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虎杖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过它的名字,以前在农村烧柴去火,一不小心免不了烫伤,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为了解决皮肤烧伤的问题,很多民间中医给病使用中草药治病救人,解除病人痛苦,在治疗皮肤烫伤的中草药中,就含有虎杖这味中药,将虎杖捣碎后外敷皮肤创面,可以起到治疗烧伤的作用,但是在临床上,我们更多地是使用虎杖治疗肝炎等肝病问题。
虎杖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上坡、灌木丛、大山深谷、田边湿地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很多人以为它是野草灌木,其实是一味不可多得好药材。
中药虎杖来自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和根。其药名首载于《名医别录》。
【归经】肝、胆、肺经。
【性味】微苦;酸;药性微寒。
【中药药性】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
【临床主治】主产后恶露不下;症瘕积聚;跌扑损伤;风湿痹痛;湿热黄疸;妇女经闭;痛经;淋浊带下;疮疡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
《岭南采药录》:治蛇伤,脓疱疮,止损伤痛;虎杖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之功效,在《岭南采药录》中,虎杖能够治疗皮肤感染性疾病和跌打损伤,还能治疗毒蛇咬伤。《滇南本草》认为虎杖:攻诸肿毒,止咽喉疼痛,利小便,走经络。治五淋白浊,痔漏,疮痈,妇人赤白带下;《药性论》: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
1.利湿退黄:虎杖药性苦寒,清热利湿通利小便,能够使湿热从小便泻出。治疗湿热黄疸时常配伍茵陈、柴胡、香附、大腹皮等药物治疗。膀胱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时,常配伍成车前子、木通、萹蓄、滑石等药物,共奏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之功。
2.清热解毒:虎杖药性苦寒,且具清热解毒之功效,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等疾病,治疗外科感染之痈肿疮毒时,常常配伍黄连、黄柏、大黄等药物配伍。此外我上面提到,还能治疗皮肤烫伤,常常与黄柏、黄芩、冰片等药物配伍。
3.止痛散瘀:虎杖能入肝经,能治疗瘀血阻滞所致的症瘕、闭经、月经延迟等妇科疾病,常配伍成牛膝、当归、桃仁、三棱、莪术等药物配伍。
在临床中,对于一些胆结石病人不想手术治疗,想通过药物保守治疗排出胆结石,我在排胆结石方剂上常常加入虎杖,其排石药力有显著提高。
虎杖排胆结石一例:
李某,男,34岁,一日突发胆绞痛,患者到到当地卫生院予以6542解痉止痛治疗,医生建议他手术治疗,患者因害怕全麻,而不愿手术,听朋友介绍找到我看病诊疗。李某爱睡懒觉,常常上班不吃早餐;晚上喜欢和朋友吃烧烤、夜宵,这是他诱发胆结石的原因。我查其脉象滑数,舌苔黄腻,结合临床症状,考虑肝胆湿热之相,予以大柴胡汤合利胆排石汤加减,取其清肝邪热,利胆排石之法,拟方如下:
柴胡、黄芩、白芍、灸甘草、枳实、虎杖、郁金、鸡内金、金钱草
共3付 水煎服 日1剂 分两次温服
李某服用第一剂后疼痛大减,大便变得稀溏。第三付中药服用后排除胆囊结石1颗,复查腹部B超提示胆囊未见结石。在此方中,我个人比较中意的是运用虎杖和郁金,这两味药对于胆结石有着很好的排石功效,虎杖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之功用,郁金能活血止痛,疏肝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可以看到的是,两者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之功用,两者相须为伍,对于胆结石排出有着很好的功效。
常见的药物功效鉴别:
虎杖与蛰虫:二者性皆寒,如有肝经,都有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都可以用来治疗症瘕积聚闭经等妇科疾病,但二者功效及临床运用有一定的区别。而虎杖尤其长于清热利湿退黄,多用于治疗黄疸、淋证,而蛰虫善于续筋接骨,多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或者骨折等疾病。
本人中西结合男科研究生,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目前在三甲医院工作,关注@中西结合男科廖医生,了解更多男性健康知识,学习中医养生,请各位大佬关注我!点赞+收藏+转发,让更多人受益?
感谢悟空邀请
【药性】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功用主治】活血祛瘀,利湿退黄,清热解毒。主治妇女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下,癥疲积聚,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跌扑损伤,疮疡肿毒,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或人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浓汁湿敷;或熬膏涂擦。
【宜忌】《药性论》:“有孕人勿服。”
【临床报道】
1.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2.治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慢性活动性肝炎
3.治疗新生儿黄疸
4.治疗烧伤
5.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6.治疗高脂血症
7.治疗关节炎
8.治疗银屑病
9.治疗真菌性阴道炎
10.治疗放射性皮炎
屠医生 中医副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胃肠病、肿瘤等消化系统疾病领域,欢迎大家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22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