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赋》是古人用歌诀的形式,将部分药物的药性总结而来。《药性赋》文辞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适合初学者记诵。中药有二冬,天门冬、麦门冬,两者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在《药性赋》中将两者放在一处,对比记忆:“天冬止嗽,补血涸而润肝心;麦冬清心,解烦渴而除肺热”,
麦冬性寒,味甘,既可以清热,又能够养阴。麦冬能够滋养肺、心、胃之阴。在《伤寒杂病论》中有许多方剂都用到了麦冬。以麦冬为主的有一个麦门冬汤,治疗“火气上逆,咽喉不利”,用麦门冬清火气,滋养肺胃之阴。
还有一个名方炙甘草汤,也用到了麦门冬,炙甘草汤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用麦冬补养心阴。炙甘草汤又被称为复脉汤,可见后世应用炙甘草汤之后,可以治疗很多急危重症,这些病人都已经摸不到脉搏,但是用了炙甘草汤后,可以使脉搏重新跳动,因此称之为复脉汤。还有一个生脉饮,也是用到了麦冬,由此可知麦冬是一味可以堪当大任的主将。
西洋参就是从西洋飘过来的外来物种,因为与人参样子有点像,所以就被叫做西洋参。这种参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作用。相比于人参,它也不用来益气固脱,中国人还是相信自家产的人参。如果是日常用以补气,西洋参价格十分昂贵,性价比实在不高。
相比于人参,西洋参可以清热养阴,人参虽然也可以生津液,但是毕竟补气的功效更强,有医家总结人参的功效是“七分阳,三分阴”,占据优势的作用是补气,补气的同时也不会损伤人体的津液。人参的性是偏温的,而西洋参的性是凉的。
麦冬水送服西洋参主要的作用是在养阴清热,治疗因为阴虚引起的疾病,表现为口干、口渴、多饮、心烦、失眠、干咳、咽干等表现。
麦冬属于百合科,含有很多生物化学素,比如麦冬皂甙、挥发油、天冬素等,还含有单糖和寡糖类及粘液质。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特别是针对于肺胃阴虚导致的津少口渴、咳嗽,心阴不足导致的心悸等,也是糖尿病人的理想代茶饮或口含片。
西洋参主要的生物活性分为人参皂苷,具有补气养肺阴,生津止渴,虚热体乏等。性稍凉,在参类物质中性比较平和的一种。非常适合于阴虚体质的人服用。
麦冬、西洋参都属于养阴之物,而且针对于肺、胃阴虚所引起的一些热病。常常一起来配伍。主要起到养阴生津、清热润燥、止渴润肺的作用。
麦冬、西洋参用法:
麦冬、西洋参可以同时泡水代茶饮,也可以麦冬煮水冲服西洋参,也可以直接含服。当然还可以炖鸡鸭来吃。由于麦冬、西洋参性微凉,对于胃寒腹泻的人群不宜。比如阳虚体质,手脚畏寒,女性月经量少大便不成型、面色苍白等。
麦冬水冲服西洋参对肺燥热、阴虚火旺所致的肺气虚、肺阴虚可起到补肺气、养肺阴的作用。
麦冬、西洋参同为祖国医学中医药食两用的中药材。
麦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沿阶草或大叶麦冬的须根上的小块根,性微苦、微寒,味甘,归肺、心、胃经,有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之功。
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性寒,味苦、微甘,归心、肺、肾经,有补气养阴、清火生津之功。
麦冬水冲服西洋参对肺燥热、阴虚火旺所致的肺气虚、肺阴虚可起到补肺气、养肺阴的作用。
益气养阴的功效。西洋参益气养阴生津,麦冬补心育阴,两药相伍对气阴两虚所致的体倦乏力,阴虚潮热有比较好的疗效。
润肺燥的功效。西洋补气养阴,麦冬养阴润燥,有清肺热,润肺燥,止咳嗽的功效。
去心火的功效。西洋参益气养阴,可治阴虚内热,麦冬有补养心阴的功效。两药相配伍,对心阴不足,心火上炎,心烦不寐有较好的疗效。
生津止渴的功效。西洋参益气生津,麦冬养阴解渴去烦,两药相伍,对热病伤阴引起的口渴以及胃阴不足引起舌干口渴有疗效。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3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