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好吃,具有独特的味道,配上冰凉的牛奶,可谓是夏日的一道消暑美食。因为形状的原因,历年都有不少妹纸迷信木瓜的“食补”丰胸能力,也不知究竟被木瓜催大了多少。
不过大多数人都搞不清楚“木瓜”与“木瓜”的区别。
我们常吃的木瓜其实应该叫“番木瓜”,这是一种热带多年生软木质大型草本植物,属于番木瓜科,番木瓜属。果实呈吊瓜形,果肉橙红软糯,香气扑鼻,切开的瓤子犹如大颗的鱼子。整颗番木瓜的植株带着浓浓的热带雨林味儿,仿佛恐龙时代的产物。
我国的“番木瓜”其实并非本土作物,属于外来培植物。源地产中美洲和南美洲,属于墨西哥人培育的物种,西班牙人将它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在殖民地广为种植,后经东南亚传播进中国。
因为无法对抗环斑病毒,现在全世界的商业种植几乎无一例外是转基因木瓜。也正因为转基因技术解决了困扰番木瓜的环斑病毒问题,这种水果才成为继香蕉、芒果、柑橘之后的高产量热带水果。我国2010年批准了转基因木瓜的合法种植,其它国家在此之前已经吃了几十年。
完全长熟的番木瓜是橘黄色的,但青木瓜一样可以食用。在食品工业上,青木瓜的地位还高于熟木瓜。因为其中蕴含的木瓜蛋白酶能降解蛋白质,使肉类变得更松散。我们市场上的嫩肉粉就源于此物。也正因为如此,番木瓜烧肉别有一番风味。
至于我们古文中记载的木瓜究竟是什么,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皱皮木瓜”,一种是“光皮木瓜”。
《国风·卫风·木瓜》的诗篇显示了我国先民早就在种植木瓜,这是一首关于爱情的民歌。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皱皮木瓜
“皱皮木瓜”属于蔷薇科李亚科苹果族,硬要将之理解为一颗大苹果也说得过去。它的植株也称为“贴梗海棠”,因为枝条有刺,且花开繁盛美丽,也可作为景观和篱墙植物。
“皱皮木瓜”传统上又称为“宣木瓜”,按照国家“药食同源”名单,宣木瓜除了食用价值,还是药材,为皖地十大药材之一。
《本草纲目·果二·木瓜》引 苏颂 曰:“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为佳,木状如奈,春末开花,深红色。其实大者如瓜,小者如拳,上黄似着粉,宣人种莳尤谨,遍满山谷,始实成则镞纸花粘于上,夜露日烘,渐变红花色,其纹如生,本州以充土贡,故有宣城花木瓜之称”。
宣州木瓜有1500年的种植历史,为历朝贡品,明嘉庆年间《宁国府志》记载:”宣城县岁贡木瓜上等一千个,中等五百个,下等二百个,又干瓜十斤,俱解礼部”。
从口味上来说,宣木瓜是非常难吃的,酸、涩、硬,丢地上能弹起来,质感犹如啃渣渣。所以一般拿来做菜、炖汤,或者晒干了做成果脯蜜饯。某些品种可以直接吃,果实酸,但酸的挺正,实在没醋了榨出汁来也是可以用的。切成片,扮上糖,与牛油果也相差无二了,爽利的很。腌制的木瓜与酸菜炒在一起,吃起来犹如萝卜干。
宣木瓜的产地一般为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广东。缅甸亦有分布。云南也喜欢叫它青木瓜、酸木瓜,属于应季水果。现在不少酸木瓜却开始用番木瓜的青瓜制作,与过去的完全不是同一个东西了,过去“煮木瓜水当醋用”可不是白说。你拿番木瓜煮一个看看?
