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题主说的”黑橄榄”应该叫”乌榄”,它不仅可以吃,而且是非常美味的一种杂咸,当然,它与青橄榄不同,不能直接吃,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腌制。腌制后的乌榄,可以直接的拿来食用也可以作为其他菜肴的配料。它带有一股松香的味道,吃过后满嘴留香,是潮汕地区过去常见的杂咸,也是白粥的绝配之一。
汕头潮菜大师林自然的餐厅有个招牌菜“老菜脯肉饼”,用陈年萝卜干和猪肉剁碎调粉蒸熟,奇香但略带酸味。林自然后来尝试过冬菜肉饼、咸蛋黄肉饼,皆不如意。我自己在家突发奇想,尝试用榄角代替陈年萝卜,果然甘香不输“老菜脯肉饼”,于是我给自己的创新菜起名“好吃榄做”。
乌榄树属于橄榄科植物,它有另一个名称,叫做“木威子”。《本草拾遗》说木威子“味酸,平,无毒。去心中恶水,水气。生岭南山谷,树叶似楝子,如橄榄而坚,实亦似枣也。” 早在公元十二世纪,南宋周去非在《岭南代答》中有如下的记载:“乌榄如橄榄,青黑色,肉烂而甘,亦可作蔬茹,核差长,其中仁味松美,荐酒泛茶皆珍,相馈遗者独以核致远,微暴干,椎取仁。”
乌榄现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省。广东大部分地区都有乌榄出产,尤以博罗一带产量最多,是当地很重要的一种经济作物。 作为岭南特色杂咸之一,腌制好的乌榄,广府人一般称“榄豉”,也叫“榄角”。过去潮汕人家都自制乌榄,可储存较长时间,与咸菜、菜脯同为早餐最常见杂咸。
下图为粤东难得上百年的乌榄树。
如今因为与青橄榄相比经济价值不高,而乌榄树挂果的种植年限又特别长,近些年乌榄树反而少了,变得不那么常见了。世间的东西总是这样。但它很普遍的时候,大家不觉得它存在的价值意义,那么它就会日渐减少,当减少到”物以稀为贵”的时候,反过来人们又会觉得它很珍贵,又会怀念它,这就是一种客观的规律。
乌榄有几个品种,车酸榄、油榄、土榄。车酸榄较长,油榄比车酸榄略短,土榄鼓圆,核大肉少。其中以车酸榄最佳。它的核修长漂亮,最受孩子们喜欢。以前榄核是孩子的玩物,有不少游戏可开展,赢了便能一饱口福,一把锤子一把榄核,一片片玛瑙似的核仁,那是童年怎样的满足和幸福。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51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