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丹参的介绍,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丹参双子叶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根肥厚,外朱红色,内白色,肉质,叶常为奇数羽状复叶,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花萼钟形,带紫色,花冠紫蓝色,花柱远外伸,小坚果黑色,椭圆形,4-8月开花,花后见果。

《本草纲目》丹参的介绍,功效与作用

多年生直立草本;根肥厚,肉质,外面朱红色,内面白色,长5-15厘米,直径4-14毫米,疏生支根。茎直立,高40-80厘米,四稜形,具槽,密被长柔毛,多分枝。

分布于中国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及湖南;日本也有分布。生于山坡、林下草丛或溪谷旁,海拔120-1300米。模式标本采自华北。

根入药,含丹参酮,为强壮性通经剂,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等效用,为妇科要药,主治子宫出血,月经不调,血瘀,腹痛,经痛,经闭,庙痛。对治疗冠心病有良好效果。此外亦治神经性衰弱失眠,关节痛,贫血,乳腺炎,淋巴腺炎,关节炎,疮疖痛肿,丹毒,急慢性肝炎,肾孟肾炎,跌打损伤,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癫癎。外用又可洗漆疮。

《本草纲目》丹参的介绍,功效与作用

时珍曰︰五参五色配五脏。故人参入脾,曰黄参;沙参入肺,曰白参;玄参入肾,曰黑参;牡蒙入肝,曰紫参;丹参入心,曰赤参。其苦参,则右肾命门之药也。古人舍紫参而称苦参,未达此义尔。炳曰︰丹参治风软脚,可逐奔马,故名奔马草。曾用,实有效。

《本草纲目》丹参的介绍,功效与作用

【主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本经》)。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别录》)。渍酒饮,疗风痹足软(弘景)。主中恶及百邪鬼魅,腹痛气作,声音鸣吼,能定精(甄权)。养神定志,通利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排脓止痛,生肌长肉。(大明)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时珍)。

《本草纲目》丹参的介绍,功效与作用

丹参散︰治妇人经脉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产前胎不安,产后恶血不下,兼治冷热落胎下血︰丹参十二两,酒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一日三服。亦可水煮。(《千金方》)

小儿身热,汗出拘急,因中风起。丹参半两,鼠屎(炒)三十枚。为末。每服惊痫发热︰丹参摩膏︰用丹参、雷丸各半两,猪膏二两。同煎七上七下,滤去滓盛之。每妇人乳痈︰丹参、白芷、芍药各二两。咀,以醋腌一夜,猪脂半斤,微火煎成膏,去滓敷之。(孟诜《必效方》)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79366.html

(0)
上一篇 2023-06-06 11:22
下一篇 2023-06-06 11: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