行业也会做大做强,国人也能吃到真巧克力,甚至心脑血管病人不会像现在这么多也未可知!

有朋友说可可豆因为种植条件的原因只能在赤道周边种植所以产量很少,因此价格很高。这么说不是很正确。是的,可可豆的生长条件的确很苛刻,但是只要能种小粒种阿拉比卡咖啡的地方就可以种植可可树。在南美的巴西,这个世界最大的咖啡产地,咖啡和可可甚至连称呼都是一样――Coco。因为价格一样。在生产巧克力的时候很多厂家会使用咖啡豆充在可可豆里,不是为了什么滥竽充数,而是咖啡的苦味是巧克力必须的味道之一。可可树的种植环境要求没有咖啡树那么苛刻,小粒种咖啡(牙买加蓝山,哥伦比亚咖啡,巴西山度士,中国的云南咖啡为代表)要求700米~1800米的海拔(中粒种罗伯斯塔豆就不存在这个条件,所以越南平原豆和爪哇的曼特宁以及印尼猫屎咖啡,白咖啡等都属于中粒种罗伯斯塔豆),昼夜温差大于十度,空气湿度,土壤酸碱度等都有要求,而可可树则没有海拔的要求,所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印尼率先开始种植可可豆,但是问题是,他们引进的可可树和中国云南在一百多年前引进波旁和铁毕卡咖啡一样,水土不服,遇到了锈病,这个病在树与树之间也会传染,类似竹子开花一样,一死一大片,更令人气馁的还有一种昆虫好像对可可树的豆荚特别钟爱,被它们看上后就跟喜儿被黄世仁看上一样,结局就是变成白毛女,但在亚洲,印尼终于算是个可可豆的生产大国,虽然我们云南也有零星种植,但是终不成气候。西非的一些国家比如喀麦隆,南非以及象牙海岸也有种植,不过黑人种出来的可可在质量上跟南美和中美洲国家不可同日而语,个人曾经固执地认为,黑色人种除了种棉花可以相映成趣些,种什么都是一团糟。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喀麦隆,跟那年的足球一样,在可可豆的产量上竟然超越了巴西得了第一,成为了一匹黑马,从而把世界可可豆最大总产量区域从南美变成了西非。

在南美,可可豆和咖啡豆一样,是一种和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农作物,巴西人热爱可可豆就跟我们热爱花生和瓜子一样。他们是当零食吃的。这甚至造成了巴西虽是可可豆第一生产国,却在前些年还要进口可可豆,所以巴西人的热情是有些道理的,可可豆的卡路里含量很高。巴西对可可豆不是很珍视,倒是对我们做热水瓶塞子的那种软木数视作珍宝,从单价看,这是当地价值最高的一种农产品了,这种神奇的树好像只有他们那边有,偷软木树的人会被处死,偷可可豆主家也就一笑置之。我国原来每年要进口大批的软木树用于制作热水瓶塞,现在因为塑料制品的替代,已经很少使用了,上世纪曾有泰国等南亚国家人想用香蕉树取代它但是失败了。不过香蕉树又有另一种功能就是给泰拳的拳师提供一种天然的练拳脚木桩,因为它的外皮柔软类似皮革沙包,而泰拳拳师在练功时是不戴护具的,光脚踢树,据说踢死十颗香蕉树就是一个段位的标志不知是真是假?

扯远了,说回可可豆。世界每年的可可豆产量和咖啡产量差不多,总产量大概在七百万吨左右,其中中国只拥有三万吨的贡献。但是相对庞大的市场,这区区三万吨就是杯水车薪了,因为,光中国的一个奶油蛋糕市场,这个数字就不够,更别说各类巧克力,威化食品的用量。代可可脂和咖啡伴侣,也就是植脂末一样,的确不易多吃,有点年纪的还记得八十年代的奶油蛋糕么?那上面所谓的奶油其实就是一层厚厚的代可可脂,吃起来腻味极了,但那时大家真没什么吃的,也就吃了,吃一次腻一次,但时隔一长又忘了,还是兴高采烈去买来过生日,然后又再吃腻,搞得两天不想吃饭。

最后总结一句,巧克力,的确欧美做得好,有条件的朋友还是吃进口的吧,国产的巧克力实在没法吃,就是这代可可脂闹的。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shys/4372.html

(2)
上一篇 2022-05-11 17:32
下一篇 2022-05-11 17:3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