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军粮,嗯嗯, 其实它的学名就是火棘,冬日里的少有的能观叶又观果的一种植物。诺,就是下图这货,漂亮不?
它是蔷薇科,常绿灌木,是一种可药可食可观赏的多用途花果植物,据说它以果实、根、叶入药,性平,味甘、酸,叶能清热解毒,外敷治疮疡肿毒,难道它救军粮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吗?也不知道是哪位大神给起的救军粮这个别称。
它树形优美,很耐修剪,它夏有繁花,秋有红果,果实存留枝头甚至会到来年春季,它以各式造型可以孤植在公园,也可丛植在路边用作绿篱,它的红果是白雪皑皑下最美的那一抹红。
它还具有良好的滤尘效果,对二氧化硫有很强吸收和抵抗能力。看看,它是一位多么尽职尽责的好火棘(伙计)。
它喜强光,耐贫瘠,抗干旱,耐寒 ,在青岛地区可以安全过冬,那年极寒天气温度有零下20℃,它还是依然美丽楚楚动人,来年依然美丽如故。
在我们公园里的角角落落里种植着不少的火棘,它红彤彤的火棘果在寒冷的冬天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每年大雪纷飞后,总要拍下白雪覆盖的红果发朋友圈,很多朋友点赞留言称赞这红白相撞的视觉盛宴!
据资料记载:火棘果实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各种饮料,看到这里,有没有想去公园采摘一枝尝尝这货是个啥子味道?嗯嗯,明天就干!我先替大家尝一下再来汇报!
火棘根可入药,其性味苦涩,具有止泻、散瘀、消食等功效,果实、叶、茎皮也具类似药效。火棘树叶可制茶,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收敛止泻的作用。
火棘耐贫瘠,生命力极强,据说生长的海拔范围在250~2500米都有分布,火棘还是治理山区石漠化的良好植物。
它叫救军粮的典故发生在三国时期,第一个典故据说是和曹操相关,曹操用计“望梅止渴”后,将士们还是饥渴难耐,正好遇到一片火棘林带,士兵们摘食后感觉味道不错,于是全军推广用此充饥,救了整个军队,所以称之为“救军粮”。
第二个典故是和诸葛亮有关,在和孟获周旋的时候,路过无量山时,在崇山峻岭中徘徊不出,致使军粮耗尽,将士们饥渴难耐,在当地人指点下,以山上红果充饥几日,然后军粮运倒,军威大振,才发生了七擒孟获的故事。然后诸葛亮就给这小红果起名为“救军粮”。
至于故事哪个真哪个假,谁在乎呢?反正这些传说都有鼻子有眼的,我们只要知道它叫救军粮就行了,对吧?
我是爱多肉的雨中白鹤,如果喜欢我的养护知识,那么请关注我,如果想问一些有关于养花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探讨。祝天下盗文者尿频尿急尿不尽,肾虚尿糖脂肪肝。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47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