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又名膏剂,是中药的剂型之一,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制剂。广泛地使用于内、外、妇、儿、伤骨、眼耳口鼻等科疾患者及大病后体虚者。它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其中,处方中药物尽可能选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操作严格,只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上品。
膏方具有补虚和治病两大特点。中医认为,膏方有良好的滋补功效,可调补人的精、气、神,增强体力,提高工作效率,抗衰老,延年益寿,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人体在冬季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强,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此时适当补养,可调解和改善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膏方的服用方法:
1、常规情况下膏方宜在餐前服用,每日1~2次。
2、如餐前服用因空腹而自觉胃肠不适者,可改在餐后30~90min内服用。
3、对于主要用于补心脾、安心神的膏方,宜在睡前15~30min服用。
4、可选取以下两种服用方法
(1)冲服:取一汤匙(约10~20g)膏方置于杯(碗)中,冲入90℃左右的开水,调匀溶解后服用。少数有特殊需要者,也可按医嘱用温热的黄酒冲服。
(2)含服:将膏滋含在口中慢慢溶化后,咽下膏汁。
服用膏方后要注意什么?
1、服药时方中有人参忌食萝卜、莱菔子、浓茶等;如遇感冒发热、咳嗽、大便溏薄或胃口不佳时,暂停数日,待病愈后再进服。忌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阻碍脾胃运化,影响膏药吸收。
2、若冲服时有微量沉淀(为药粉),请搅匀再服。
3、所用汤匙应洗净,烘干,避免生水进入盛药容器;每次开盖的时间要短,避免污染;为防止霉变应放入冰箱内贮存。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汪锦飘提供)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中医科窦丹波主任医师介绍:
膏方,传统上叫冬令膏方,因为中医讲冬藏精气,是从现在角度解释,秋冬季节是人体消化功能比较发达的时候,对于药物或者食物的吸收比春夏要好一些,所以冬令进行进补。传统上是冬至之前开始进补,一料膏方一般而言要服4到6周,如果从冬至开始算,要吃到立春左右,这是比较固定的,这是所谓的冬令进补。个别的患者每年都要吃两料膏方,服用时间可能要提前到11月份。
关于膏方的服法,大部分患者比较适合每天清晨空腹服一汤匙,或早晚空腹各服一汤匙,用开水调服即可,这样利于这种吸收。一般而言,拿到膏方之后,可以从小剂量服起,最开始一至两周,每天吃一次即可。
服用膏方期间饮食禁忌实际上主要还是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总体上而言,由于考虑到药物的吸收,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第二,膏方建议就用开水和温开水冲服,不能用饮料茶水等等代替。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80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