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家做咖啡的小伙伴们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1.有时购买的咖啡粉颗粒很粗,使用类似手冲这样的冲煮方法制作时,滤杯中下水的速度非常快,往往不到1分钟咖啡就冲煮结束了,咖啡喝起来尖酸无比风味差;
2.有时购买的咖啡粉非常细,像粉末一样。冲煮咖啡时滤杯下水的速度非常慢,还会出现滤孔堵塞的情况,冲煮一杯咖啡往往需要5分钟以上的时间,咖啡喝起来苦味强烈,且焦苦难咽。
这都是咖啡粉颗粒的粗细所导致的,尤其是类似手冲咖啡、虹吸壶咖啡这种滴滤式冲煮器具,咖啡颗粒的研磨度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咖啡最终的风味走向。
常见的咖啡颗粒研磨度
1.超细研磨
代表器具:意式浓缩咖啡机
研磨特点:常见的研磨粗细中,最细的要数用于意式浓缩咖啡的咖啡粉。浓缩咖啡的制作方法是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萃取出咖啡的风味和油脂。所以咖啡颗粒非常细,但用手轻柔捻下时也会有细砂粒的感觉。
2.极细研磨
代表器具:土耳其咖啡
研磨特点:极细研磨的咖啡粉就像糖霜或者面粉那样细,以土耳其咖啡为主。比较考验磨豆机的性能,很多家用磨豆机都难以研磨出这样精细的粉末状咖啡粉。
3.中细研磨
代表器具:爱乐压
研磨特点:颗粒感类似特级砂糖,以爱乐压咖啡为主。爱乐压是一种耗时短的咖啡制作器具,冲泡咖啡的风味与意式浓缩几乎一样。
4.偏粗研磨
代表器具:手冲咖啡、虹吸壶
研磨特点:类似家用白砂糖的偏粗研磨咖啡粉,主要用于制作滴滤式咖啡器具。冲煮时间一般在2-5分钟左右,滴滤式咖啡器具非常考验咖啡粉的粗细。粉末不宜太细,会萃取过度;粉末太粗,则会造成萃取不足,影响口感。
5.中粗研磨
代表器具:法式压滤壶
研磨特点:颗粒要比偏粗研磨度更粗一些,常用语制作法式压滤壶咖啡。用法式压滤壶制作咖啡时,要确保过滤网遇到的阻力不会太大。所以要使用较粗的咖啡粉,这样冲煮以及推动起来比较轻松。
颗粒大小对咖啡风味的影响
咖啡粉颗粒粗细决定了热水萃取咖啡的速度,萃取速度的快慢影响着咖啡风味的变化。
研磨度越细
热水通过咖啡粉时流速越慢,停留的时间更久,萃取咖啡颗粒内部物质的速度也会更快更久,尽管咖啡的香气会有很大提升,但也容易过度萃取导致咖啡出现焦苦味;
研磨度越细的咖啡,酸度以及咖啡带给口腔的刺激感会减弱,苦味以及醇厚度会增强。
研磨度越粗
热水通过咖啡粉时流速越快,停留的时间更短,萃取咖啡颗粒内部的速度也会更慢更短,虽然可以避免咖啡出现焦苦的风味,但也容易萃取不足导致咖啡出现尖酸味;
研磨度越粗的咖啡,酸度以及咖啡带给口腔的刺激感会变强,苦味以及醇厚度会减弱。
如何根据研磨度调整冲煮手法
在研磨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冲煮水温、注水时的扰流强度以及冲煮时间这三个因素,确保冲煮出的咖啡不易出现瑕疵的风味。
- 冲煮水温:水温越高,咖啡萃取的速度也就越快。
- 扰流强度:冲煮咖啡时,使用手冲壶扰流的力度越大,水流越强,咖啡的萃取越快。
- 冲煮时间:冲煮时间越长,咖啡与水的接触时间越久,萃取的物质也会越多。
研磨度越细:咖啡的萃取速度越快,冲煮咖啡时水温就要降低,或者注水时扰流的强度更加柔和一些,以及冲煮的时间更短一些,都可以避免咖啡过度萃取而出现焦苦的风味。
研磨度越粗:咖啡的萃取速度越慢,冲煮咖啡时水温可以提高2-3℃,或者注水时扰流的强度更加强烈一些,以及冲煮的时间更短一些,都可以避免咖啡萃取不足而出现风味单薄酸度太强。
在制作咖啡时,咖啡粉颗粒粗细如果改变不了,可以通过调整冲煮水温、注水时的扰流强度、冲煮或泡煮时间来避免咖啡出现萃取不足或过度萃取。但建议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这样才能数据化的调整咖啡风味,多次尝试后就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咖啡风味。
不同烘焙程度的咖啡豆、不同的咖啡制作器具,对应的咖啡粉颗粒粗细都是有区别的。比如浅度烘焙的咖啡粉颗粒较硬,需要更细的研磨度以提高萃取率。如果自己居家制作咖啡较多,建议还是购买一台电动或者手动磨豆机,不仅可以保证咖啡的新鲜度,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咖啡豆以及制作器具找到适合的研磨度,冲煮起来事半功倍,咖啡风味会更好。
咖啡粉的粗细决定了“冲煮”也就是萃取的方法,反过来讲,每种萃取方式所用的咖啡粉粗细都有不同,咖啡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器材来设定正确的GRIND SIZE,也就是咖啡磨豆机出粉粗细的设置。消费者根据自己掌握熟练的方法来订购粗细合适的咖啡粉。
每种咖啡磨的粗细设定均有细微差别,所以一般将咖啡粉的粗细分为以下几个等级:特粗、粗、中粗、中、中细、细、特细。
特粗粉:适合Toody式的冷萃;
粗粉:适合法压壶、杯测;
中粗粉:适合Chemex和Café Solo;
中:适合聪明杯等瓶底滤纸的滴滤方式;
中细粉:适合V60、赛风、摩卡壶、自动咖啡机、冰滴等方式;
细粉:适合Espresso意式咖啡机和Aeropress;
特细粉:适合土耳其式咖啡。
其中,中细等级适合大多数萃取方法。实际也有咖啡师灵活搭配粗细度和各种器材,反而会出现令人难忘的风味。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12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