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风湿免疫科乔方医生,原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医生。我来回答。
有过用药经历的朋友都知道,非布司他在痛风各类药物里最贵,当然医生、病友们也对其效果众口称赞。可就是这样一个医生患者都说好的药(不考虑价格),但你买来一吃,却不痛变痛、轻微痛变剧痛,这到底是为何?
乔医生告诉你,这多半是发生了“溶晶痛”,专业上也称之为“转移性痛风”。
转移性痛风一般发生在痛风患者、中度和重度高尿酸血症患者、巨大痛风性结节肿的患者,典型的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特别是首次发作常在足部第一跖趾关节,但是,转移性痛风多发生在非典型部位的大关节,可以累及多个关节,患者症状重、病程持续时间长、治疗更困难。
发生痛风的原因
我相信10个人中有9个人都会举手说:“乔医生,我知道!痛风的原因就是尿酸高!”
那我反问:
- 是不是每一个尿酸高的人,都发生过痛风?
- 尿酸长期超标的同一个人,发作过痛风后也可能长时间不发作,对不对?
- 大多数痛风发作都是在聚餐、酒后,是不是?
所以,尿酸高并非是痛风发作的原因,只能算是痛风发作的前提。(有约1%的极少数痛风患者尿酸水平始终在正常范围,这种特例我们不讨论。)
痛风发作的机制复杂,受影响的因素众多。简单的讲就是,关节腔部位新出现的尿酸盐晶体,触发了体液和细胞炎性介质的连锁反应,进而导致局部急性滑膜炎及全身反应。
关节腔新出现的尿酸盐晶体,来源有种方式:
- 尿酸水平在超标范围内急剧升高,过多的尿酸盐析出、沉积于关节内、关节周围、皮下、肾脏等组织。这种情况,常见于聚餐、喝酒后尿酸急剧升高,比较常见。
- 尿酸水平急剧降低,导致原本沉积于关节腔的尿酸盐晶体溶解,在这个溶解的过程中,关节腔出现新的尿酸盐结晶。常见于降尿酸治疗开始的时候。
针刀镜下,关节腔沉积的尿酸盐
发生转移性痛风的原因
急性外伤、手术、失血、感染、脱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功能衰竭、肾衰竭、呼吸衰竭、乳酸中毒等多种疾病可以引发转移性痛风。药物是引起转移性痛风最多见的原因,包括:升高血尿酸浓度的药物、突然大剂量应用降尿酸药物、药物治疗期间突然停药。临床上常用的有利尿剂、造影剂、抗痛风药、静脉肝素、环孢素等,联合用药可能增加转移性痛风的发生。
此患者描述的服用非布司他后出现全身多处关节痛的情况,属于最常见的一种——降尿酸药物的突然大剂量起始和停药可以诱发转移性痛风。如果血尿酸浓度很高的痛风患者,不恰当的降尿酸治疗,突然打破了体内原有的尿酸转运规律,机体不能适应快速下降的血尿酸,就会造成以下结果:
- 尿酸池中的尿酸由于浓度的梯度差流向血液;
- 降尿酸药物有溶解尿酸盐结晶的作用,原有尿酸盐结晶溶解后重新吸收入血,血尿酸被再次升高;
- 痛风石或痛风性结节肿,实际上是“尿酸库”,大量尿酸盐不断补充血尿酸。
血尿酸在紊乱的内环境中重新分布,大量的尿酸盐在转运途中遇到适宜的条件即可析出结晶,异位沉积引起转移性痛风。降尿酸药物的作用越强、剂量越大或者联合应用降尿酸药,血尿酸下降越快,诱发转移性痛风的概率越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降尿酸治疗是抗痛风治疗的重要基础,只有将血尿酸长期控制在正常水平,才可以预防痛风发作,不能因为惧怕转移性痛风而拒绝降尿酸治疗,只要警惕转移性痛风的诱发因素,转移性痛风是可以避免的。
如何避免转移性痛风?
预防转移性痛风与预防所有类型痛风一样,首先要控制高尿酸血症。特殊的是,不恰当的降尿酸治疗可以引起转移性痛风,因此,提高对转移性痛风的警惕性,掌握降尿酸药物治疗的适应证、药物剂量、用药时机、与其他影响血尿酸药物的配伍等非常必要。
- 痛风急性期,首要的是有效止痛,迅速制止炎症反应,症状缓解1~2周后再用降尿酸药物。
- 重度或中度以上的高尿酸血症,开始降尿酸治疗时,需要小剂量使用降尿酸药物,此类患者使用小剂量别嘌醇相对安全,辅助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有助于预防转移性痛风发作。
- 痛风性结节肿或痛风石的患者,把握外科手术时机,可以有效减少体内尿酸负荷。
- 如果用降尿酸药物,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治疗期间不要随意停药,不建议促进尿酸排泄药和抑制尿酸生成的药联合应用。
- 避免诱因、低嘌呤饮食、戒酒等非药物治疗同样很重要。
总结
许多痛风或者高尿酸血症患者朋友,认为降尿酸治疗十分简单,就是每天按时服用降尿酸的药物即可,殊不知用药也是有许多讲究的。自行用药,不仅容易发生转移性痛风,还可能出现用药肝肾副反应等严重后果。所以,希望患者朋友们还是能够坚持门诊就诊、复诊,定期复查、检测身体各项指标,多观察、记录自己身体的反应,及时与你的医师沟通、调整用药,才能正确、安全、有效地治疗痛风。
整理发布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如果您有不同的观点,也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也可以转给您身边需要的朋友;谢谢!
典型的溶晶反应,闰月大夫已经科普过很多次了,希望头条所有的痛风病友都能关注@黄闰月教授谈风湿 ,了解痛风,规范治疗。
门诊不少痛风病友说:我痛了就吃非布司他,结果更痛,这个药不行啊!
或者:医生,你的方子不行啊,我苯溴马隆都吃了,怎么原来不痛,现在都痛了呢?
解释:
血尿酸的排出,主要是通过尿液(2/3),尿液的生成是血液经过肾脏的一个排泄废物的过程。
当吃降尿酸药时,关节腔的尿酸盐结晶就会因为关节腔与周围血管的尿酸浓度差出现溶解现象,在溶解过程中就会刺激关节腔的周围组织如滑膜,表现为痛风的急性“小发作”。所以,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也是一种好现象。
针对第一个问题,这些风友痛了才吃非布司他,不痛不吃,这是把降尿酸药当成了止痛药来用,是极其错误和不规范的做法。
风友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要合理搭配闰月大夫的中药保健方,护肾祛浊哦?
#科普一下# #闰月教授风湿答疑#
@微头条 @健康真相官 @头条健康 @头条养生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