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在古诗词中的寓意(山芭蕉子的功效与作用)

雨过凉生藕叶。晚庭消尽暑,浑无热。枕簟不胜香滑。争奈宝帐情生,金尊意惬。玉人何处梦蝶。思一见冰雪。须写个帖儿、丁宁说。试问道、肯来么,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

古人诗词中常见的芭蕉,竟还有这些功效

这首《芭蕉雨》,为南宋词人程垓的代表作之一。炎热的夏季,时近黄昏,一阵芭蕉雨后,酷暑尽消。面对“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的宁静夏夜,词人想到心中的爱人,感慨万千,即兴创作了这首柔婉的词。程垓的好友,著名诗人杨万里,也有一首《芭蕉雨》,更是将夏夜的芭蕉雨描写的丝丝入扣:“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细声巧学蝇触纸,大声锵若山落泉。三点五点俱可听,万籁不生秋夕静。芭蕉自喜人自愁,不如西风收却雨即休。”

在大多数北方人的心中,有两个芭蕉。一个是诗词中的芭蕉,既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感叹,也有“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的落寞,寄托了诗人的无限孤独忧愁和离愁别绪。另一个则是水果店中,常与香蕉傻傻分不清的芭蕉。这也难怪,芭蕉和香蕉都是芭蕉科芭蕉属植物,本就相近,况且芭蕉是南方植物,“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说的便是淮河以南的人家,北方人则“桃红柳绿”见得更多。其实在中药房中,还有第三个芭蕉,就是中药芭蕉。芭蕉又叫猼且、巴且、天苴、绿天、扇仙等。芭蕉的根、叶、花、果实及茎中汁液均可入药,分别为芭蕉根、芭蕉叶、芭蕉花、芭蕉子和芭蕉油。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芭蕉根是芭蕉的根茎,性味甘、寒,归胃、脾、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止渴、利尿的功效,用于热病、烦闷、消渴、痈肿疔毒、丹毒、崩漏、淋浊、水肿、脚气、黄疸等的治疗。《食疗本草》记载:“(芭蕉根)主黄疸。”芭蕉根3钱,山慈姑2钱,胆草3钱。捣烂,冲水服,有治疗黄疸病的作用。《日华子本草》记载:“(芭蕉根)治天行热狂,烦闷,消渴;患痈毒并金石发、热闷口干人,并绞汁服;肿毒游风,风疹,头痛,并研罯敷。”《圣惠方》记载:“生芭蕉根,捣绞取汁,时饮一二合”,可以消渴,并治疗“口舌干燥,骨节烦热”。鲜芭蕉根60克,捣烂取汁,和晚蚕砂粉30克,蜂蜜少许冲服,有治疗糖尿病的作用;芭蕉根30克、杜仲15克,煨水服,有治疗头晕目眩、哮喘的作用;芭蕉根取汁抹之,有治疗疮口不愈合的作用。芭蕉根250克,猪脑1付,炖服,是可用于头昏痛的食疗方;芭蕉根15~30克煎汁,或同猪肉煮食,是可用于高血压的食疗方。《现代实用中药》载:“(芭蕉根)利尿,治水肿脚气。”鲜芭蕉根200克,猪瘦肉200克,水炖,服汤,分早晚2次服,每隔3天1服,有治疗乳糜尿的作用;芭蕉根15克,煎服,或与接骨木花10克同煎服,有治疗慢性肾炎的作用。

芭蕉舒叶大,同向雨中愁 芭蕉叶呈长圆形,肥厚宽大,色泽鲜绿,古代文人避暑时,常在上面写字作为消遣。唐代诗人戴叔伦《赠鹤林上人》中“归来挂衲高林下,自剪芭蕉写佛经”及李益《逢归信偶寄》中“无事将心寄柳条,等闲书字满芭蕉”都有记述。除了用于供文人雅士消遣,芭蕉叶还是一味中药。芭蕉叶性味甘、淡、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利尿、解毒的功效,用于热病、中暑、脚气、痈肿、烫伤等的治疗。芭蕉叶适量研末,可以用来治疗烫伤。烫伤水泡已破者,可用麻油调芭蕉叶末外搽;烫伤水泡未破者,可用鸡蛋清调芭蕉叶末外敷。芭蕉叶、山栀子煮汤,作熏洗剂或温浴剂,可以治疗全身浮肿、阴囊肿。芭蕉叶研末,和生姜汁外涂,可以治疗肿毒初发。芭蕉叶性寒,具有清热功效,因而可用于热病、中暑等病的治疗。人们曾经把用蒲葵叶子做的蒲扇叫作芭蕉扇,但蒲葵和芭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植物,叶子外形与作用也大相径庭。于是后来,人们把蒲葵叶子做的扇专叫作蒲扇,如《济公传》中济公所持之扇。而把用其他材质做成的,形状如芭蕉叶的扇子,叫作芭蕉扇,如《西游记》中铁扇公主所持之扇和《八仙过海》中汉钟离所持之扇。

