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少说,直入问题了,《青州市志》记载:弥河银瓜香甜爽脆,营养丰富,清乾乾隆年间曾为贡品。
火银瓜名字的由来,还要从弥河银瓜故事说起。
传说,古时候在大官营村东头住着一户贫苦人家,家里小孩小名叫“禾儿”。有一次,禾儿她娘生了重病,躺在床上想吃鱼,禾儿是个孝顺的孩子,就去弥河滩里逮鱼。那时正直雨季,河滩里水涨曹满,禾儿好不容易抓了一条大鲫鱼,抱上岸后,那条鱼确变成了一个银白色的瓜,闻起来清香异常。禾儿娘吃了瓜后竟然神器的好了。留下瓜子,就是“禾儿银瓜”。青州方言里“禾”读成huo,慢慢就成了“火银瓜”了。纸上得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在这个季节正好是银瓜刚刚开始下来的时候了,有朋友从花都大道走过弥河时,相信你就能看到路边卖火银瓜的牌子,不过要擦亮眼睛哦。
弥河银瓜,又称为贡品银瓜,是甜瓜类中最为优良的品种。 产于弥河两岸沙滩,瓜皮银白。品种有大银瓜、小银瓜、火银瓜、二性子等,其中以大银瓜为最佳,是国内稀有白皮甜瓜品种。 弥河银瓜,亮如银,甜如蜜,既脆又香,以其优异的品质闻名于世。
相传,在清朝初期,有一次弥河涨大水,有人从河水里捞出一个白皮甜瓜,食之味美可口,便留种精心栽培,逐渐成此优良品种。此瓜盛名已久,在清朝乾隆年间,就被列为进奉皇帝的“贡品”。
主要种植区域是流经青州的弥河的河滩。巨弥、西沙营、小官庄村、大关营、大张计、姜家楼、小张计、冢子庄、东南营等村庄,其中西沙营所产的银瓜是正宗的弥河银瓜。2001年在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又获得名牌产品奖。不过要想再创名牌,更上一层楼,必须加大对外宣传克服存储难的瓶颈。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8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