口感这么酸,无怪乎《水浒传》第二四回,武松搬家,潘金莲不爽的骂道:“却也好!人只道一个亲兄弟做都头,怎地养活了哥嫂,却不知反来嚼咬人。正是:‘花木瓜,空好看。’”这与寓言中吃不到葡萄反说酸的故事竟有异曲同工之妙也。
光皮木瓜
这种严格意义上来说才是真正的木瓜。它又被称为“榠楂”、“正木瓜”、“木梨”,属于蔷薇科苹果亚科木瓜属。山东、陕西、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皆有种植。
“光皮木瓜”与宣州木瓜不一样,从历史多角度看,它也可以叫“曹州木瓜”。曹州是今天的山东菏泽,该地栽培木瓜亦有千年历史。曹州木瓜、曹州牡丹、曹州耿饼(柿饼)乃是“三绝”。
其实这种木瓜与“皱皮木瓜”相比起来没有什么太大差异,口感上略微有些酸涩方面程度的变化。叫它“光皮”,是因为它被干制后果皮仍然是光滑的,不发生缩皱现象。
一般民间传统上认为木瓜有南北之分,谓之“南光北皱”,但实际上二者种植区域交叠的非常厉害,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布规律。
在食用上,光皮木瓜和皱皮木瓜也没有根本的区别,都是糖渍、腌渍、干制、切片鲜食与烧菜。
《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引用了许多名医著述,自己也对木瓜的区别下了定义,不过这是基于中医药材性质的,并非植物学上的分类。
时珍曰∶木瓜可种可接,可以枝压。其叶光而浓,其实如小瓜而有鼻,津润味不木者, 为木瓜;圆小于木瓜,味木而酢涩者,为木桃;似木瓜而无鼻,大于木桃,味涩者,为木李 ,亦曰木梨,即楂及和圆子也。鼻乃花脱处,非脐蒂也。木瓜性脆,可蜜渍之为果。去子 蒸烂,捣泥入蜜与姜作煎,冬月饮尤佳。木桃、木李性坚,可蜜煎及作糕食之。木瓜烧灰散散池中,可以毒鱼,说出《淮南万毕术》。又《广志》云∶木瓜枝,一尺有百二十节,可为杖实。
要按照他这个分法,木瓜和榠楂是两类,只有宣木瓜才能叫木瓜,光木瓜只能叫口感难吃的“楂”。之间甚至还分出了“木桃”、“木李”的区别。《淮南万毕术》甚至认为木瓜烧成灰可以丢进池子里毒鱼。至于对不对嘛……恕在下没这个条件试验。
光皮木瓜如今最大的产地在白河县,全国之最,木瓜之乡。
新疆木瓜
新疆木瓜其实又是另一种东西了,只是新疆的哥们儿喜欢这么叫,也不能厚此薄彼不给写上一笔。而且与前面李时珍先生的《本草》记叙有关系。
它就是“榅桲”,就是前面提到的木梨或者说木李。新疆有些地方管它叫“木瓜”或者“香瓜”,不过多是外地汉人瞎叫的,一般当地话叫“阿尔马比也”。
这是一种地中海和中亚地区多有分布的植物,样子也是木头木脑的,比前面仨长得磕碜多了。它也是蔷薇科苹果亚科下面的植物,样子无限接近苹果,所以也有人喊它“金苹果”。
因为榅桲在新疆、江苏、山东、湖北、河北、陕西、及东北都有种植,所以这反倒成了某些人说南北木瓜差异的例证。但它可比皱皮木瓜和光皮木瓜好吃多啦,阿克苏地区的黄榅桲和兔头,又脆又甜,汁多味厚。还有莎车地区的,喀什的、轮台的、反正这在当地就是当苹果吃的,你说呢?
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这东西对水土不怎么挑剔,江西、陕西、福建、新疆都有种植。其茎秆经常被拿来做苹果、梨树嫁接的砧木。
话说木瓜还有一段引发血案的历史,话说杨玉环和安禄山勾三搭四,安禄山这个塞外土鳖估计是想学习《诗经》投之以木瓜调情,便拿木瓜丢杨贵妃,结果木瓜又重又硬不小心砸伤了“太真乳”。事后安禄山说:“贵妃人乳,滑腻如塞上酥!”,真不知是木瓜太重,还是木瓜太大。
所以,大家分清楚了彼木瓜与此木瓜的区别了吗?木瓜的区分真的很大,不光是外形与口感上的,还有文化上的。喜欢老王,请多多关注,欢迎多多交流。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26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