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药性与科学饮用的关系(水的药性)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主任中药师 吴文博

水与我们每一个人密切相连,水在本草文献中是以药物的身份出现的,如《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水因中所含物质的不同,而种类甚多、药性多样。一般说来,水属阴,性凉味淡。不知为什么,如今喝水竟成了关注的话题。现将饮水相关话题,探讨如下:

每人每天必须饮用适量的水

中医认为:水是维护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物质。饮(水)食物中的“水”进入人体后经脾的运化,肺的通调水道,肾的主水,膀胱的气化等脏腑的代谢,化为水谷精微,润滑脏器或营养全身。当体内缺水时,从中医的证候来说,表现为阴虚证(如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目干涩、口干、便干、心悸、烦躁、腰膝酸软等),可以是肾阴虚、也可以肺阴虚、胃阴虚、肝阴虚、心阴虚,偶尔还有脾阴虚等。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三宝,精亏、气虚、神怯是疾病与衰老的表现。人体缺水时则“精”无以充,必然导致衰老或疾病。养生者必重视养“精”,养“精”一定会适时适量地补充阴液,即水。

西医认为: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的70%是由水分构成的。因为水的存在,营养输送、食物消化、体温调节、废物排泄、体液循环等人体生命过程才得以顺利进行。人一旦脱水,就会造成便秘、皮肤干燥、疲劳、饥饿、头痛、头昏眼花、肺部、尿路感染、关节僵硬等各种病症。为保证正常的生理代谢,一个人每天必须饮用适量的水。

一天需喝多少水?

中医认为,饮水的多少与人的体质相关:平和质的人阴阳基本平衡,饮水量宜适中。阴虚质的人容易夜间盗汗,体内阴液不足,也容易生内热,故饮水量宜多,宜饮偏凉的水,以养阴清热。阳虚质的人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温化水液,饮水量宜少,宜饮温水,以温化水液。气虚质与阳虚质的人有所相同,气虚质的人常白天自汗,动则尤甚,饮水量宜适中,宜多次少饮,避免冷饮,因冷饮可损伤脾胃。瘀血质的人血液粘滞,易生血瘀证,出现疼痛性疾病,从美容的角度看也最容易出现皮肤粗糙,此类人的饮水量宜大,温水较好。痰湿质的人体内水液的代谢异常,表现为口渴,但饮水量不宜多,少量多次饮温水较好。湿热质的人,体内湿邪不化,加之热蒸,体内常缺水,但不欲饮,宜多次少量饮水,空腹饮水较好。气郁质的人常有肝气郁结,空腹饮水体津液流通,有助于疏肝理气。特禀质的人根据缺水的程度适量补水较好。

西医研究表明,人体每天从尿液、粪便、流汗或皮肤蒸发、呼吸等流失的水分共约是2500ml,也就是说,为了才实现进出平衡,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2500ml左右的水分。那么,这2500ml水分一定都由喝水来获得吗? 其实,我们每天吃的各种食物内含很多水分。例如,大部分蔬菜、水果90%以上是水,而像鸡蛋、鱼类中也有大约75%的水分。粗略估计,我们吃一餐饭,至少可以由食物或汤里摄取到300~400ml的水。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摄取的1000~1200ml水分,体内代谢生成水400ml,我们每天只要再喝900ml开水就可以了。

由于人体每天代谢产生的废物需要500ml以上水溶解并排除。因此,喝水的总原则是:一天不能少于500ml。 如果饮水过少,体内水代谢将失去平衡,使细胞处于失水状态,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血液黏度升高,不利于废料和毒害物的排泄。若长期过多饮水,则会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冲淡血液,使全身细胞的氧交换受到影响。也极容易使体内电解质失去平衡,钠、钾离子大量流失、水溶性维生素如B族及C更容易流失。专家认为饮水最多不要超过3000ml。

如果正常人喝太多水对健康不会有太大影响,只是可能造成排尿量增多,引起生活上的不便。但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喝水量的多少必须特别注意,比如浮肿病人、心脏功能衰竭病人、肾功能衰竭病人都不宜喝水过多,因为喝水太多会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容易导致病情加剧。而对于中暑、膀胱炎、便秘和皮肤干燥等疾病患者,多喝水则可对缓解病情起到一定效果。

总之,水的需求量必须视每个人所处环境、温度、湿度、运动量、身体健康情况及食物摄取量等而定,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值。

喝什么样的水?

中医补水主张喝汤,不主张喝淡水,淡水副作用就是利尿,淡水穿肠子过,体液无处留。如饭前喝汤(不是喝水)。 一些国外医学家发现,软水地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比硬水地区高10~15%。因此,饮用有一定硬度并含有一定量的溶解性固体的PH值偏碱性的井水或自来水,对人体健康有益。不过,水质太硬也不可取。科学研究表明,饮用水的硬度一般在50~200毫克/升(以碳酸钙计)为宜,最理想的硬度大约是170毫克/升。目前,蒸馏水、太空水、离子水、电解水、富氧水、纯净水、矿泉水等水品泛滥,喝什么样的水大家要慎重选择。

特别强调,在喝水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注意水的温度、次数、速度与时间。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一般不主张喝冰冻的水,中医认为脾胃正常运转需要阳气,喝冰冻的水会伤阳气,当本身体质虚寒,会影响消化吸收,更不能在饭前或饭后喝冷饮。若非得喝凉水,千万别大口大口猛灌,而是小口小口(的将水暖化)少量喝。

水的药性与科学饮用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73077.html

(0)
上一篇 2023-05-17 12:55
下一篇 2023-05-17 13: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