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醇磷脂代谢的生物学作用(肌醇磷酸酯改善肌肉疲劳)

1.它是什么?

关于肌醇-O-磷酸酯(COP)在运动补剂中的作用与效果

Creatinol-O-Phosphate,科学上称为 N-甲基-N-(β-羟乙基)胍 o-磷酸盐,是肌酸的合成类似物。

关于肌醇-O-磷酸酯(COP)在运动补剂中的作用与效果

它经常被误认为是肌酸的替代品,但它应该被视为一种完全独立的化合物,因为它提供与肌酸完全不同的效果。Creatinol-O-Phosphate 最初的申报立项是因为它具有作为心脏保护药物的作用,同时也用于治疗心律不齐。由于其延长无氧糖酵解的能力,它在人体健康和健身补剂中作为一种增强运动效果的补剂越来越受欢迎。

2.它有什么作用?

关于肌醇-O-磷酸酯(COP)在运动补剂中的作用与效果

肌醇-O-磷酸酯作为细胞内缓冲液,可防止在无氧糖酵解期间工作肌肉内的酸度升高(pH 值下降)。无氧糖酵解定义了在氧气供应有限时(例如在运动期间)葡萄糖转化为乳酸的过程。它对于在乳酸存在下持续 10 秒到 2 分钟的运动的短期能量产生很有用。

关于肌醇-O-磷酸酯(COP)在运动补剂中的作用与效果

当我们训练时,需要氧气来分解葡萄糖以获取能量。当氧气不足时,会产生一种叫做乳酸的物质,它也可以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转化为能量。然而,乳酸的积累可能超过其转化和用于能量的速度,并导致肌肉酸度水平飙升,以保护肌肉免受此类代谢副产物(如氢离子乳酸)造成的损害。乳酸会导致在收缩的肌肉感受到灼烧感、痉挛和肌肉疲劳,并且乳酸是肌肉力竭的主要催化剂。

通过缓冲这种肌肉酸度的上升,Creatinol-O-Phosphate 允许肌肉收缩在氢离子和乳酸的存在下继续,否则会导致肌肉力竭。因此,可以募集和刺激更多的肌肉纤维,尤其是那些具有最高增长潜力且通常需要最长招募时间的肌肉纤维。

关于肌醇-O-磷酸酯(COP)在运动补剂中的作用与效果

由于这种肌肉力竭延迟作用,Creatinol-O-Phosphate通常与 Beta-Alanine(β-丙氨酸 )结合使用,为延迟肌肉力衰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3.什么时候服用,服用多少?

关于肌醇-O-磷酸酯(COP)在运动补剂中的作用与效果

要利用肌酸-O-磷酸酯的性能增强优势,最好在运动前大约 15-30 分钟服用。

关于肌醇-O-磷酸酯(COP)在运动补剂中的作用与效果

为保证充分吸收,应配合高升糖的碳水化合物和一些快速消化的蛋白质,以确保其能进入并饱和肌肉细胞。报告表明 2-3 克是最有效的。

4.多长时间起效?

关于肌醇-O-磷酸酯(COP)在运动补剂中的作用与效果

Creatinol-O-Phosphate 一被吸收就会发挥作用,并可以进入肌肉细胞,因此必须通过与一些碳水化合物或快速消化的蛋白质一起来最大限度地吸收它。

关于肌醇-O-磷酸酯(COP)在运动补剂中的作用与效果

在您服用一段时间后(4-5周),您会注意到肌肉耐力的增加和训练时肌肉内烧灼感的减少。

参考文献:

1. Speth, John D & Spielmann, Katherine. (1983). Energy Source, Protein Metabolism, and Hunter-Gatherer Subsistence Strategies.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Archaeology. 2. 1-31.

2. Olsen N.(2018), What Is Protein Poisoning?, The request could not be satisfied, Last viewed: November 20, 2020[4] Noli D, Avery G (1988) Protein poisoning and coastal subsistenc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15: 395–401

3. Maersk M., Belza A., Stødkilde-Jorgensen H., Ringgaard S., Chabanova E., Thomsen H., Pedersen S. B., Astrup A., and Richelsen B. (2012) Sucrose-sweetened beverages increase fat storage in the liver, muscle, and visceral fat depot: a 6-mo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study. Am. J. Clin. Nutr. 95, 283–289

4. Ackerman Z., Oron-Herman M., Grozovski M., Rosenthal T., Pappo O., Link G., and Sela B. A. (2005) Fructose-induced fatty liver disease: hepatic effects of blood pressure and plasma triglyceride reduction. Hypertension 45,1012–1018 10.1161/01.HYP.

5. Ishimoto T., Lanaspa M. A., Le M. T., Garcia G. E., Diggle C. P., Maclean P. S., Jackman M. R., Asipu A., Roncal-Jimenez C. A., Kosugi T., Rivard C. J., Maruyama S., Rodriguez-Iturbe B., Sánchez-Lozada L. G., Bonthron D.T., et al. (2012) Opposing effects of fructokinase C and A isoforms on fructose-induced metabolic syndrome in mi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9, 4320–4325.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47136.html

(0)
上一篇 2023-03-01 11:12
下一篇 2023-03-01 11:1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