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DNA重组、转化等技术将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并使之产生可预期的、定向的遗传改变,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可遗传的修饰改变,这一技术称之为人工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
每吃一口食物,嘴里就充满了食物的基因。所以,食用转基因食品不会轻易使人体基因发生改变,无法随意乱改我们的基因。
然而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有害?
这个辩题在转基因技术诞生之日起一直处于社会舆论的尖端
正方有理有据:
正方一辩:古语有云“牵一发而动全身”,转基因技术在改变作物基因的同时也有可能改变作物的其余蛋白的表达,从而引发一些未知的改变。
正方二辩:当转基因作物转入抗病虫害的基因后,虽然作物无需打农药就能抗病虫害使食品表面无毒无公害。如果加入的基因带有抗生标识,人体食用后会让某些细菌同样具备抗生性,最终导致抗生素对人体失效。
正方三辩:转基因作物会更容易让人发生过敏反应,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小孩,对过敏原更为敏感。
正方四辩:长期使用转基因食品会对身体有很大危害,甚至影响到人的基因,造成基因突变,引起癌症等现象。营养价值下降或造成体内营养素紊乱,人为改变了蛋白质组成的食物是否被能人体有效地吸收利用。
反方不甘示弱:
反方一辩:通过转基因技术定向改变作物的某些性状基因,不仅可以提高了食品的口感质量和营养价值,还可以增加产量,降低化肥的使用量。
反方二辩: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作物的抗虫性,不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还可以保证食品表面无毒无公害。
反方三辩:就转基因作物的安全问题,毒理学学会曾发布的声明:“在近20年里,没有任何可证实的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有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反方四辩:任何一种转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国家和政府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而科学家们也都抱有很严谨的治学态度。
面对这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局面。每个持方都有每个持方难以反驳的观点。转基因相对来说是一门新型的科学研究产品,它不是帮助实现愿望的圣诞老人,也不是你脑海中虚构出来的在人体内胡乱造次的怪物。
农业农村部2019年12月30日公布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
其中,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批准清单,包括抗虫大豆、抗病番木瓜、抗除草剂玉米、抗除草剂大豆、品质改良抗除草剂大豆、品质改良大豆、抗虫棉花、抗除草剂油菜、抗除草剂甜菜等12种转基因生物。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清单,包括转cry3Aa基因苏云金芽胞杆菌G033A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等89个项目。(谢艺观)
生物学科领域也有无数的专家投入时间和经历刻苦专研,研究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相关的论文数不胜数。许多人用白鼠做了实验,有些没有发现危害,但是也有相反的结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俗话说的好“隔行隔座山”,基因是生命的罗斯密码,解读转基因首先需要我们对这个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而非根据只言片语、片面之词而对其妄加评判。
转基因,通俗的说就是,把动物或植物的原有基因通过人工干预的形式,做出适当的改变。即插入人类想要表达的基因,敲除掉不想要的基因。
比如抗虫玉米,就是将抗虫的基因植入到原作物的DNA中,再通过培育,下一代就携带了这个抗虫的基因,当然也就有了抗虫的功能。抗虫玉米,不是不生虫子,而是虫子吃了玉米的子粒或叶片后,作物中含有的抗虫毒蛋白就会破坏虫子的肠道系统,导致虫子自然死亡。也就是最后表现出来的,没有虫子。
抗草甘膦大豆,转入的是CP4 EPSPS基因。这个基因最早是由美国的孟山都公司研发的。
全球范围内针对转基因作物,争议比较大尤其是抗虫蛋白和抗草甘膦基因。尤其是草甘膦有明确的致癌性,人们担心,作物中转入了这个致癌性的蛋白后,人类长期摄入会不会导致癌变?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仍然争议比较大。
需要大家明确的是,我们国家,对转基因的监管是全世界最严格的,如果经过了国家权威机构的安全评价,理论上是安全可靠的。在上,我们应该充分的相信政府。毕竟这是入口的东西,关系到子孙后代,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延续。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25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