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款品质好的寿眉?”这个话题其实就是如何做出一款品质好的白茶,而品质好的白茶就是除了山场好,海拔高,干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指标。
干度是考量一款白茶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可是却有许多茶友不知怎样准确判断白茶干度,也因此而买到一份品质不好的茶。
《1》
干度达标,将有利于储存中的白茶进行陈化。
先做个与白茶相关的知识补充,在最新的白茶国标中,关于干度的标准已经被从原先的7%提升到了8.5%。
可能有些茶友会认为只不过是1.5%而已,但这却说明了原本十斤干茶中就会多出1.5斤的水分。
不过,对于茶农而言这却是降低了白茶的制作门槛,好在这个干度依旧是极高的。
故此,茶友们需要注意,只有白茶的干度达到国家的标准,才能算是合格的茶叶,才能进行长期的储存。
干度越低的白茶,虽然陈化的速度较慢,但是其储存之后陈化的效果却是最好的。
而白茶之所以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其最主要的就是依靠着达标或是更低得干度,才能储存如此之久。
那么,若是白茶的干度没有达标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2》
白茶干度不达标,其后果必然是变质。
白茶的干度是否达标源于两个方面:
其一,在制茶时茶叶本就没有达到国家达标。
若是有吃过梅干菜的茶友们对其应该是有印象的,那是将新鲜的青菜放在坛子中腌制而成。
虽说没有什么营养,但是其口感还是不错,那种酸酸的味道,会让人回味很久呢!
然而,干度不达标的白茶在经过了长期的存储之后,就有可能会出现一种类似于梅子香的酸味。
可是,对于白茶而言,在干度达标的情况之下,在经过存储之后是不可能出现酸味的。
其二,在存储白茶时由于环境过于潮湿所致。
对于白茶的存放而言,环境是会对其陈化产生直接的影响,若是在存储的过程中受潮。
那么,其气味中还就可能会出现一股酵味、酸味甚至是霉味。
这说明白茶的含水率已经超过了国标,所以才难逃发霉的命运,也就产生了一股霉气。
这不仅说明其命运已经走到尽头了,还代表着它含有大量的毒素,是不能饮用的。
因此,茶友们在购买或是存储白茶时,发现中有不属于它的气味,那么这茶就可能已经变质了。
《3》
掌握泡判断白茶的干度,更好的储存茶叶。
想要判断出白茶的干度是否达标,最佳的方式就是使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测试。
不过,这种仪器多是制茶师会使用的,而茶友们其实可以直接通过感官进行判断。
首先,干度达标的茶叶是非常易碎的,所以有些茶友在茶叶见底时会发现,在茶叶的包装袋或是罐子下有许多的碎屑。
这是茶叶干度达标所致,其次便是茶友们在购茶时,可以用手去感觉茶叶的干度。
若是干度合格的白茶,那么在抓取茶叶时就会听到叶片之间摩擦时所发出的“沙沙”声。
同时,还可以用手轻轻的揉捻叶片和茶梗。
如果在不用多大的力气下,就能轻易的将其弄碎或是折断,那么说明这茶的干度是合格的。
而对于银针而言,可以试着将其掐断,干度达标的银针是很容易掐断的,若是用力后还很难掐断,那么就表明其干度不够。
并且,干度达标的白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储存后,冲泡出的汤水会显得十分稠滑。
这是由于,茶叶在陈化后,其所含有的黄酮类物质与果胶都会明显的增加,并因水温而析释到了水中。
故而,茶汤会显得醇厚顺滑,若是干度不达标那么茶汤在品鉴时鉴时可能会感到淡、薄,缺少稠度。
因此,茶友们在选购白茶时一定要注意茶叶的干度问题啊!
《4》
影响白茶干度的因素,总的来说有两个,一个是制茶时是否有达标,另一个就储存的环境。
这两个因素中,只要有一个没有达标要求,就会对后期白茶的陈化产生影响。
因此,茶友们在选购白茶时就需要进行准确的判断,并且在存储的过程中中多加注意。
在保证了储存环境干燥的同时,还有顾及到是否有外在因素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天气、空间湿度等等。
一款白茶,是否值得你购买、收藏,其茶叶的干度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对于白茶而言,良好的品质是助力其陈化的重要因素。
茶友们完全就可以选购一款品质好的高山白茶,好料加上达标的干度在经过用心储存后定会有完美的变化。
总之,可千万别因白茶的干度的问题而导致储存的白费,那一切就可能前功尽弃。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80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