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养生四大理念

饮食养生或“食疗”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独特疗法,它通过食物来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饮食养生四大理念

【食疗养生,药食结合】

“食养”或“食疗”在我同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传统中医就有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之分;《论语》中也有了明确的食疗配伍原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汉朝《神农黄帝食禁》一书中的五十多种病,其中半数可以食疗或食养调养之;至晋唐时期,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并提出用猪肝治夜盲症,用谷皮、米粥等预防脚气病等。从唐代以后,逐渐推出了“饮食养生”的专著,而民间亦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尽管食物的作用不如药物显着,但因采制方便、口味鲜美,可以当作菜肴、点心和饮料等食用,因而大众乐于接受。

从我国的饮食历史来看,食疗本身就是同医药学一起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一直有“医食同源”或称为“药食同源”的概念,许多食物如大枣、枸杞、薏苡仁、山药、桂圆、百合、赤小豆、牛蒡子以及葱白、生姜、花椒、大蒜、乌梅等既可入药,又都是常用食物或调味品。

另外,在《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千金要方》、《本草纲目》等古代中医学著作中对食物的药理作用都有描述,并记载了一些食疗方,说明医药与食物存在密切关系,这就是“饮食养生”或食疗的基础。

【整体观念,食之指导】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一般来说,实质性器官为脏,空腔脏器为腑,脏与腑、脏腑与其他组织器官之间通过经络、气血的作用互相联系,构成完整的人体。外在的生理病理现象直接反应了内在的脏腑功能,比如目赤、耳鸣的现象都可以在肝、肾两脏器上找原因,因为“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

整体观念还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也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要与自然之间保持动态平衡,这一平衡一旦失调,就会发生疾病。正常生理变化也与环境气候有密切关系,比如“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天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意思是夏日阳气盛,皮肤毛孔疏松,津液外出而多汗;冬日寒凉,皮肤收缩,津液内向而多尿。

食物与人体的关系也体现了这种联系,人体通过饮食,摄取营养和机体必需的物质,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古人还认为,食物中的五味、五畜、五谷、五果、五菜等与人体的五脏、五官等有特殊的相配关系,饮食的偏嗜往往引起五脏失衡,这也是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

【阴阳平衡,五行相益】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也是中医理论的总纲。阴阳这一概念起源很早,这是古人对客观存在的许多现象进行观察了解后所形成的一对基本概念。阴阳是讲事物的两种属性,自然界的事物变化都具有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因此《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五行的概念则是古代人把“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看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其一是从这五种物质形态或运动的表面现象,描述它们之间相互滋生与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其二是对自然界事物的归类方法,即把自然和人体所表现的不同变化之表面现象,用比附的方法,都归属于五行之中。

无论是阴阳说还是五行说,都有强调“平衡”的观点。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不外乎是阴阳五行的失调,若阳气偏盛,就产生“热”的证候。而热邪持续不退,还会进一步消耗津液,引起口干咽燥、颧红烦热等“阴亏”症。反之,阴气偏盛,就会出现“寒”的证候,寒邪久羁,还会进一步消耗阳气,造成肢冷畏寒、水肿腹泻等“阳虚”证。

若人与自然环境或者人体内环境打破了阴阳或五行的平衡关系,就造成功能紊乱,产生疾病的结果。通过辨证施治,采用药物或非药物的手段,调阴阳于“平衡”。所以有人称,中医不治病,讲的是“调理”两个字,调理即帮助机体恢复平衡的过程。人体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适宜,就是健康状态。

中医《内经素问》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从这个角度来讲,健康即在于平衡。

在中医的诊断、治疗和用药的归类方法上,也很重视阴阳,数以千种的中药和自然界的食物,其基本性质一般皆可用阴阳来加以概括:药物和食物的性味有“四气五味”,“四气”为性,指的“寒、热、温、凉”,其中温热药属阳,寒凉药属阴。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辛和甘都有发散作用,属阳;酸苦咸多有收敛、降泻作用,属阴。在对证治疗时,根据机体的状况和药物属性,釆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基本方法。

【饮食有节,性味有度】

合理科学的饮食是健康长寿的保证,而饮食无节制往往是造成多种胃肠道疾病、肥胖、糖尿病以及营养不良、贫血等的直接原因;各种食物都含有一定人体所需物质,但并非每种食物都具有人体所需的所有物质,因此挑食偏食是不良行为习惯,只有合理搭配膳食,才能发挥营养的互补作用,以保证人体的全面需要。

