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湿气重”已经成为口头禅了,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湿气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怎么形成的?与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关系?
一.湿气是什么?
湿气是“万恶之邪”,极为难缠而不易除去。在中医上,湿气是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之一,人体最怕湿邪。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主要来源,人以肉食为主,会伤害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形成湿气,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湿气是最容易渗透的,还容易与体外邪气里应外合,遇寒成为寒湿,遇热成为湿热,遇风成为风湿等,从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二.湿气有哪些危害?
湿气是人体代谢的液态垃圾,应从小便排出去,但现代人爱喝酒、吃肉等,导致湿气加重,加之脾虚,导致水湿运化不利,积聚日久还会形成黏黏的痰湿。积聚在体表,则皮肤出油、起痘、瘙痒。积聚在关节,易引起风湿关节疾病。积聚体内,肢体困重,人体肥胖。积聚在五脏和血管,易引发脂肪肝、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如常年不除,遇寒而淤堵,还易引发结节、肿瘤等重大疾病。
三.湿气表现
1.脸上出油、长斑长痘。
湿气积聚在体表,会使人体油脂溢出皮肤,造成脸上油腻,而油的粘性阻滞了火的发泄,导致热气堆积从而引起斑点、痘痘。
2.头发油腻、耳蜗黏腻。
湿气占据人体,会使人体精华溢出体外,体现在头部和耳蜗就是油脂分泌旺盛,导致头发油腻、耳蜗黏腻。
3.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是脾虚湿盛导致水湿运化不利,致使水液堆积于肺部,形成痰湿。
4.头晕乏力,精神不济。
湿邪侵袭头部时,会导致气血上升供应不足,表现是头部昏昏沉沉,像裹着一块湿布,晕眩乏力、困重而提不起精神。
5.腰酸、关节疼痛。
湿气无孔不入,流窜于身体各处,侵蚀到关节,会导致关节处气血运行不畅,引发酸痛等症,如遇寒邪成为湿寒,则会形成更严重的关节疾病。
6.女性阴部潮湿、男性阴囊潮湿。
女性阴部潮湿、男性阴囊潮湿是体内湿气过重趋于下行而引发的症状。
7.虚胖和浮肿。
湿气占据人体组织,容易导致人体虚胖和浮肿,长期下去变成痰湿,则更难去除。
8.睡觉流口水。
湿邪困扰脾脏,会影响其正常的运化能力,水湿运化不利则会加重体内湿气堆积,就容易产生睡觉流口水的症状。
四.湿气怎么快速缓解?
1.传统艾灸
具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对祛除体内湿气效果很好。体内湿气较重的人可以艾灸中脘穴10~15分钟,具有补中气、行气活血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胃部不适。另外,丰隆穴、曲池穴也具有较好的祛湿作用,平时可以时常进行艾灸。
2.拔罐
拔罐对祛除体内湿气同样具有较好的作用,拔罐时主要以脾俞穴、中脘穴、阴陵泉穴、足三里穴等穴位为主,这些穴位都在胃经和脾经上,只有疏通了胃经和脾经,才能运化水湿,达到祛除体内湿邪的作用。
3.泡脚
很多人都知道冬天用温水泡脚有利于健康,但其实,夏天用温水泡脚对养生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对脾胃功能不好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脾胃功能不好,就容易被湿邪侵犯,这时就可以用藿香煎汁泡脚,能够有效祛除湿气、消解暑热。
4.多多运动
体内湿气越重的人,就越应该运动。运动出汗是很好的祛湿方法,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湿气重的人可以尝试跑步、健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另外,对于不爱运动的人,很多养生项目也可以帮助出汗,如汗蒸、桑拿等,不仅能促进身体内的湿气排出,还能排出身体内的毒素。
祝您早日快速祛湿,回复健康体魄!
有奖励
怎么才能快速去除身体中的湿气?
我来答有奖励
江然恪
LV.6 2019-11-17问问
1、食疗祛湿
食疗可以有效去除湿气,且方便又实用。建议在日常的饮食中吃一些具有祛湿、排毒、消肿、利尿的食物,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不过需要长期坚持食用这些具有祛湿效果的食物才行。常见的食疗方有薏米红豆汤、冬瓜排骨汤、健脾祛湿汤、玉米须汤等。
2、运动出汗快速祛湿
适量的运动可以缓解人体压力,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将体内的湿气等排出体外。较少运动的人,一般体内的湿气都比较重,而体内湿气越重就越不想运动,导致身体懒散,肥胖等。适当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舒缓肌肉压力,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加快皮肤的新陈代谢,加速排出体内的废气。
3、热水泡脚
热水泡脚可以刺激脚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对祛除湿气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要出大汗,只要泡到额头微微出汗就好。还可以放一些艾叶在泡脚水中,有助于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更加快速地把体内的寒湿排出体外。并且,艾叶本身具有祛寒行气、活血止血,散寒除湿、利水消肿,杀毒灭菌等作用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shys/1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