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需要油炸的【脆鳝】!这是无锡的一道传统名菜,经过油炸的鳝丝脆脆的口感非常特别。通常在酒店或餐厅宴客时这道菜上桌的造型非常亮眼:层层膳丝盘旋而上,像宝塔一般,最后还点缀姜丝,衬托乌光油亮的酱褐色,气势还挺磅礴的。总之,经过热油炸出的鳝丝松脆香酥,甜中带咸,是一道下酒好菜。
【用料】:活的大鳝鱼1000克,黄酒50克,盐50克,酱油40克,绵白糖100克,葱末25克,姜末50克,姜丝25克,麻油25克,素油1500克(约耗150克)。
【做法】:
▶️(1),锅中放清水2500克,加盐烧沸,放入鳝鱼,随即盖上锅盖(以防善于窜出)。煮至鱼嘴张开,捞出清水漂清。鱼腹朝里放菜板上,一手捏住鱼头,用竹片在紧靠鱼下巴处插入,沿脊骨直划至尾,去掉内脏,再沿脊骨两侧划下,成整条鳝鱼,洗净滗去水。
▶️(2),锅置旺火上烧热,舀入素油,烧至八成热时,放入鳝鱼肉,用漏勺拨散,炸约3分钟捞出;待油温再至八成热时,放入鳝鱼肉复炸约4分钟,移至小火上炸脆。
▶️(3),另用炒锅置旺火上烧热,舀素油25克,放入葱末炸香,加黄酒,姜末,酱油,绵白糖烧沸成卤汁,随即将炸脆的鳝鱼肉用漏勺捞入卤汁锅内,颠翻几下,淋入麻油,起锅,倒入盘中,放上姜丝即成。
【提示】:
?一,炸菜用油较多,油锅内油温的识别还可用手掌来测定。炸东西用的油,常用温度在170℃左右。炸莱前,当认为油差不多热时,可用手掌放在离油面15厘米的地方,如果手掌感觉到有像人吐气时的温度,大概就有170℃左右了。
?二,若对这样试得的温度有怀疑,可以丢一块待炸的原料放到锅内试炸。若它的四周有许多气泡出现,表明油的温度已经差不多;若油只是叭叭地响,而没有气泡上来,就表示油尚未热;如果油冒烟了,表明油温太高了。
?三,在正确识别油温后,还必须根据火候大小、原料性质以及下料多少三个方面,正确控制油温。
?四,油温高时,一次多投些原料,温度会很快降低;相反,油温低了,应先加热提高油温,或只投少量的料,以免料多,火力不够,成肴含油,并失水老韧,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提起黄鳝,又勾起了我很多童年的回忆,那些捉泥鳅,抓黄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市场上买的黄鳝基本上都是人工养殖的,吃着没有以前自己在田里捉的好吃,当然,可能营养价值差不了太多,但是味道还是差蛮多的。
黄鳝不仅肉质细嫩,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的含量很高,可以改善视力。另外黄鳝中还含有丰富俗称“脑黄金”的DHA和卵磷脂,这两者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以黄鳝又有“水中人参”之称,可见其营养之高。
黄鳝吃法多种多样,而且各地的做法还不太一样,接下来我主要说说我的做法。
第一个,酸菜黄鳝汤,这个菜恐怕实用性不是很强,因为我这个对原材料的要求较高,黄鳝需要野生的,酸菜要用我们南方的酸菜,东北酸菜应该也可以,不过我没试过。先将鲜活的鳝鱼宰杀,去头和内脏,不剔骨,直接切段放入碗中,加少量黄酒、腌制一下,锅中加山茶油,油冒烟加姜片,倒入黄鳝、辣椒,翻炒几下后再放入切好的酸菜进行翻炒。然后放入白开水和食盐,炖十分钟后加适量食盐即可食用。步骤虽然简单,但是只要原料好,这道汤绝对非常鲜,而且一点都不腥。
第二个呢就是干煸鳝鱼片了,这个做法不同于上面那道汤,这个在菜市买人工养殖的就可以。买的时候可以让商家给你处理一下(南方不少地方菜市都是可以这样的),去掉头尾和内脏,剔掉骨头,拿回家切片后进行焯水处理,这样能减少鳝鱼表面的粘液。锅中加入适量油,油热倒入姜片、蒜末、小米椒、爆炒出香味,放入豆瓣酱炒出红油,加鳝鱼肉和料酒继续翻炒,加一点水和食盐,转中小火,炒至八成熟时转可加一些芹菜断或者洋葱,炒熟,炒干水分撒上一些花椒粉就可以出锅。
除了以上两个,还有山药鳝鱼汤、韭菜炒鳝鱼、红烧鳝鱼、蒸鳝鱼、鳝鱼粥、鳝鱼面等等,都是非常的好吃。在我的两个做法中,如果是和酸菜炖汤那就不需要剔骨头,因为只用肉炖汤的话没有那么浓,而干煸或者做粥的话倒是可以去除骨头,不然影响食用,所以大家在做鳝鱼的时候要合理选择制作方法。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4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