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是什么,疝气是什么病

“疝气”又称“小肠气”,是我们的常见病很多人都会患上,特别是小朋友和老年人。

有研究显示,疝气的发病率为1—4%,男性的发病率较高,是女性的15倍。在全球范围内,每年腹部沟疝的患者高达2000万人。

什么是疝气?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位置,通过人体的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而进入另一部位。简单来说,也就是由于某种力量,某个脏器或组织来到了不该去的地方,侵占了别人的空间。

疝气是什么,疝气是什么病图1

勿以“疝”小而不为

疝气刚开始时往往不痛不痒,很多患者白天站立时可以摸到疝气包块,但晚上平卧时包块就会消失,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疝气没有治疗的必要。

疝的危害非常大,一旦出现疝气嵌顿「跑出来」的肠子回不去原来的地方,就会出现肠梗阻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出现肠坏死,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疝气是什么,疝气是什么病图2

疝气分为哪几类?

根据病情的复杂程度,临床上将疝气分为四种类型: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从发病过程来看,所谓易复性疝,就是躺下以后疝消失了,能够还纳的叫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就是患者躺下以后,包只是变小一点但消失不了,经过揉、按摩也不能减小;嵌顿性疝,就是疝突然一下增大,而且伴有疼痛,按摩或者躺下也回不去,而且疼痛时间越长越明显,疼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变成绞窄性疝。

值得注意的是,在肠袢坏死穿孔时,疼痛可因疝块压力骤降而暂时有所缓解。因此,疼痛减轻而肿块仍在者,不可认为是病情好转。绞窄时间较长者,由于疝内容物发生感染,侵及周围组织,引起疝外被盖组织的急性炎症。严重者可发生脓毒症。

根据疝气的发病年龄,疝气又被分为成人疝气和小儿疝气,小儿疝气多为腹股沟斜疝和脐疝。此外,广大男性朋友要提高警惕,疝气主要是以男性最常见,男女发病比例大概是15:1。

这些人警惕得“疝”

疝气常见于年老体弱者。

疝气是什么,疝气是什么病图3

2、生理疾病会导致疝气。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肥大、习惯性便秘等疾病的患者,长期的慢性咳嗽、排尿困难、排便费力,致使腹腔内压力增高;一些心肺疾病、肝脏疾病引起的腹水,也会缓慢引起腹压升高;由于腹压增高,排挤、压迫腹内脏器向腹壁薄弱的区域移位。

疝气是什么,疝气是什么病图4

3、老年人过度运动、经常做体力活,也容易引发疝气。

4、近年来,疝气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和老年人过度运动相反,年轻患者发病的原因则是缺乏运动,导致腹壁肌肉强度提前衰退。因此,过度运动和缺乏运动的人群都可能引发疝气。

及时治疗不拖延,如果在腹股沟摸到包块,躺下又没有了,千万别犹豫,赶紧到医院就医吧。

疝气是什么,疝气是什么病图5

如何预防“疝”的发生?

疝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后天因素中腹压增高的疾病,也就是避免引起长期腹压增高的病因,例如:

1、老慢支患者:尽可能控制症状,减少慢性咳嗽咳痰的持续时间;

2、便秘者:多吃蔬菜水果蜂蜜以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用些缓泻药;

3、前列腺增生患者:泌尿科及时治疗以改善排尿症状;

4、肝硬化腹水患者:因为大量腹水很容易导致腹股沟疝的发生,因此要尽可能控制腹水量;

5、健康女性:避免怀孕时胎儿过大、羊水过多,老年女性防止过度瘦弱;

6、老烟枪:戒烟、少吸烟,因为有明确证据表明吸烟人群发病率高于非吸烟人群。

适度锻炼可以维持一定的肌肉强度降低发病率。

一、定义

疝气是指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所导致的一种疾病。

二、分类

最常见的疝主要有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和腹壁疝这三种。

腹股沟斜疝主要是指腹腔内脏器经腹股沟管下降、至外环脱出的情况,一般表现为腹股沟部出现肿块,且肿块可进入阴囊。虽然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会出现腹股沟斜疝,但是对于是婴儿来说,如果患上了腹股沟斜疝,一般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用疝气带固定,保守治疗无效后才考虑手术治疗。

与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不同,腹壁疝指的是因为腹壁切口瘢痕薄弱,腹内脏器经过薄弱处鼓出的情况。腹壁疝发生的原因是手术切口感染、切口裂开、手术中缝合不牢固、术后咳嗽和腹膜崩裂等。一般来讲,治疗腹壁疝的最好方法就是采用手术。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30768.html

(0)
上一篇 2023-01-15 10:13
下一篇 2023-01-15 10: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