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一般老鼠出现在农村比较多,城市基本家里比较少,
推荐几个农村家庭灭鼠最佳方法。
1、养只猫灭鼠
农村养猫是再适合不过了,把猫散养在家里,满屋子都会跑去捉老鼠,灭鼠效果非常不错。老鼠闻到家里有猫的气味,也起到震慑效果,都不敢轻易跑到家里来。猫是比较懒散的动物,如果吃得太饱它就不管事了,所以要想抓老鼠,家猫就
不能喂太饱。同时猫擅长攀爬,要防止猫偷吃东西。
2、养条狗灭鼠
小编家里有两条专业“灭鼠汪”(狗),自从家猫开始不管事,这两条狗,就把灭鼠这闲事给“接管下来”。逗比狗欢乐多,煤球堆里听到老鼠叫声,它俩能花一上午蹲守,一只在煤球上翻,一只在下面守着,发现老鼠跑出来,完全不把自己
当成狗,装个头破血流,也要把老鼠抓到。同时它们也是“敬业”的灭鼠汪,一次在三楼楼顶(没护栏)一只老鼠走投无路,直接从三楼跳了下去,其中一只狗差点就跟着下去了,,好险啊。
家庭灭鼠
狗“处理”老鼠要比猫快,猫抓到老鼠,就拿着当玩具玩耍去了,而狗就不一样,咬到直接甩死。小编家里鸡圈做地面硬化,发现好几个老鼠洞,往里面灌水,一时间跑出七八只,两条狗一分钟内搞定其中5只老鼠,你看到它们抓灭鼠那股认真的劲儿,午餐你肯定会给它们俩加餐。
3、老鼠药灭鼠
老鼠药灭鼠,在农村是使用最广泛的灭鼠方法,也是最有效的灭鼠方法之一,可以在农村家里老鼠活动的房间隐蔽阴暗处投放老鼠药,灭鼠效果非常明显。投放老鼠药期间避免让家禽靠近。死老鼠要及时找到并清理。
4、老鼠夹灭鼠
老鼠夹灭鼠,同样是农村灭鼠广泛使用的工具,灭鼠效果直接了当,老鼠夹每次只能步骤一只老鼠。每次成功捕鼠后,需要对老鼠夹做简单处理才能重复使用。
老鼠夹灭鼠
5、堵住老鼠通道
现在农村修房子,各设施都会建有,如厨房抽风、下水道、空调等应有尽有,很多细节处理不到位,老鼠很容易利用这些洞口爬进家里,下水道、等抽风口应该加装防鼠网。线缆孔洞应用水泥或者钢丝球堵住。一楼门与地面缝隙不大于0.6厘米。二楼及以上楼房房门打开后应及时关闭,防止老鼠跑二楼去。庭院地面做硬化处理,都能有效防止老鼠藏身。
6、自制水桶灭鼠工具
自制灭鼠工具在农村非常普遍,农村有很多老人都会自制灭鼠工具,制作方法各异,但灭鼠效果简单实用,这里推荐给大家一个用水桶灭鼠方法,制作简单,一个晚上自动连续灭鼠十几只都不成问题。
老鼠夹灭鼠
7、控制老鼠食物来源
由于农村家庭的老鼠食性杂,食源广,除了盗食厨房的食物外,还有粮食、鸡鸭饲料、垃圾和粪便等。为了防止家鼠盗食,家庭不要存太多的粮食,即是存粮也应该妥善保存,农村家庭有地,可以修建专业防鼠的仓库。同时家畜、家禽吃剩之饲料,应该严加处置和管理。农村家庭的老鼠通常采取上述措施基本可以达到断绝粮食的目的。其实还见过各种自制灭鼠工具,有些灭鼠工具就地取材,设计非常巧妙。
去年家里闹老鼠,把我们家布艺沙发和纱窗分别咬了个洞,但一开始怎么都抓不到它们。在网上搜索各种灭鼠、捕鼠大法。各种诱捕老鼠的器具买了好几个,粘鼠板买了十几块(粘鼠板这东西要吐槽一下,万一踩上了,太难弄下来了,鞋底要拿酒精、汽车清洗才行),还上网买了个超声驱鼠器,想把老鼠赶走,可惜都没用,还是时不时,会在某个角落发现老鼠屎和老鼠爪印,象是在嘲笑屋主人的无能。我一度还因为害怕老鼠溜进卧室,晚上一有动静就会吓醒。气得老公一度想磨他表弟把他们家猫抱来养几天,专门捉老鼠。他表弟没同意,说养的是宠物猫,只会吃喝玩乐,卖卖萌,哪里会捉老鼠。
没办法,我和老公认真研究了好久,决定改变一下放粘鼠板的位置。我们发现厨房是老鼠喜欢出没的地方(有老鼠屎和爪印可以印证),下水管道可能是老鼠们的行动线路(下水管道通向屋外,与墙体之间的缝隙老鼠可以钻进来)。我们把厨柜清空,在厨柜里洒上一点绿豆(貌似老鼠爱吃,曾咬破了装绿豆的塑料瓶),再在下水道下方连着铺上好几块粘鼠板(粘鼠板放在厨柜里还不容易会被鞋踩上)。到了晚上一定把厨房门窗关好,防止老鼠从纱窗进出或溜达进客厅。一个星期后,放在厨柜里的粘鼠板竟然粘到了一只大老鼠(不算尾巴,有成人手掌那么大,真是没想到,还以为家鼠都长不大),已经死了,从此以后,天下太平!估计,这只老鼠临死前发出过警告,其他老鼠不敢来了。
总结经验:第一,老鼠是怎么进来的?一是咬破厨房纱窗进来的,二是沿着下水管道爬进来的。所以建议安装钢丝材质的纱窗,找些硬物将下水管道通往屋外的缝隙堵上。还有空调通往屋外的管道洞口缝隙也要堵上。老鼠的牙太厉害了,这些堵上的洞口需要定期查看,有没有松动迹象。第二,家里可以养只猫,宠物猫也可以。我家对门和楼下都养了猫,所以老鼠就上我们家来了。据科学家研究,老鼠天生不喜欢猫的气味,它们会自然躲避。第三,家中尽量不要堆杂物,老鼠做窝就惨了。第四,粘鼠板真是便宜的捕鼠利器,其他的东东,好象没啥用。一家之言,勿喷啊!
老鼠真是一种特别烦人的生物,必须除之而后快!一点点经验,共分享!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shys/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