食物的性,是指食物所具有的寒、凉、温、热四种性质,饮食的冷热应适度,要和气候、体质相适应。寒、凉性食物有清热泻火,解毒养阴作用,如西瓜、绿豆、梨等,适合于热性体质或夏秋季食用;温热食物有祛寒助阳、温中通络的作用,如生姜、桂圆、大枣等,适合于寒性体质或冬春季食用。而平性食物常有健脾、开胃、补益等作用,如蚕豆、赤豆、苹果等,所以四季皆可食用。

食物的味是指食物所具有的五种基本滋味,对经络、脏腑具有选择性作用,这就是物的归经,在食养保健上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如五味的归经为,酸味:归肝经,有收敛、止喘、止泻、涩精、缩收作用;苦味:归心经,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作用;甘味:归脾经,有补益、解疼痛痉挛作用;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归肺经;咸味:归肾经,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作用。另外,芳香食物具有醒脾、开胃、行气、化湿、化浊、辟秽、爽神开窍作用。

食物同药物一样,根据其性味、归经和升降沉浮等特性是选择食物进行保健治疗的理论依据之一,这是通过长期的饮食实践观察总结出来的。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129422.html

(0)
上一篇 2024-02-22 10:48
下一篇 2024-02-22 10:50

相关推荐

  • 砂锅怎么做才好吃(砂锅怎么煮粥才好吃)

    砂锅怎么做才好吃,今天我来解答一下。首先,应该说的一点是,砂锅是秋冬季节各位美食爱好者非常喜欢的一种烹调方式,因为砂锅做出的食物能够将温度保持很长时间。冷天吃热气腾腾的美食怎么看都…

    2023-05-26
  • 如何辨别假钻?有什么技巧吗

    首先,祝福你走进了幸福的婚姻,祝你幸福一辈子。 第二,如果想鉴定钻石,请配备一个宝石用的十倍放大镜 这个放大镜与传统的放大镜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利用普通的放大镜观察的时候,只有放大镜…

    2023-01-16
  • 健脾养血是什么意思? 小儿健脾胃食疗方法?

    健脾养血是什么意思? 健脾养血意思是指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增强血细胞的活性,以增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消除体内对毒素和废物的负荷,使自身有更好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和体内代谢的营养支持…

    2024-03-30
  • 什么?红烧杂鱼的做法竟然这么简单呢

    用料 鲫鱼、灿条子各半斤 辣椒酱 2勺 蒜子 七八个 蚝油 2勺 香葱、香莱丝 各1根 姜 2片 盐 少许 生抽 2勺 老抽 1/4勺 料酒 1勺 糖 适量 鸡精 少许 猪油 少许…

    2023-03-13
  • 小麦过苗了怎么办,小麦苗怎么补救最好

    小麦过苗怎么办?猛一看不知啥意思,莫非是种植过稠了!看了两个朋友的解答(两个解答一字不差)才知道原来是说麦苗越冬前长得过于旺盛的意思!就交流一下吧! 这种情况农民多有体验,挡不住发…

    2023-02-04
  • 野山参怎么炖效果最好,野山参和红枣一起炖吗

    最近因为工作原因身体虚,去老中医那看病,他一把脉就知道我是气虚体乏,人没有精神,他就给我推荐野山参和鹿茸炖鸡,既滋补又养生,能把身体养的活力满满! 我把野山参和鹿茸炖鸡的制作方法推…

    2023-07-31
  • 天然淡斑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天然淡斑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1、牛奶加柠檬汁。使用牛奶加柠檬水洗脸,祛斑的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在早上起床或是晚上睡觉之前使用,坚持一段时间,不仅能祛斑,还能美白。 2、用白醋洗脸。准…

  • 儿时的五香瓜子

    小的时候,每到要过年了妈妈都会煮上一锅葵花籽,然后用纱布缝个口袋,那时候也没有烤箱,就只能放到暖气上,一点一点的给它弄干了,我那时候最愿意做的事就是每天给袋子翻个,然后从袋子的缝隙…

    2023-08-29
  • 桑葚产地(桑葚干产地)

    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这里的桑葚跟普通桑树结的紫红色桑葚不同,这种桑树结的是一种乳白色的果,个头比普通桑葚大。吃一颗,口感又甜又软,满口蜜浆。 现代肖草《五律·桑椹》诗:“径道掩青…

    2023-06-05
  • 咖啡喝多了有没有什么害处

    很多人都喜欢喝咖啡,早餐来一杯,工作累了来一杯,吃饭来一杯,朋友聚会来一杯……其实,网友问,咖啡喝多了对身体有没影响呢?咖啡的主要物质是咖啡因,一杯咖啡下肚,咖啡因会迅速被肠胃吸收…

    2023-02-0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