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红茶菌的神秘面纱,实话实说红茶菌

前言

上个世纪80年代,曾有一种极为流行的神物叫做“红茶菌”,人人以为大保健佳品,街坊邻居几乎家家蓄之,不可一日无此菌。凡有井水处,皆见红茶菌,呜呼盛矣。

揭开“红茶菌”的神秘面纱

红茶菌

时光一去不复回,往事只能回味。我印象中的红茶菌,有点像质地较硬的凉粉,俗话说就是“艮啾啾”。每天以喝剩的凉茶水和糖养之,“菌体”生长十分迅速,很快就能长满整个容器。如果从养红茶菌的器皿中倒出一杯“菌液”,稍等片刻,表面即凝结成膜状,当时倍感神奇,仿佛看到了万物滋长、天人化生的要道。

经红茶菌“加持”过的水,味道酸酸甜甜,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显得格外可口,我个人非常喜欢。不过对当时的人们来说,饮用“红茶菌”可不是仅为了“好喝”,而是追求某种或者很多种传说中的“保健作用”。幸甚至哉,差不多同时在国内流行的“打鸡血”疗法,似乎并未波及我的家乡,人们和鸡们都逃过一劫。嗯,可以理解,鸡你太贵了,舍不得。

红茶菌的起源和传播

“红茶菌”的前身并非舶来品,它在我国人民的生活中已经死皮赖脸地存在了上千年。过去有些人自己酿醋,放久了会产生一种叫做“醋蛾子”的神秘物质,略似果冻,其实和红茶菌相差不远。

有日本人考证过,“红茶菌”作为一种饮品,起源于我国环渤海地区,即旅顺、 大连、天津、北京和蓬茱、 烟台和青岛等地。这些地方恰好是当时八国联军舰队出没和曰俄战争爆发的所在地,也是俄军和日军的租借地,培养“红茶菌”的方法和菌母被侵略者强夺,并随之流落异国他乡。经过战争的浩劫,“红茶菌”在它满目疮痍的故乡走向没落,终至失传。

揭开“红茶菌”的神秘面纱

红茶菌菌液

1970年代,有一位教俄文的日本女教师到苏联旅行,在学生那里接触到“红茶菌”后大感兴趣,专程赴其盛行地—-高加索地区进行探访,并认为此即“高加索长寿村”的奥秘之所在,遂暗中将菌母带回日本国内。须知日本是当之无愧的忽悠大国,各种似是而非的大保健理论和产品层出不穷,“红茶菌”进入日本正是得其所哉,短时间内便名声鹊起,遍及东瀛。

后续的传播过程难以考证,总之“红茶菌”由日本扩散至新马泰乃至于整个东南亚,最终于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再次传入中国,令无数国人为之疯狂痴迷。彼时“红茶菌”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唯妖怪群体对唐僧肉的执念庶几近之。谁也不会想到,这里面隐藏着民族的屈辱和血泪。

红茶菌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三十二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红茶菌”的热潮在某个年头戛然而止,可谓“其兴也勃也,其衰也忽焉”,只在小部分人群中仍有余孽。

揭开“红茶菌”的神秘面纱

红茶菌

“红茶菌”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多数都是茫茫然昏昏然不知所以然,当年我只是懵懂无知的吴下阿蒙,更是一头雾水。直到近些年,我才大体了解到“红茶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毫无疑问,红茶菌并不是一团简单的化学物质,它是具有生命气息的活物,但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而是真菌界和细菌界几位大咖的混合体。

揭开“红茶菌”的神秘面纱

醋酸菌

揭开“红茶菌”的神秘面纱

酵母菌

经过人们努力研究(日本人是主力), “红茶菌”终于现了原形。原来此物是以醋酸菌为主体,乳酸菌和酵母菌为副,三者共同生长而成。菌体上层部份醋酸菌占优,前文说到菌液表面形成的膜,实为醋酸菌分泌的多糖类物质;中层酵母菌数量渐增,下层部份则以酵母菌为主,醋酸菌很少;乳酸菌自空气中飞入,但主要聚集在下层。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另二种均为细菌,堪称“跨界合作”之典范。

“红茶菌”由糖分和茶水养成,三种菌类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酵母菌将糖类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逬行繁殖新酵母菌,而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废物–酒精,则被醋酸菌氧化成醋酸和水。乳酸菌难以生存单独生存,当它和酵母菌共生时,酵母菌能为其提供维生素及氨基酸等物质,二者之间还有个此消彼长的过程,细节不予赘述,知道这回事儿就行了。

红茶菌的“功效”

在“红茶菌”的繁盛时期,它的保健作用被吹上了天,助消化、养胃、调节血压、改善睡眠等,当然也必定少不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增强人体免疫力”;民间的“研究结果”层出不穷,如过江之鲫,一时热闹得紧。那时的人们生活虽然清苦,但不缺乏对生活的热忱,所以酷爱各种养生偏方,“红茶菌”的出现正中下怀,本身酸酸甜甜又不难喝,岂有不追捧之理。

但“红茶菌”的保健作用始终是存疑的,从未得到过官方卫生部门的背书,恰恰相反,新加坡卫生部门曾在“红茶菌”进入其国内后发布公告,表示不能证实其“功效”。作为一种发酵饮品,只是以加了糖的茶叶水为基底,掺杂了三种菌类各种代谢产物和游离的菌,并没有神秘不可解之处。北京的“豆汁儿”,哈尔滨双城堡的“甜酸茶”,也都是发酵得来,没什么稀奇。

