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当盛夏的余威还在徘徊不去时,岚县饮马池山下却好像是另一个节气,天空白云朵朵,田野微风阵阵,千亩土豆地里,绿海泛白波,花开似繁星,好一个田园风光、清凉胜地!年年身临其境,次次流连忘返。由于疫情原因,虽然去年和今年的土豆花节没有能如期举行,但记者在现场看到,位于河口的土豆花主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景点景观完善一直在稳步推进。
徜徉在花海中,不由得会深呼吸那淡淡的土豆花香,陶醉于浑然一体的远山近景,当然,在用游客的眼睛饱览美景的同时,我也用记者的思维去看这个土豆花现象,多少年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作物、随处可见的土豆地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为旅游景点了呢,这到底是用怎样的魔法实现了化蛹成蝶般的蜕变?
视线拉回到五年前的2015年7月18日,岚县首届“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活动开幕式在该县河口乡盛大开幕,此后,每年七八月土豆花盛开时便定期举办,连续五届渐入佳境,几乎成了岚县的一张名片。
据观察,第一、第二届的“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活动,主要是围绕“岚县土豆:主粮与健康,脱贫与希望”这一主题,解决农民卖土豆、吸引游客来吃土豆、提高全县土豆种植效益的问题。通过两届活动,岚县土豆名声大噪,畅销无阻价格上扬,岚县旅游开始启动,八方宾客慕名而至。
第三届“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活动,岚县依托多年打造的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等有利条件,推出饮马池高山草甸、白龙山道观,岚城古镇、北街面塑、八路军120师师部旧址红色文化旧址等景区,在吕梁率先举起了全域旅游的旗帜,让游客穿梭于岚县全境,充分体验“省城后花园”中清凉胜境、养生福地的特色风情。
第四和第五届旅游月活动,借助全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论坛的举办,邀请国内外马铃薯技术与产业专家、企业代表到会交流,科技助力马铃薯产业发展在岚县深度试水。同时,继土豆花后,以108道菜品的土豆宴又成了岚县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虽然近两年因为疫情防控,没有继续举办旅游月活动,但是,岚县围绕土豆的谋篇布局方兴未艾。总的方向是将土豆产业链与生态旅游、特色餐饮、红色遗迹、非遗项目等县域旅游要素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中国·岚县土豆花风景名胜区”,着力打造“山西马铃薯第一县”和“全国马铃薯主粮化开发第一县”,深度整合和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和品牌营销,夯实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基础。
目前,岚县全县土豆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土豆销售价格稳定在每斤一元左右,岚县土豆在省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原来的土蛋蛋正在变成农民致富的金蛋蛋。此外,由土豆花节催生的旅游产业也十分看好,大量游客的慕名而来,不仅带富了景区附近的农家乐,而且带火了县城的餐饮业,形成了“土豆种—土豆花—土豆—土豆宴”全产业经济链发展,农业、旅游、文化三产融合的新气象。可以说,土豆这个在黄土高原司空见惯的农作物,不仅是岚县的富民产业,更是岚县的扬名神豆,人们现在一提到土豆、土豆花、土豆宴,自然就会与岚县联系起来。
岚县土豆花节的热度似乎还传导至一百公里外的五寨县。
今年的7月21日,一场“万亩薯花开·夏日沐清凉”2021五寨县文化旅游推广月启动仪式暨首届土豆花节开幕式在该县小河头马铃薯万亩种植基地举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全程网络直播,线上累计观看达3万余人次,宣传效果可谓一鸣惊人。紧接着,7月29日,全省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该县召开,分管农业的副省长及省直农口部门领导悉数到会。会议要求着眼于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引入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有效衔接种子、种植、贮藏、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实现马铃薯全产业链价值增值,让山西马铃薯产业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可以看出,一颗小土豆,链接大产业,承担大使命,相应的,就需要大视野谋划,大力度推进,大规模发展。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地理条件占优的五寨紧随捷足先登的岚县开始做土豆文章,天时地利,各有千秋,农旅融合,异曲同工。
认准了是强县富民的好事,就应该坚持不懈。对于岚县来讲,土豆事业已经有七年的成功经验积累,有先声夺人的社会影响,有专家团队的智力支撑,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示范,完全有条件让土豆花开的更加绚丽。(记者 张剑平)
吕梁日报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9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