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色艳、味香、茎长,百合自古便拥有 “云裳仙子”的美称。百合为什么叫百合?因为百合属植物的地下鳞茎由许多鳞片抱合而成,所以中国古人就称它们叫百合。这样从百合的名字看来,百合之所以叫百合,还是因为它的地下鳞茎。
鳞茎是一种地下变态茎。通常着生肥厚多肉的鳞叶,百合的鳞茎内贮藏极为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许多被园艺爱好者喜爱的球根类花卉所指的球根,其实很多都是鳞茎。比如水仙花、风信子、郁金香等等。球根类花卉有了这样的鳞茎,就能适应许多不利的环境。百合的通常是鳞茎卵形或近球形,由许多肉质的鳞片彼此抱合。这种鳞片其实是叶的一种变态,植物学上叫肉质鳞叶。百合的肉质鳞叶储存的发育所需之养分甚至比它的种子丰富得多。因此许多百合可以通过鳞茎来自我克隆繁殖,在母鳞茎的茎盘外围长有一些小鳞茎,这些小鳞茎在自然条件下逐渐长大后,可以从母鳞茎脱离,然后又长出百合幼苗来。人们发现了这个特点后,就通过小鳞茎来进行百合繁殖,不过,自然条件下等到小鳞茎长大开花结果也要很多年了。
民间所说的百合籽或百合子,并不是百合的种子,而是百合属植物的某些百合的叶腋间的珠芽。这种珠芽也是一种鳞茎,除了百合同,长珠芽的植物也不少,比如我们常见的山药,是薯蓣属的植物,也会长出许多的小珠芽来,山药的小鳞茎被叫做山药蛋,入药叫零余子。百合的珠芽长大后脱落,在适合条件下也可以长成新植株。比如卷丹和淡黄花百合都有明显的珠芽。
百合是多年生草本,株高70~150厘米。鳞茎球形,淡白色,先端常开放如莲座状,由多数肉质肥厚、卵匙形的鳞片聚合而成。百合鲜食干用均可。百合是中国传统出口特产。百合除含有蛋白质21.29%、脂肪12.43%、还原糖11.47%、淀粉1.61%,及钙、磷、铁、每百克含1.443毫克维生素B、21.2毫克维生素C等营养素外,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如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上讲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百合球茎和百合籽最大区别是生长空间不同。百合球茎是生长在地下,尾部有须,可以像蒜瓣一样分瓣做种子繁殖。百合鳞片可以直接用开水烫熟和其他食材制成如西芹炒百合,冰糖炖百合等美食,也可以烫熟后在太阳下多日晾晒成百合干入药。百合籽是百合花开时长在茎叶之间的蕨果,一株产有20颗左右,大小和花生米差不多,颜色呈深紫,也可以入药或做为种籽,但做为种籽可能需要多年培育才能成为蒜坨大小的百合。百合籽不适合大量食用,味苦有微毒,最好食用肉厚又白又嫩的地下球茎鳞片。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94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