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见的“知了猴”,是带壳的好吃,还是不带壳的好吃有啥区别

每到夏天的时候“知了猴”这种应季才有的食材就备受关注,不过可能随着现在城市化越来越快,很多人的生活都远离了茂密树林,所以有些朋友可能没怎么见过“知了猴”。再加上“知了猴”本身就算比较生僻的食材,一些现在的年轻小伙伴就更陌生了,这次我们就借着这个题目来了解一下“知了猴”!农村常见的“知了猴”,是带壳的好吃,还是不带壳的好吃有啥区别图1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知了猴”到底是什么东西?】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那首叫做《童年》的经典歌曲,里面第一句歌词就是“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这首童年歌曲的旋律就将“知了是夏天象征”的印象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不过由于我们国土辽阔,所以不同地方对于这个食材的叫法也有区别,搞得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有点混淆,我们通过下图先简单了解一下“知了猴”、“知了”、“蝉”等等这些词汇之间的关系、区别。农村常见的“知了猴”,是带壳的好吃,还是不带壳的好吃有啥区别图2

简单点总结一下:“知了猴”是带壳的幼虫蝉,而“知了”就是不带壳的成虫蝉。

所以这个题目可以理解为:幼虫蝉好吃,还是成虫蝉好吃,以及两者的区别。

有鉴于“好不好吃”这个事情实在是太主观了,个人口味占据了大部分决定因素,所以一个食材什么状态好吃完全是因人而异的。不过抛去个人口味因素之外,我们也可以从幼虫蝉和成虫蝉的几点区别入手来分析一下:

1、在营养层面上来说,带壳的幼虫蝉好一些:

哪怕以最简单的加减法的视角来看,无疑也是带壳的幼虫蝉营养要好一些。

首先蝉从幼虫变化为成虫就会蜕去外壳,这个外壳也是含有一些营养物质的。

其次成虫蝉蜕壳成功之后,本来包裹在蝉蜕外壳里面的翅膀会开始硬化,而这个硬化了的翅膀是很难吃的,一般烹饪的时候也都会舍弃掉,如果是烤着吃基本翅膀就直接烧焦了。

所以在这“一加一减”之下,成虫蝉的营养就要比带壳的幼虫蝉逊色一些。农村常见的“知了猴”,是带壳的好吃,还是不带壳的好吃有啥区别图3

2、在卫生层面来说,不带壳的成虫蝉好一些:

虽然带壳幼虫蝉一般生活在少有农药污染的树林地下,而且重金属之类的东西过高它们也无法存活,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存在什么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但是毕竟带壳幼虫蝉还是刚刚从地底爬出来的,难免体表会带有一些细菌和脏东西,而这些昆虫食材清洗起来一般都比较麻烦,尤其是肢体环节处、腹底、腿根的位置不太好刷洗。而幼虫蝉蜕壳的时候是完成的将外壳蜕换掉,宛若新生一般,自然体表也就不会再携带哪些脏东西了,只要及时捕获带回去简单冲洗干净就可以了。农村常见的“知了猴”,是带壳的好吃,还是不带壳的好吃有啥区别图4

3、在口感上来说,还是带壳的幼虫蝉好一点:

带壳幼虫蝉油炸煸炒过之后真是一个外酥里嫩,而且由于营养保留的更全面,所以吃起来也更香。而蜕去外壳的成虫蝉会有新的硬化外壳和翅膀,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其硬度、韧性还比幼虫时期的外壳要结实多了,如果烹饪的晚一点的话,可能嚼着吃的时候嘴里会有些硬硬渣渣的口感。

不过,虽然带壳的“知了猴”营养更丰富一些,而且口感和滋味也略胜一筹,但是这个东西真的也不建议多吃,成年人一次吃5到8个就足够了。农村常见的“知了猴”,是带壳的好吃,还是不带壳的好吃有啥区别图5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知了猴”的外壳不就是蝉蜕吗?那可是一味药材,不是好东西吗,为什么不能多吃?】

我觉得咱们可以稍微抛去一些固有印象,然后思考一个问题:药都是好东西吗?

对于生病的人来说,对症下药是必须的,所以对于病人来讲,可以说是“对症的药是好东西”。但是身体健康的人为什么要吃药呢?

药对于病人来说都还得必须有个“对症”的前提,那才能被称为是“好东西”,那身体正常的人可实在是找不出吃药的理由。所谓的“有病治病,没病强身”之类的观点,这不是早期那些推销保健品的商家才会有的吗?

而且蝉蜕这个东西其实也没那么容易消化吸收的,古时候的用法也几乎都是研碎磨粉,直接嚼着吃的太多的话,对于消化吸收也是一个负担,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蝉蜕什么的而刻意多吃“知了猴”。而这类昆虫食物都含有异种蛋白,比较容易引起过敏,我个人就有一点这个情况。农村常见的“知了猴”,是带壳的好吃,还是不带壳的好吃有啥区别图6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不管是带壳的“知了猴”,还是不带壳的“知了”,都是夏季里不错的应季尝鲜食材,偶尔吃几个是不错的,总得来说还是带壳的“知了猴”好吃一些,但是不建议多吃。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知了猴是农村这个季节的当红美食,晚上傍晚前后,你就会看到村里的大妈小媳妇们,三五成群的拿着手灯集结在一起,准备开始“捉猴”大战,逮回家的知了猴,经过简单的烹饪过后就是一道味道鲜美的乡村美食,吃不完的知了猴还会有人专门收购。那么吃了这么久的知了猴,你知道知了猴是变出来的好吃?还是没有变的好吃?
农村常见的“知了猴”,是带壳的好吃,还是不带壳的好吃有啥区别图7

知了猴是金蝉的若虫,在地下生长个三五年后,就会在夏季的时候爬到树上产卵繁殖。所以它需要一个蜕变过程,因为只有变成了蝉才会飞翔,才能唱歌引来配偶交配。而我们通常吃的知了猴,就是若虫还没有变成金蝉的时候。那么刚出壳的知了猴还能吃吗?
农村常见的“知了猴”,是带壳的好吃,还是不带壳的好吃有啥区别图8

刚刚变成金蝉的知了猴是可以吃的,这个时候知了猴的颜色还没有转黑,全身灰白色的,折叠的翅膀非常的小,油炸过后肉体特别的鲜嫩,没有了外壳的知了猴味道也会更加鲜美,但是一定要注意,为了防止继续羽化,一定要及时的泡在水里,不然等到完全羽化,皮肤外壳转黑的时候,就不能吃了。
农村常见的“知了猴”,是带壳的好吃,还是不带壳的好吃有啥区别图9

知了猴是变出来的好吃?还是没变的好吃?

至于哪个好吃?我觉得是因人而异,我家堂哥就特别喜欢那种刚刚变出来的知了猴,他说这样的知了猴吃着没有土腥味,而且味道会更加的鲜美。但是我觉得这种带着翅膀的知了猴看着有点下不去口,还是宁愿吃没有变的知了猴。
农村常见的“知了猴”,是带壳的好吃,还是不带壳的好吃有啥区别图10

最后要说的是,知了猴的营养价格主要在于它的外壳,外壳学名叫做蝉蜕,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止咳生津保肺益肾的作用。所以迟知了猴我觉得还是吃带壳的最好吃,既美味又有营养。即使不放油,简单的用盐来炒一下,那个口感也是那么的香酥可口,尤其是后背的那一块肉,吃着口感和牛肉特别相似,越嚼是越香。

关于知了猴是带壳的好吃还是不带壳的好吃?你是怎么看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13411.html

(0)
上一篇 2022-08-25 14:43
下一篇 2022-08-25 15:4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