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蚕沙(中药与蚕)

中药古今研究:蚕

蚕:为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昆虫家蚕。

蚕茧:药材基源为蚕蛾的茧壳。

蚕退纸:药材基源为家蚕蛾卵子孵化后的卵壳。

蚕蜕:药材基源为家蚕蛾幼虫的蜕皮。

蚕蛹:药材基源为家蚕蛾的蛹。

一、典籍摘要

1.《本草纲目》:“蚕茧甘,温,无毒。烧灰酒服,治痈肿无头,次日即破;又疗诸疳疮及下血、血淋、血崩。煮汁饮,止消渴,反胃,除蛔虫。”

“蚕退纸治牙宣,牙痛,牙痈,牙疳,头疮,喉痹,癫狂,药毒,沙证腹痛,小便淋闷,妇人难产及吹乳疼痛。”

“蚕蜕治目中翳障及疳疮”

“蚕蛹为末饮服,治小儿疳瘦,长肌,退热,除蛔虫;煎汁饮,止消渴。”

2.《中药大辞典》:“蚕茧治便血,尿血,血崩,消渴,反胃,疳疮,痈肿。”

“蚕退纸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带下,喉风,喉痹,牙疳,牙痈,疔肿,疮疡。”

“蚕蜕治崩漏,带下,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牙疳,口疮,堠风,目翳。”

“蚕蛹治小儿疳热,消瘦,消渴。”

3.《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茧清热止血。主治疮肿无头,血淋疼痛,大便下血,妇人血崩。血友病,牙龈出血,紫斑,鼻衄。蚕茧烧存性。亦作外伤出血的止血剂。”

4.《中华本草》:“蚕茧味甘;性温。归脾经。止血;止渴;解毒疗疮。主肠风便血;淋痛尿血;妇女血崩;消渴引饮;反胃叶食;痈疽脓成不溃;疳疮。”

“蚕蛹生津止渴,消食理气。主治消渴。”

“蚕退纸味甘;性平。归肝;心经。止血;止痢;解毒消肿。主吐血;衄血;崩漏;肠痔下血;赤白痢疾;咽喉肿痹;牙疳;口疮;聤耳;疮疡;疔肿”

“蚕蜕味甘;性平。归心;肝经。祛风止血;退翳明目。主崩漏;带下;痢疾;肠风便血;吐血衄血;牙疳;口疮;喉风;目翳。”

“蚕蛹味甘;咸;性平。归脾;胃经。杀虫疗疳;生津止渴。主肺痨;小儿疳积;发热;蛔虫病;消渴。”

5.《本草分经》:“蚕茧甘温,能泻膀胱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止消渴,去蚕蛹用。”

6.《本草易读》:“蚕茧甘,温,无毒。治血淋血崩,止消渴反胃。疗诸疳疮,杀诸蛔虫。烧灰酒服,治痈肿无头。”

7.《本经逢原》:“蚕茧甘温无毒。治痈肿无头。”“蚕蜕甘平无毒。治风病、血病。”

8.《日华子本草》:“蚕退纸平。治吐血,鼻洪,肠风泻血,崩中带下,赤白痢,敷疔肿疮。”

“蚕蛹治风及劳瘦。又研敷蚕瘑恶疮等。”

中药古今研究:蚕

9.《本草衍义》:“蚕退纸烧灰用之,治妇人血露。”“蚕蜕治妇人血风、人血露”

10.《嘉佑本草》:“蚕蜕主血风病,益妇人。”

11.《本草蒙筌》:“蚕蜕止带漏崩中,赤白痢疾,除肠风下血,吐衄鼻洪。疔肿取灰敷,牙疳加麝贴,牙宣灰擦龈上,口疮灰敷患间。”

12.《握灵本草》:“蚕蜕烧灰治牙痈,牙痛,牙疳,缠喉风。”

13.《本草求原》:“蚕蜕主热淋。”

14.《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蚕蜕主血风病,益妇人,治缠喉风。”

15.《医林纂要》:“蚕蛹甘辛咸,温。和脾胃,去风湿,长阳气。”

二、现代研究

1.成分:蚕茧主要是蛋白质("丝纤蛋白"和"丝胶蛋白"),此外含少量油脂类(,由伯醇类、固体脂肪酸、石蜡及液体脂肪酸所构成。油蜡状物质又含谷甾醇(成葡萄糖甙)及蛇麻脂醇。)、色素(各种胡萝卜素衍生物)、无机物等等。

蚕卵壳外层含多酚类,中层、内层含类脂,最内层含类脂及蛋白质。

蛹含蛋白质、脂类物质,其中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甘油脂、少量卵磷脂、甾醇、脂溶性维生素等。

2. 药理:蚕茧有拟胆碱作用。先用石油醚、乙醚、氯仿处理过的蚕茧的90%乙醇提取物对麻醉猫的血压、离体豚鼠回肠及家兔十二指肠上均呈现胆碱能作用;但在蛙腹直肌标本上,对横纹肌无作用。

3. 作用:蚕蛹油对高血压、胆固醇、脂肪肝、高血脂症有一定作用。

中药古今研究:蚕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90602.html

(0)
上一篇 2023-07-12 12:36
下一篇 2023-07-12 12: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