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炎

病因

胃酸因素(25%):

炎症开始时酸度正常,以后由于炎症进展干扰了十二指肠对胃液分泌的抑制过程,导致高酸产生而形成溃疡。

炎症因素(23%):

十二指肠炎时表皮细胞因炎症破坏而丧失,但腺管部细胞增殖可以予以补偿,当腺管细胞因衰竭而不能补偿丧失时,可产生糜烂,继之形成溃疡。

其他疾病因素(30%):

特异性十二指肠炎多由克罗恩病,肠结核,寄生虫(如钩虫,兰氏贾第鞭毛虫等)及真菌,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等累及十二指肠而引起特异性炎症。

发病机制

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腺体减少,绒毛萎缩;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炎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按其炎症程度和分布,分为浅表性,间质性和萎缩性3种。

1.浅表性

此型最常见,约占50%~80%,炎症仅限于绒毛,绒毛变短,呈圆钝或畸形,上皮细胞常有退化现象,细胞趋于扁平,胞质出现空泡,核染色质稀疏或固缩,刷状缘变薄至消失,绒毛间区充满炎症细胞,黏膜肌层与十二指肠腺基本正常。

2.间质性

炎症细胞浸润主要见于接近黏膜肌层的肠腺隐窝,有时涉及整个固有层,伴有淋巴滤泡增生。

3.萎缩性

黏膜变薄,绒毛显示不同程度的萎缩,常有重度的上皮细胞退行性变,并见大片脱落,从而出现糜烂,有时见胃上皮化生;肠腺减少甚至消失,杯状细胞,黏液细胞及嗜银纤维增生,黏膜肌层断裂,增生,肌纤维有退行性变;固有层有广泛的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并有淋巴滤泡增生。

治疗

积极消除病因,忌烟酒,避免服用刺激性药物,适当予以制酸剂及黏膜保护剂。

注意事项

1、避免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生活环境要相对稳定,对本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2、注意保暖,避风寒,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强抗病能力,促进病情恢复。

3、合理安排饮食,尽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定时定量;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食物。

4、忌饮食无律无度。宜少吃多餐,避免饥饿痛,疼痛时可吃一两块苏打饼干。

5、忌冰冻和过热饮食。饮食温度适中,饮茶、汤不宜过热。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17218.html

(0)
上一篇 2022-10-30 12:42
下一篇 2022-10-30 13: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