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血型是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的。血型由父母的染色体遗传决定,不会随着其他因素改变。
你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吗?你知道你的血型有什么特点吗?不妨看下去。比较常见的血型分类是按照血液红细胞中的抗原以及血清中的抗体来决定的。主要分为A抗原、B抗原,抗A抗体和抗B抗体四种参考指标。划分标准如下:
A型血:有A抗原,抗B抗体;
B型血:有B抗原,抗A抗体;
AB型血:有A抗原、B抗原,无抗体;
O型血:无A抗原、B抗原,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
这是比较常见的一个血型划分系统。针对这个血型系统,人们也进行了很多深入的研究。哪种血型容易生病?哪种血型容易患癌?哪种血型容易被蚊子咬?甚至最近还有哪种血型的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的说法,这些说法是真是假,下面带大家一一了解。
A型血更容易感染新冠,O型血更安全?
这个说法来自于新冠爆发的早期,经过对武汉金银潭、中南等多家单位的研究显示,血型和新冠病毒的易感性之间存在关联。他们曾针对武汉的三千多名正常人进行血型调查,得到不同血型的占比。然后在疫情期间对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千七百多名新冠患者进行血型研究,再次得到新的血型占比。对比之后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中A型血占比升高,O型血占比降低。
但这样的结论真的能够证明A型血更容易感染病毒,O型血更安全吗?答案或许要打个问号。首先这项研究属于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只能证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却不能证实病毒的易感性和血型存在“因果关系”。
B型血的人患糖尿病风险更高?
在《糖尿病学》杂志中有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O型血,B型血出现糖尿病的风险会更高,提高了21%。但研究中并未提到具体的作用机理。仔细阅读后能够发现,研究只是收集了患者资料,并且进行数据分析。或许能够证明血型和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相关性,但是并不能证明B型血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与其担心自己的血型是否会影响血糖、健康问题,还不如重视健康饮食,保护血管。
血型不同,患癌风险也不同?哪种血型更安全?
提到癌症,人们总是格外上心。上海交大也对血型和癌症之间的关联进行了25年的随访研究。统计人们的血型以及后续出现所有疾病和部分特殊的癌症类型得到的数据,最终得出结论,B型血的人更安全。
这项研究一经发布,就引发了热议。有些人觉得自己就是B型血,太幸运了,患癌风险低,比较安全。但也有人表示,自己是O型血,难道就失去了这项优势吗?其实人们对癌症和血型之间的联系有较重的执念,也因此产生了很多错误的理解。
和前面两种说法一样,交大的研究只能证实B型血和癌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在数据统计的背景下,确实发现B型血的人患癌风险比较低。但是因为这句话,难道B型血的人就一定不会患癌吗?答案是未必。
总的来看,血型和癌症、疾病发病率、病毒易感性之间其实都只能证明存在“相关性”,却无法得出某种血型的人患病风险会比较低的因果结论。人们还是要理性看待。
有人要说了,看到现在都是辟谣的,难道血型真的没用吗?并非如此。确实是有1种血型和疾病有明确关联,O型血。
O型血对疟疾的抵抗力更高
研究发现,引发疟疾的疟原虫对红细胞中的A抗原粘合力最高,其次是B抗原。而前面也提到,O型血的人身上既没有A抗原,也没有B抗原,自然也就不容易被疟原虫感染,出现疟疾的风险也会更低。
人们与其担心什么血型容易患癌?什么血型出现疾病的风险高?还不如好好想一想,如何从一些脚踏实地的地方着手,预防疾病。所谓的血型和疾病有相关性,根本无法证实,某种血型就一定不会患病,人们要避免过度理解,过度猜想,甚至产生盲目自信,放纵自己的行为,对健康反而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shys/44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