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书日?
为了使全国性全民阅读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建议:
1.由国务院决定设立“全国读书节”(或“全民阅读节”)。
2.“全国读书节”(或“全民阅读节”)为每年的9月28日。9月28日是孔子的诞辰日。把孔子诞辰日确定为“全国读书节”(或“全民阅读节”),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和特色,又有利于在世界上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同。可由国家汉语教学与推广办公室牵头,组织全球各地孔子学院在每年9月28日举行活动,纪念孔子诞辰并开展读中国书活动。
3.成立全国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在“全国读书节”(或“全民阅读节”)期间向全民公布各类推荐书目。
4.出台相关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支持文化消费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基层图书馆、农家书屋的建设,鼓励群众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中华读书日?
中国没有全民读书日,但是有世界读书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世界读书日设立目的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大学生读书推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开阔视野,拓宽境界。给大家推荐路甬祥:《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李政道、柳怀祖:《科学与艺术》
3、姜伯驹、钱敏平、龚光鲁:《数学走进现代化学和生物》,沈致远:《科学是美丽的》,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徐志伟:《电脑启示录》(上、中、下) 7、林崇德:《学生心理学》
世界读书日是?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由西班牙转交方案给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日”。
读书日的起源?
读书日是国际出版商协会提出的设想,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11月15日确定的国际性活动节日,时间为每年的4月23日。
该节日的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世界全民读书日?
4月23日
世界读书日的由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1616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由西班牙转交方案给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日”。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
2021年4月13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迎接“4·23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百年华章 以声献礼”活动正式开启
国家读书日介绍?
我们国家有读书日,每年4月23日也就是世界图书日。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建议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灵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1616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全国读书日主题?
(一)、2021年全国读书日主题是:“阅百年历程,传精神力量”。它包括:
1.“光辉历程”红色文献阅读。
2.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专题阅读。
3.中国精神在当代中国的体现。
4.中国英雄人物阅读。
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现状的相关阅读。
(二)、近几年世界读书日中国读书日的主题:
书香中国,全面小康–2020
“世界读书日·你读我听”–2019
世界读书日思想?
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
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共建“美丽牡客”
在“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
我段团委与哈牡高铁车队共同组织开展了
“世界读书日”系列主题活动
活动以进一步弘扬
热爱读书、崇尚学习的优良传统
紧跟时代步伐,鼓励广大职工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在全段上下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世界读书日
活动中,车队副队长刘冉为大家系统阐述了“世界读书日”的由来及意义,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号召“每天少看一小时手机,多看一小时书”,进一步增长知识,提高涵养,体验阅读的快乐,带动和影响家人共建美好新生活。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一首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散文《白杨礼赞》将“传承经典•追梦书香”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徐徐拉开。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致加西亚的信》、《请尊重每一个平凡人的努力》、《成功没有偶然,也没有理所当然》等多篇精选文章接连上演,大家听得如痴如醉,现场掌声一片。
该车队哈牡高铁33组列车长王晓雨现场为大家阅读臧克家的著名散文《伟大与渺小》,将分享会的气氛推向高潮。
世界读书日
“‘4.23’是世界读书日
这一天,请捧起心爱的书
在温馨的环境里享受阅读的快乐”
在依依不舍中活动结束了
但大家依然沉浸在书香的世界里
久久不愿离去
读书日是那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142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