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熊肉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高纬度地区是一种传统,不仅是俄罗斯,我国东北、中亚、北欧、日本、加拿大、美国、因纽特人都有吃熊肉的习俗,因为高纬度高寒地区气候严寒恶劣,任何能吃的肉类都是非常珍贵的。熊肉罐头几乎成了俄罗斯的一种特产,网上有很多开箱主播都购买熊肉罐头品尝过,都无一例外的认为那东西非常难吃。因为熊不是食草动物,它的肉并不和大多数人的口味。熊肉非常腥膻,而且熊的脂肪很厚,十分油腻,颗粒感十足,一点都不好吃。
而且目前网上能买到的熊肉罐头绝大多数都不是真正的熊肉,因为熊肉实在太少了,远远达不到批量出口的规模,而是用熊油和鹿肉制成的,有的甚至连熊油都没有,鹿肉多是驯鹿和驼鹿,驯鹿可以人工养殖,驼鹿数量非常多,这两种鹿肉比熊更容易获得,所以就用其来充当熊肉,反正一般人也吃不出来。
为什么有吃熊肉的习俗?
前面说了,吃熊肉的习俗并不是俄罗斯独有的,而是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高纬高寒地区普遍存在,包括我国东北的渔猎民族,主要原因在于气候。这些地区气候严寒,冻土广布,不适合耕作,所以只好打猎求生,能捕获的动物只要能吃都不会浪费,熊是一种大型动物,身上能利用的部分非常多,熊皮可以做外套,脂肪可以炼成熊油,肉可以食用。
大型熊类几乎都分布在亚欧和北美的高纬高寒地带,主要是北极熊、棕熊、美洲黑熊、亚洲黑熊四种。俄罗斯的所有国土都在高纬高寒地带,广袤的西伯利亚就生活着无数的渔猎部落,因此俄罗斯人吃熊肉最出名。
俄罗斯有三种熊。北极熊分布在极圈以内,亚洲黑熊分布在黑龙江流域,而棕熊在俄罗斯极圈之外的所有国土上都有分布。
全世界的野生棕熊数量约20万头,而俄罗斯就有12万头,棕熊在俄罗斯是一种常见的野生动物,而且俄罗斯还有人把棕熊当宠物养,不过这种宠物可比小猫小狗危险多了,在俄罗斯每年都有人被棕熊袭击致死,包括饲养的棕熊也会袭人。
网上流传的“熊怕俄罗斯人”的段子看看就行,不能当真。
现在吃熊肉没那么简单了
在近代以前,人类生产水平低,食用野生野生动物是迫不得已,但目前人类的养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养殖就能满足肉类需求,没必要再去吃野生动物,而且这次的教训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熊科动物除了美洲黑熊之外,其余的数量都不多,而且全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动物。在我国,大熊猫、马来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棕熊和亚洲黑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所以禁止销售和食用。
环球网报道:2020年1月17日,南京所属的苏州海关驻邮局办事处就查获了6个熊肉罐头,依照《海关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规定,这批罐头被扣留。
就算在俄罗斯,想吃熊肉也不容易。俄罗斯的棕熊虽然全球最多,但也不能随意猎杀。自1981年起,只有获得俄罗斯联邦狩猎管理机构的特别许可才能狩猎棕熊,并且严禁猎杀棕熊幼崽。在没有狩猎许可证的情况下,售卖熊类及相关制品都是违法的。
早在1957年就颁布了禁止狩猎北极熊的法令,目前只允许少数土著居民猎杀北极熊用于生活所需。
俄罗斯还允许合法狩猎亚洲黑熊,每年允许狩猎75-100只,但估计非法猎杀的平均每年达到了500只。
如此看来,即使在俄罗斯每年能合法猎杀的熊也不多,所以市面上售卖的熊肉罐头多半都是假的。
在以前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捕猎野生动物是为了生存,这无可厚非,但现在人工养殖技术非常成熟,肉食供应非常充足,那些难吃又危险的野味还是不吃为好。
俄罗斯的熊肉罐头里面,真的是熊肉吗?中国是吃货的天堂,在中国市场上有种类繁多的罐头,还有一些比较奇葩的食物。但是在俄罗斯却有一种让你意想不到的罐头,那就是鼎鼎大名的俄罗斯熊肉罐头。
俄罗斯人素有战斗民族之称,因为他们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已经硕大的体型。俄罗斯人体型之所以这么强壮,就是因为他们经常吃一些热量大,脂肪含量高的东西。而熊肉完全满足这两点,但是熊肉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在俄罗斯熊肉算是上等食物,也就是只有皇室才能吃熊肉。
因为熊类的身体素质要比人类的强很多,所以必须有专门的狩猎队才能进行猎杀。而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组成狩猎队,更别提猎杀野熊了。不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武器装备也进行了更大的升级换代,在火枪的威力之下,野熊根本就没有热河反抗的余地。以前专贡皇室的熊肉,现在也被制成的熊肉罐头送进千家万户。
在战争提供了大量的脂肪和能量,不过随着俄罗斯人对灰熊的捕杀,再加上灰熊的幼崽死亡率极高,导致现在灰熊的数量急剧减少。所以灰熊被列为世界珍稀保护动物之一,在俄罗斯是严禁捕杀的。保护政策出现之后,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看见熊肉罐头了。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69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