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沙湾糖水店电话

食糖水,是广东人的甜蜜日常。广东人对于糖水有着道不清的感情和讲不完的故事,不同地区的糖水有着各自独特的风味,你最中意哪里的糖水?
近日,在新一批入选市级非遗名录的名单中,记者发现“仓前街糖水制作技艺”榜上有名,相信很多清远老街坊都曾光顾过这家开了41年的老店。

前方高甜!清远这家41年糖水店入选市级非遗

41年,为清远人守住乡愁01

早晨六点半,天还未亮,仓前街糖水店的老板娘梁阿姨便已来到店内。烧水、泡米、煮豆、煮粽叶……“甜蜜”的一天就这样在忙碌中开始了。

梁阿姨说,仓前街糖水店已经有41年的历史。41年间,糖水店不止迎来送往,更多的是用糖水传统制作技艺为清远人守住了乡愁。

前方高甜!清远这家41年糖水店入选市级非遗

“前几天春节假期特别忙,很多在外地工作回清远过年的老顾客来店里光顾,不仅店内帮衬,很多人还打包邮寄,每天光肉粽就要包上千个,可把我们忙坏了。”梁阿姨一边忙着包肉粽一边与记者聊天。

两片绿油油的新鲜粽叶平铺在桌面,上面再加三片热水煮过的新鲜粽叶,然后用干布将粽叶擦干,将肉粽置于铺好的粽叶中间,上下两端折三折,确保粽子完全被粽叶包裹,拉出绳子用力捆绑,10到12秒便可完成一个粽子。

手工肉粽是店内的招牌。梁阿姨对肉粽选料、制作过程的要求近乎苛刻。

前方高甜!清远这家41年糖水店入选市级非遗

肉,要选上好的膘头肉。豆,要选皮薄肉厚的优质竹豆。米,要选香糯粘滑的好糯米。粽叶的选择也非常重要,选不好既影响口感又影响品相。

梁阿姨的手工肉粽要用5到6片大粽叶包裹,与粽子贴身包裹的那一层一定要用用水煮过的粽叶,“因为新鲜的叶子会将粽身染成绿色,影响外观,用水煮过的粽叶既能确保粽子入味又不会影响粽子品相。”说罢,梁阿姨将已包好的肉粽整齐码放至大锅,上灶大火煮制,不出半小时,粽子香气四溢至整间店铺。

红豆沙、绿豆沙,常见却不简单02

梁阿姨对用料选材的高要求体现在出品的每一个产品上。一次,一家合作了十几年的供货店家送来的一批绿豆出了问题,豆子明显有虫子咬磕过的痕迹,但店家拒绝退换货,梁阿姨与店家沟通无果,只得将这批豆子全部作废,并结束了与这家店的所有供货合作。“红豆沙、绿豆沙是我们店最传统、历史最悠久的甜品之一,选材和制作过程‘眼里绝对不能揉沙子’。”

前方高甜!清远这家41年糖水店入选市级非遗

红豆沙、绿豆沙虽是糖水中最为常见的品类,但制作技艺却并不简单。

仓前街糖水制作技艺中的红豆沙、绿豆沙依然延续传统做法。首先将豆子放入一口大锅中,熬制一个小时,直到豆子软糯、豆皮裂开,随后便是最重要也是最费力气和时间的工序——手工将豆子碾压成沙。制作的人要一手扶住带有纱网的盆不停摇动,一手用大勺子将豆子碾碎,细腻的豆沙从纱网源源流出……磨好的豆沙还要再上锅熬煮并择机加入冰片糖,随后冷却即可食用。

前方高甜!清远这家41年糖水店入选市级非遗

如果赶上夏天旺季需求量大时,手工磨豆沙的环节就要操作两到三个小时,对制作人的技艺和体能都是考验。

梁阿姨还介绍,虽然都是糖水,但不同的甜品所用的糖却并不相同。绿豆沙、红豆沙、芝麻糊等一般用冰片糖,番薯糖水则需用红糖增色,木瓜炖雪耳又需选用冰糖入味,增加糖水的‘颜值’。正是梁阿姨对制作细节近乎执着的坚持,才让仓前街的糖水制作技艺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糖水品质也几十年如一日从未改变。

前方高甜!清远这家41年糖水店入选市级非遗

糖水制作技艺代代相传03

翻看仓前街糖水店的餐牌,传统糖水、新式糖水还有各种小吃、小点心,足足上百样产品供顾客选择。但在缺盐少糖的年代,能够喝到一碗糖水便是最幸福的时刻。仓前街糖水的制作技艺也正是在那时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前方高甜!清远这家41年糖水店入选市级非遗

据仓前街糖水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梁阿姨的儿子黄栩秋介绍,仓前街糖水制作技艺源于清代,第一代传承人可追溯至1870年出生的黄景棠。黄景棠便是黄栩秋的高祖父。

彼时,黄景棠自己在家中制作糖水后便挑担在今天的北门街、南门街一带穿街过巷、吆喝摆卖,受到顾客欢迎。此后,糖水制作技艺代代相传至今,从未间断。

在产品逐渐丰富的同时,摆卖方式也与时俱进,慢慢发展到现在,仓前街糖水店已在清城、清新两区共有4家店铺,分别由第四代传承人梁阿姨和第五代传承人黄栩秋、黄韵妍经营。

黄栩秋、黄韵妍是梁阿姨的儿子和女儿,从小在糖水店铺长大。母亲经营糖水铺的艰辛黄栩秋、黄韵妍从小看在眼里,长大后兄妹俩并没有过继承糖水制作技艺“衣钵”的念头。黄栩秋做过政府聘员也开过租车公司,星海音乐学院毕业的黄韵妍做过公司文员、小学音乐老师。虽然各自有工作,但逢年过节,兄妹俩都会回到店里帮忙。

妈妈的辛苦和顾客的认可她们都看在眼里,慢慢地兄妹俩有了传承技艺的念头。随后几年,兄妹俩陆续开了三家分店,为了保证品质,所有分店产品均由位于仓前街店铺的总店统一配送。

“长大了才知道妈妈有多伟大,技艺传承有多不容易,希望我们兄妹俩能继续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用糖水的味道为远在异乡打拼的清远人锁住乡愁。”黄韵妍笑着说。

今日周六,不如去食糖水啊~

相关链接:“嘿,来一碗糖水”


采写:吕博林

摄影:江元威

校审:田芳

编委:樊沃夫

前方高甜!清远这家41年糖水店入选市级非遗

前方高甜!清远这家41年糖水店入选市级非遗

清远政务新媒体合作微信号:qyrbjun

前方高甜!清远这家41年糖水店入选市级非遗

清远发布

微信

清远发布

微博

清远+

APP

清远日报

微信

清远日报

微博

乡村

清远人大

清远政协

清远三农

清远政法

清远税务

平安清远

机关党建

网信清远

清新检察

清远司法

前方高甜!清远这家41年糖水店入选市级非遗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102408.html

(0)
上一篇 2023-08-18 15:14
下一篇 2023-08-18 15: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