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茯苓药对小结
附子——茯苓;黄芪——茯苓;半夏——茯苓;桂枝——茯苓;肉桂——茯苓;吴茱萸——茯苓;干姜——茯苓;茯苓——泽泻;茯苓——冬葵子;茯苓——赤茯苓;茯苓——猪苓;党参——茯苓。
吴茱萸配茯苓的意义
吴茱萸温中化饮,配以茯苓健脾利湿。二药伍用,则脾健湿除,饮不上泛。
治疗痰饮上气,不思饮食,小便不利,头重昏眩,或头痛背寒,呕吐酸汁。
含吴茱萸、茯苓的方剂
茯苓茱萸丸出自《普济方》卷一四七
组成服法:茯苓、吴茱萸(汤浸五次,焙干)、芍药(不问赤白皆可用)、黄连(去须)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二十丸,温热水送下。如无蜜,即用饮丸。
主治:伤寒。
吴茱萸汤《审视瑶函》卷三:
组成服法:半夏(姜制)、吴茱萸 、川芎、 炙甘草、 人参、 白茯苓 、白芷、 广陈皮各等分。 上锉为末。加生姜3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功能主治: 治厥阴经头风头痛,四肢厥冷,呕吐涎沫。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87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