也有学者对“红茶菌”的菌液进行了认真研究。1991年德国的一项研究结论认为,“红茶菌”菌液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酸、醋酸、酒精、蛋白质、叶酸、Vc和多种B族维生素等,这个阵容看上去倒还可以,但千万不要被唬住:这些东西要么容易从食物中获得,要么没什么大用。当成特色饮料尝尝无伤大雅,追究保健价值无异于缘木求鱼。

有一点必须指出,由于家庭培养“红茶菌”的卫生条件有限,有时难免混入杂菌,甚至产生一些危害健康的毒素。在1980年代后期,有传言曰“红茶菌致癌”,致使盛行一时的“红茶菌风潮”最终落幕,其实致癌之说当属谣传,极有可能就是大量摄入杂菌毒素造成了一些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后讹传为“致癌”。

红茶菌的“变体”

前言中说,红茶菌只在小部分群中仍有余孽,网上一搜一大堆,现实中未必能遇到;但这仅是指“最原始”的红茶菌,事实上红茶菌不但气数未尽,而且以各种变体的面目仍在大行其道。

揭开“红茶菌”的神秘面纱

康普茶

欧美有一种叫做“康普茶(Kombucha)”的神奇饮料,短短几年之内就红透半边天,连知名女星麦当娜、Lady Gaga都在喝康普茶。不论是好莱坞明星、维密超模,还是健身达人和美食博主,人手一杯康普茶,成了健康生活的打卡标配。“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康普茶强势进军国内,各大商家都推出了口味繁多的康普茶,繁盛一时。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康普茶就是当年被淘汰了的“红茶菌”,经过一番改头换面,重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对“保健品”的迷思是人类的共性,中西概莫能外,“康普茶”的再次兴起就是最好例证。不过,工业化生产的“康普茶”口味更丰富,质量更稳定,在安全性上更是甩“红茶菌”十八条街,喜欢喝不妨放心多喝。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52197.html

(3)
上一篇 2023-03-16 09:48
下一篇 2023-03-16 09:53

相关推荐

  • 儿童吃蓝莓有什么好处?

    英国雷丁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儿童吃蓝莓或对提高专注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研究人员开展双盲试验,让一群7到10岁的小学生接受认知能力测试,测试前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喝下野生蓝莓汁,让另一…

  • 高纯度鱼油打开诚意药业增长空间

    2月22日盘后,大众证券报发布信息称,诚意药业0.5g和1.0g两种规格的超高纯度EPA鱼油软胶囊试产成功,公司上报国家药监局“两种规格验证批”的准备工作已完成,具备投产条件。早在…

  • 美即面膜怎么样小红书

    当然不是,美即面膜可能是我用过的最无感的面膜,也是我用过的少数3个有刺痛痒感觉的面膜。当年的屈臣氏促销买了几百块,因为过敏所以没怎么用,本来打算用来敷腿的,最后放到过期还有好多。我…

    2023-08-27
  • 拼多多买的彪马为什么便宜?

    拼多多买的彪马为什么便宜? 拼多多的商品比较便宜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货源有很多是尾货和需要清理的库存。一般来说,每一个商品都有销售的生命周期,一旦周期过了,就需要清理库存。而拼多多就是…

    2023-12-14
  • 一根拨筋棒治胸闷气短(弹拔腋窝心包经能治胸闷气短吗)

    有一次,半夜里我正在家里睡觉,电话铃声急促响起了,我刚拿上手机,电话那边就传来我的一个朋友急促的声音:“你快来救救我爱人吧,他现在呼吸上气不接下气,是不是快不行了呀?”听到电话那头…

    2023-03-20
  • 砗磲作用,七宝之首砗磲的功效与作用

    砗磲是海洋贝壳中最大者,直径可达1.8m。砗磲一名始于汉代,因外壳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状之沟槽,其状如古代车辙,故称车渠。后人因其坚硬如石,在车渠旁加石字。砗磲、珍珠、珊瑚、琥珀在西…

    2023-04-10
  • 玫瑰茶有什么效果,玫瑰茶多少钱一斤

    玫瑰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玫瑰茶的功效与作用是:疏肝健脾、活血调经,有助于缓解由于肝郁气滞导致的经期疼痛。 玫瑰花茶,载于《本草纲目拾遗》,组成为玫瑰花6~10g,红糖适量。制作…

  • 中医养生学的内涵? 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的区别?

    中医养生学的内涵? 中医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的区别? 两者在研究对象,适应范围…

    2024-01-16
  • 特别多的黄芪泡水喝的功效和禁忌

      黄芪是一种特别多见的中药材,所含有的叶酸、胆碱、皂苷、蛋白质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有着较强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因此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用黄芪泡水喝,希望能养生保健。那么,坚持用…

    2023-07-13
  • 科普小报的内容怎么写?

    1、航空航天手抄报资料 天空,一个让人无限选想的地方,一个让人似乎永远猜不透的神秘地方,就埋在我的心底那颗神奇的种子里,我有一种感觉,太空那个地方对我来说好亲切!我似乎感觉到了太空…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