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是一种常见的补气类中草药,其药性和缓,调和诸药,在许多处方中都有他坐镇,有“众药之王”之称。甘草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李时珍称其 “调和众药有功 ,故有国老之号 。”,在古代经典方中少有不用者。
药典中甘草功效的记载
其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作用。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多痰,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相关著述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生之则寒。炙之则温。生则分身梢而泻火。炙则健脾胃而和中。解百毒而有效,协诸药而无争,以其甘能缓急,故有国老之称。
- 《神农本草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 《本草经集注》: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 ,解毒。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久服轻身,延年。
临床应用
1.用于脾胃虚弱及气血不足等症。
2.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等症。
3.用于咳嗽气喘等症。
4.用于腹中挛急作痛。
5.有解药毒作用。
6.缓和药性,减低或缓和药物烈性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有很好的抗心律失常(强心)、抗炎、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等作用。
甘草在方剂中即可为君,又可为佐使。
不仅有很好的药物疗效,而且能缓和药性、调和诸药。在方剂中既可作主药发挥药效,又可作辅助(调和药性)、矫味(甘草味甜)之用。这也是甘草在方剂中医用广泛的主要原因,素有“没有甘草不成方”的说法。
使用注意:
- 甘草味甘,能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湿盛而胸腹胀满及呕吐者忌服。
- 大反戟、芫花、甘遂、海藻。
- 长时间服用较大剂量甘草易引起浮肿。
- 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心脏病、孕妇谨慎使用。
- 补中散表炙用,泻火解毒生用。中心黑者有毒,勿用。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33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