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这种花清热解毒有奇效

清明节除了祭奠追思先人,也是百花盛开、踏青春游的好时节。唐代的《药性论》这本书里记载了一种清明前后盛开的美丽中药——丁香,很有意思的是,药用的丁香还分公母,一般指公丁香,比如明代药学著作《本草蒙筌》中称之为雄丁香,另一部明朝药学著作《本草原始》称之为公丁香。

作为药材的丁香花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间,花蕾由青转为鲜红色时采收。采下后除去花梗,晒干。对于这种花的药性,宋代药学著作《开宝本草》中是这么记载的:“味辛,温,无毒。”

清明节开的这种花曾被皇帝御赐大臣除口臭,壮阳还能润命门

汉桓帝为老臣赐丁香除口臭

五代时期的药学著作《日华子本草》中记载了丁香一个类似于现代口香糖的功效,原书中记载丁香能“治口气”。

古代没有牙膏,也没有牙刷,除了影视剧里经常出现的茶水漱口的镜头,古人还有一个去除口臭的妙方——口衔“鸡舌香”。

丁香为何又叫做丁舌香呢?唐代药物学家陈藏器对此的解释是:“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为鸡舌,击破有顺理而解为两向,如鸡舌”而得名的“鸡舌香”,但是这种丁香古代医家一般认为是母丁香,后来一些药学著作常把母丁香和公丁香一起统称为丁香。

见过丁香花的读者都知道,丁香花花筒细长、形状像钉子,古时亦将“钉”写作“丁”,它又有着浓郁香气而得名丁香花。

相传东汉桓帝年间,有个老臣子叫刁存,口臭很厉害。每当他向皇帝奏事,皇帝都皱着眉头,直至忍无可忍,便赐了一样东西给他,命他含到嘴里。刁存不知何物,惶恐中只好遵命,入口后又觉得味辛刺口,以为是皇帝赐死的毒药,不敢下咽。退朝后,匆忙回家与家人诀别,恰好有同僚来访,感觉此事稀奇,便让刁存把“毒物”吐出。吐出之后,便闻到一股浓郁芳香,口臭已然不觉。原来所谓“毒药”,乃名贵的“鸡舌香”。而后,朝廷官员面见皇帝时口含丁香便成为一时风气。

收录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陈思王曹植三人文章选集的《三曹集》里有这么一段记载:曹操曾借赠送丁香给诸葛亮,表达想与其共事之意的记载。他曾给诸葛亮写过“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的信。虽然诸葛亮到底有无口臭不得而知,但曹操此举肯定不是去讽刺诸葛亮,而是想笼络其能为己所用,因为在古代尤其是三国,鸡舌香还是很名贵的东西。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所著的《梦溪笔谈》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三省故事郎官口含鸡舌香,欲奏其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至今方书为然。”可见,含丁香治口臭,在古代已经很流行了。

唐代刘禹锡在被贬为郎州司马后曾作诗《早春对雪奉澧州元郎中》,其中有句“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更是明明白白地用口衔丁香一事表达共事于朝廷的意思。

到明清之后,文人雅士以丁香赠友,也成为常见礼节。

清明节开的这种花曾被皇帝御赐大臣除口臭,壮阳还能润命门

开九窍 润命门 暖阴户 壮阳 丁香样样在行

《日华子本草》中除了记载丁香可以“治口气”,还记载其能“治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

中医古籍中记载的能开九窍的中药不多,丁香是其中一种,清代药学著作《本草再新》中便有丁香能“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的记载。清代另一部药学著作《医林纂要》中记载丁香可以“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清代药学著作《本草汇》记载丁香可“疗胸痹、阴痛,暖阴户。”

唐代药学著作《海药本草》中记载了丁香可以“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

明代药学著作《本草蒙筌》中记载丁香“止气忒、气逆。”

清明节开的这种花曾被皇帝御赐大臣除口臭,壮阳还能润命门

丁香外用能治疗因寒邪导致的腹泻

很多有宝宝的家长可能会用过一种脐贴,用丁香为主药成分,具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作用。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

为什么用丁香呢?因为《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能“治虚哕,小儿吐泻。”尤其是因受凉导致的腹泻,用这种含有丁香的脐贴是对证型的,因为前面我们提到丁香是偏温性的。

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所著的《本草正》中提到了丁香油“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等功效。《药性论》中也记载丁香可以“治冷气腹痛。”宋代药学著作《开宝本草》中也有丁香“温脾胃”的记载。

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丁香

丁香虽然有很多功效,但是也有禁忌人群,尤其要注意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学专著《雷公炮炙论》中提示丁香“不可见火。畏郁金。”明朝药学著作《本草经疏》中也明确指出:“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

【古方参考】

1、治伤寒咳噫不止,及哕逆不定:丁香一两,干柿蒂一两。焙干,捣罗为散。每服一钱,煎人参汤下,无时服。

摘自——《简要济众方》

2、治朝食暮吐:丁香十五个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莲子大,噙咽之。

摘自——《摘元方》

3、治痈疽恶肉: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药护之。

摘自——《怪证奇方》

4、治食蟹致伤:丁香末,姜汤服五分。

摘自——《证治要诀》

(文中药物药效及方剂仅供参考,如治疗请遵医嘱)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shys/21092.html

(0)
上一篇 2022-12-23 09:18
下一篇 2022-12-23 09:2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