紫茸香浮檐卜树,金茎露滴芭蕉花 芭蕉花色彩艳丽,味道鲜甜,既可食用,也能入药。8、9月采摘正开的芭蕉,鲜用或阴干,就是中药芭蕉花。芭蕉花性味甘、微辛、凉,具有化痰、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胸膈饱胀、脘腹痞痛、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风湿疼痛、痢疾等的治疗。《日华子》载:“芭蕉花烧存性,研,盐汤点服二钱”“(芭蕉花)治心痹痛”。芭蕉花250克,猪心1个,水炖服,是可以用于心绞痛的食疗方;芭蕉花1朵,同猪心煮食,是可用于怔忡不安的食疗方。《滇南本草》载:“(芭蕉花)主治寒痰停胃、恶心呕吐、反胃吐呃。”芭蕉花2钱,水煎,点水酒服,忌鱼、羊、生冷、蒜,可用于胃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的治疗;芭蕉花、花椒树上寄生茶各15克,煨水服,每日2次,可用于胃痛的治疗;芭蕉花60克,猪肺250克,水炖服,是可用于肺结核的食疗方;芭蕉花用白酒浸泡,制成芭蕉花药酒,每次饭后饮小半杯,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风湿痛。

何时断得闲烦恼,一任芭蕉滴到明 夏秋季节,将芭蕉的茎根部刺破,取流出的汁液,用瓶子装好密封,便得到中药芭蕉油。芭蕉油性味甘、寒,具有清热、止渴、解毒的功效,用于热病烦渴、惊风、癫痫、高血压头痛、疔疮痈疽、中耳炎、烫伤等的治疗。芭蕉油滴入耳心,每日3~4次,有治疗中耳炎的作用;芭蕉油时时呷一两口,有预防和治疗痫病的作用。

绿绢芭蕉裂,黄金橘柚悬 芭蕉的果实,一般人称之为芭蕉,是水果店中的常见水果,很多人都知道它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中医把芭蕉的果实叫作芭蕉子,据《食疗本草》记载:“(芭蕉子生食)止咳润肺,(蒸熟取仁食用)通血脉,填骨髓。”

三伏天中,上蒸下煮,酷热难耐。这时下一场酣畅淋漓的芭蕉雨,一边听雨打芭蕉之声,如蝇触纸、如山泉落;一边品品关于芭蕉的中医药文化,养身养心。这便在酷暑之余,有甘寒顿生之感。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23951.html

(0)
上一篇 2022-12-29 14:10
下一篇 2022-12-29 14:13

相关推荐

  • 天冬治半身不遂(有什么中药方治中风半身不遂)

    天门冬,性味甘、苦,大寒,功能清肺降火,滋阴润燥。 临床多用于阴虚发热,劳热喘咳,咯血痰粘,肺痿,喉痹,消渴,便秘等症,实为肺肾阴虚之要药。唯《千金方》云本品“治偏枯不遂”,此后,…

    2023-01-25
  • 开花香又好吃的石斛,尽享石斛花开的艳丽和香味

    有人说, 那里的一草一木 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创建人的汗水和心思 有人说 那里没有耀眼的霓虹 没有浑浊的尾气 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嘈杂 群山环绕下 宁静而美丽 那里是厦门市杏林湾——塔斯曼…

    2023-08-20
  • 冬虫夏草中药界的小鲜肉

    我经常会接到朋友的电话,咨询我探望病人送什么药材才最合适?遇到这种问题我第一时间会询问朋友要探望的病人是什么疾病,然后根据不同的疾病给予建议不同的药材。西洋参会引起脾胃虚寒的人不适…

    2023-06-18
  • 知识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知识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知识素养是个很广义的概念,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养等等。涵盖了道德水准、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方方面面。 育儿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育儿知识  一….

  • 花鱼寓意

    大红立柱、青砖碧瓦、雕梁画栋……尽显民俗特色的沈阳北市场花鱼古玩城,坐落于享有“东北第一市”的北市地区。市场始建于1993年,至今已有20余年,作为民俗文化聚集区和古物花鱼玩家的钟…

  • 鹿血的功效与作用,鹿血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研究表明,免疫是一个与衰老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免疫功能减退是衰老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机体免疫系统的一些特殊细胞能将入侵体内的细菌、病毒和体内已衰老死亡的细胞、已突变的细胞以及引起变态反…

    2023-07-15
  • 小满节气介绍

    【博客文章】小满节气介绍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夏季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小满节气预示着农事即将进入一个繁忙的季节,也是人们总结过去…

    2024-03-12
  • 为什么不建议年轻人学中医?

    为什么不建议年轻人学中医? 1、就业难度高,年轻中医不受认可 大多数的综合医院对中医学毕业生的需求量是远低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的。虽然我国也有一些大型的中医医院,但数量很有限,能提…

    2024-04-07
  • 艾草这样用才是对人最大的帮助

    导读: 艾草在农村是很常见的药草,茂盛的时候就是3至5月份,幼嫩的时候可以当菜吃,要是比较老的时候,可以收回来晒干,存放好等有需要的时候在拿出了用。 艾草的适应能力很强,主要是阳光…

    2023-06-09
  • 有什么好的中医养生书?

    有什么好的中医养生书? 《黄帝内经》是一本最全面,最完整的中华中医养生书籍,只要你能去认真的阅读,方能从中知道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从而知道发生人体生理疾病的根源,怎么样去预防疾病?…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