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寒意渐进,也到了吃山楂的好时节。
山楂的吃法很多,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冰糖葫芦了,将山楂用竹签串成串后裹上冰糖稀,遇冷迅速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仔细一想还有山楂糕、山楂卷、果丹皮等一大堆山楂制品,小小一粒红果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不仅酸甜可口味道好,也是药食同源的好食材,无愧“入冬第一果”的美称!
中医认为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有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淤,化痰行气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肉食滞积、症瘕积聚、淤阻腹痛等症。
山楂按中药制法又分为生、炒、焦、炭四种,不同制法的山楂功效也不相同。一般生山楂(山楂干)、炒山楂用于减肥,因其有降脂瘦身的作用,还能活血化瘀;而熟山楂和焦山楂能增强消化功能,多用于消肉食积滞;炮制后的山楂炭多用于治疗痢疾和肠炎。
健胃消食
山楂能健胃消食,这是因为山楂中的多种有机酸,在进入人体后会刺激胃黏膜分泌黏液,从而使胃中的酸性增加,增强蛋白酶的活性,而且山楂中还含有脂肪酶,因此吃山楂可以有效增强身体对于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减小胃部负担。另外山楂对痉挛状态下或者松弛状态下的胃平滑肌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有效调节胃部平滑肌的情况,使其处于最舒适的状态,增强胃部功能。
护心活血
研究发现山楂中含有的黄酮类和三萜类具有调节心肌和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因此山楂也被称为“心血管病的良药”,此外山楂还能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以及心排血量,同时还能降低心肌工作过程中的耗氧量,提高身体对氧的利用率,经常服用山楂水能够非常有效的降低身体中的甘油三酯以及血清胆固醇的含量,这样身体患有动脉硬化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的降低。
润肠排便
我国古代就有用山楂做果酱的传统,这与山楂中有较多的果胶有关,研究表明山楂中的果胶含量大约是苹果的3倍,故山楂又有“果胶之王”的称号。果胶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代谢吸收,但是它可以促进肠壁蠕动,并吸附肠道中的有害物质随粪便排出,有利于防治便秘,同时对降血脂、预防结肠癌有一定作用。
抗氧延寿
山楂中所含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都具有强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且山楂富含多种有机酸能保持内含的维生素C即使在加热的情况下也不致被破坏,也就是说相同剂量下人体从山楂中获得的维C是最多的,此外山楂中的有效成分还能加强红细胞的活性,间接增强身体自身抗氧化的能力。
强体防癌
山楂中含有的牡荆素和黄酮类物质是防癌抗肿瘤的天然药物。鉴于癌症的形成是身体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胺以及黄曲霉毒素,实验研究表明,山楂提取物不仅能阻断亚硝胺的合成,还可抑制黄曲霉素的致癌作用,因此山楂常用于消化道癌症的高危人群的预防饮食中。温馨提示
➤ 不宜空腹食用:山楂中含有大量鞣酸、有机酸和果胶,如果长期空腹大量吃山楂,这些成分在胃酸的作用下就会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可能导致胃柿石,引起胃痛。
➤ 吃完应立即漱口:山楂中含有大量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不利于口腔健康。儿童正处于牙齿更替时期,长时间贪食山楂对于牙齿生长不利。家长要注意孩子在食用山楂后及时漱口。
➤ 胃病患者慎吃山楂:山楂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因而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胃部疾病的人,应少吃或不吃山楂。
➤ 脾虚不宜吃山楂:中医认为山楂“只消不补”,属于耗气的食物。脾胃较虚弱的人一般都气虚,如果再经常食用山楂,可能会出现胃痛、食欲减退等情况,进而加重脾虚症状。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7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