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什么意思?

论述中医养生的意义不治己病治未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什么意思?

这是出自《黄帝内经》的一句话。《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是已病防变。

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是什么寓意?

以前古代圣人不治疗己经在身上的病,治未来可能患的病,不治理目前的乱象,治疗未来的乱象,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呀。其寓意为,预防重于治病,预防重于治乱。

中医有个词语叫做“治未病”,未病需要通过预防,但是需要治吗?

《黄帝内经》原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巳病而后药之,乱已生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已经生病了,不治。已经生病了吃药,晚了。也就是说,医院,医生,中药西药,都没存在的必要。

治未病,未病,治什么?脑子有病?可脑子病了不治。

治未病,有人解释为预防生病。可不管怎么预防,还是有人生病。三年多的冠状病毒,就是明证,核酸检测检,检测了再检测,还是有人感染。

病未治的含义?

“治未病”的涵义 “治未病”是古代医家就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唐代孙思邈则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等见解。可见,“治未病”包含三层意思:

(1)“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其发生;

(2)“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细微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3)“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时切断传变途径。

治已病防未病的原话?

这句话原话为“不治已病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是已病防变。寓意是要防病于未然,不要等病入膏肓了才四处求医。现代也引述暗示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做到未雨绸缪。

原文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译文

所以圣人不等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如果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临渴而掘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就一切都晚了。

金匮,何谓治未病?治未病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之中,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学说。“上工治未病,何也”。《金匮要略》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仲景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对发病、预防、病因、病机、诊断、护理等均作了原则性提示,为全篇杂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中医说治未病是什么意思?

疾病防治是预防、治疗、保健、养生、康复的中医思想。这一思想流传千年,深受人民群众好评。它有三层含义。一是防病于未然。二是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防止疾病发生变化。二是防止疾病加重或影响其他器官。比如中医认为,人有肝病时,要注意脾胃的功能,即看肝病,了解肝脾的传递,先健脾。三是防病于未然。更重要的是,在疾病后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应该彻底治愈它,防止疾病复发。

不治已病治未病救治于后不若摄养于先是什么意?

要防病于未然,不要等病入膏肓了才四处求医。现代也引述暗示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做到未雨绸缪。

出自:先秦至汉《黄帝内经》

原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译文:所以圣人不等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如果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临渴而掘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糖尿病的原理?患糖尿病的特征?治不治的好?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的分泌或者胰岛素的作用产生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它分一型二型、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它的典型的现象是3多1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由于种种原因,有少数患者并不一定明显有这种情况。

糖尿病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而成。

一部分患者是早期的,症状比较轻的,通过正确的应对,是可以康复的。

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或者注射胰岛素,通过饮食营养,生活配套,也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比较好的水平,避免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一小部分患者,病程比较长,出现并发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营养、生活配套,控制和延缓并发症的发展,延长生命。

上医者治未病医道首重养生的原文是什么?

孙思邈《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在书中记载:“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於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126395.html

(0)
上一篇 2024-02-05 10:58
下一篇 2024-02-05 11:04

相关推荐

  • 皇家菲仕兰子母奶粉怎么样

    1月16日,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发布了2022年12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共156批次进口食品被拒入境,其中涉及28批次菲仕兰子母奶。 信息显示,自越南进口的,标称FR…

  • 黄芪和西洋参可以一起泡水喝吗有什么功效

    黄芪和西洋参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很多人会用它们来泡水喝,对身体有好处,那么黄芪和西洋参能一起泡水喝吗?有什么好处和禁忌?下面具体了解。 黄芪和西洋参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中药材,有…

    2023-05-10
  • 冬瓜仁有什么用途

    对冬瓜仁功效与作用具体介绍四种案例,感兴趣的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冬瓜冬瓜起源于中国和东印度,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冬瓜也是日常食用炒炖蒸焖的好食料。冬瓜不但是瓜肉…

    2023-06-24
  • 引起患者低钾血症的原因有

    病例 患者女性,因慢阻肺入院,有心功能不全,房颤病史,长期服用地高辛半片。入院后予抗感染、止咳化痰治疗,夜间咳嗽厉害,要求医生开复方甘草溶液,说是以前在家也经常服用,对咳嗽比较有效…

    2023-03-31
  • 三角梅为什么绿叶会脱落

    三角梅春季有些绿叶为什么会自己脱落呢?春季三角梅绿叶会自己脱落有两大因素,生理现象和病态。在农村,有句老俗话“叶无千日绿,花无百日红”,意思是说,植物的叶片和花朵是没有也不可能长期…

    2023-03-11
  • 泡中药用哪种黄酒好

    黄酒是常用的中药制剂液体辅料,也是方剂中常用的药引。其实黄酒本身也算是一味中药,性温,味辛苦甘,大热,入心、肝、肺、胃经;能散能中,行药势,功效活血通络、祛风散寒。单用黄酒,可治疗…

  • 三七可以补肾健脾胃吗

    三七是药膳同源中药材,三七功效主要是活血、养血,被称之为“血管的清道夫”“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在古代,三七还是疗伤圣品,广泛应用于金疮药。但与其他药材及食材配伍运用,会有…

    2023-02-27
  • 蕲蛇可以治疗毒蛇咬伤吗,眼镜蛇被咬什么草药可以治疗

    鹅脚板(蛇倒退) 为伞形科植物异叶茴芹的全草。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生于海拔160-3300m的坡草丛、沟边或林下。 分布于西南、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

    2023-01-21
  • 中老年及体弱人群更适合吃醪糟,夏季如何做好醪糟

    醪糟,又称甜酒、酒酿,或是米酒,是糯米经过一系列发酵而得到的产物,过程有点类似我们熟悉的酸奶。在发酵过程中,甜酒曲(一种特殊的酵母菌)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接着又在缺氧的…

  • 黄芩抗癌中药配方(黄芩配什么中成药治疗癌症)

    黄芩 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主要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一般集中在秋季的10月中旬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去皮,晒干。 【别名】子芩,条芩…

    2023-01-0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