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小麦旺苗(怎样控制小麦年后旺长)

  随着全球气温的变暖,小麦旺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特别是一部分高水肥麦田,越冬前表现为提前分蘖,群体达到 80∼100 万/亩以上,生长高度达到 25∼30 厘米左右,叶子呈浓绿色,叶片偏长、偏宽、肥大下披,老百姓常常称之为“猪耳朵”。而低水肥旺麦田表现为植株密集,群体大,分蘖少,单根独苗多,地下地上生长不协调,次生根一般只有一两条,并且个体弱、叶龄大、长势差,老百姓常常称之为“假旺苗”,容易导致小麦在拔节期大量倒伏,造成后期穗小粒少,千粒重低下,对小麦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下面就小麦旺长的原因及控制方法作简单介绍。

 1 导致小麦旺长的主要原因

  1.1 播期偏早

  我国农民有过早播种小麦的习惯,比如今年有的农户10月2日播种,比最佳播期提前半个月的时间。据资料显示,小麦播种的适宜温度,按常规要求,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从播种到封冻前累计积温 600∼700℃,即可盘好墩,每株小麦长 3∼5 个分蘖,冬前总分蘖数以每亩50∼60万个,年后每亩60∼70万个为宜。近年来,气温偏高的年份逐渐增多,播种偏早麦田极易发生旺长。这些偏早播种的小麦,由于受气温偏高的影响,促使春化阶段提前,甚至出现旺长的现象,这类麦苗往往大量消耗了土壤的养分,植株内营养物质积累少,抗寒力弱,容易遭受冻害。

  1.2 氮肥施用过多

  近年来,人们在施肥习惯上,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肥和微肥,结果就会出现氮肥过剩的局面,而且基肥普遍偏重,有的甚至于多施50%。例如有的农户每亩基肥施3个15复合肥80∼100斤+尿素30∼50斤!氮肥的增加,加速了植株体内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使体内碳水化合物消耗过多,导致细胞大而且壁薄。容易引起小麦徒长,分蘖过多,茎基部第一、二间过长,茎秆细小,抗倒性极差,还容易感染病害,尤其是蚜虫。后期还容易贪青晚熟,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1.3 播量过大

  农民在播种过程中,播期、播量与品种搭配不当,早播与晚播播量差异较小,有的地块,10月初播种,播量达到每亩50∼70斤,造成冬前群体发展过快,如遇冬前气温偏高,旺长不可避免。

  1.4 暖冬天气

  长期持续高温天气,尤其是 11 月∼12 月,气温偏高,水肥充足,播量偏大的地块都容易出现麦苗旺长的现象。

  2 小麦旺长的危害

  2.1 降低抗冻能力

  旺苗生育进程加快,提前结束春化阶段,提前拔节,小麦抗寒性降低,越冬和早春遇低温寒潮,主茎和大分蘖容易冻死。

  2.2 旺苗易转化为弱苗

  由于叶片和叶鞘旺盛生长,消耗大量养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转化为弱苗。过多地消耗播种时用的种肥和底肥,早春再恢复正常生长需要补充大量的养分和水分。

  2.3 降低抗逆能力

  冬前麦苗旺长,由于麦苗不健壮,群体大,田间郁蔽,小麦株内行间通风透光不良,茎秆软弱,个体生长差,生育后期易倒伏,降低抗旱和抵御病虫害能力。

  2.4 影响穗分化

  造成不孕穗,使小麦减产或绝收。

  总之,小麦冬前旺长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及时控制小麦冬前旺长。

  3 控制小麦旺长的技术措施

  3.1 调整播种期

  适期播种是争取小麦入冬以前积累养分,培育壮苗,保证小麦安全越冬,夺取小麦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的措施。播种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导致小麦生长发育不良。一般情况下,我省淮北麦区的最适宜播种期为半冬性小麦品种在10月15日至20日,弱春性品种可以调整到10月20日至25日方为最佳。

  3.2 控制播种量

  精量播种是创造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地力水平、不同时期、不同品种合理控制播种量,一定要改变盲目大播种量的陋习。一般情况下,高水肥地亩产在500 公斤左右的地块,半冬性品种适期播种每亩应在9至10公斤,弱春性品种每亩应播 10至12公斤。

  3.3 控制氮肥的使用量

  麦农要严格控制氮元素的用量,这是防止氮肥过剩导致植株旺长现象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整地的时候要重点多用有机肥,有效的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在此基础上提倡大力配方施肥、配肥的时候要根据土壤的养分测定结果、根据产量目标确定氮肥的用量。例如,500∼600公斤/亩的产量水平纯氮控制在每亩12∼15公斤。

  3.4 镇压

  镇压是麦田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旺长麦苗适时进行镇压,可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地下根部发育生长。镇压的强度和次数不能千篇一律,根据苗情、墒情和长势决定,一般在冬前至拔节早期的麦田镇压2∼3次,第一节间伸长后就不能镇压,以免损伤小麦茎叶。对墒情差、坷拉多、土壤龟裂、风干土层厚的麦田要镇压,旺长的麦田要镇压。镇压时做到露水不干不压,土地过硬不压,对地湿、盐碱地麦田不能镇压。

  3.5 推广应用化控技术

  化控技术是小麦生产中的一项新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有壮丰安、多效唑等。每亩用20%壮丰安(多效唑+缩节胺)30∼40毫升,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40克兑水50公斤,于3月下旬喷施,不仅可以控制旺长,有效缩短基部长度,增强植株抗倒能力,而且可以增加粒重,提高小麦产量,效果非常显著。据有关资料显示,3月下旬喷施壮丰安的地块,株高较未喷的降低了3.8厘米,亩产增加了17%。

1.早中耕切断部分根系。当确定麦苗长势旺盛,具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应及时早中耕、深中耕,在小麦行间深锄6-8厘米,切断部分根系,减少对养分的吸收,以控制地上部分徒长,有利培育健壮麦苗。

2.晚浇冬水。冬灌过早,因气温相对较高,可加速麦苗生长,易形成小麦旺长。麦田冬灌时间一般掌握在小雪前后,日平均气温8℃-7℃开始,5℃-4℃结束。田间标准以“夜冻昼消”为宜。既要保证小麦安全越冬,又要预防小麦旺长。

3.镇压。发现有旺长苗头的麦田,在麦苗分蘖以后可根据情况适时进行镇压,通过镇压使麦苗受到一定的伤害,起到暂时延缓小麦叶片和叶鞘生长,控制分蘖过多增长,同时可以破碎坷粒,弥合裂缝,保温保墒,促进根系发育。可用石磙或机械,在晴好天气的上午10点以后,无霜冻时镇压。镇压次数视苗情而定,一般旺苗麦田镇压1-2遍即可。镇压时应注意顺一个方向,不可反复镇压。

4.化学调控。对旺长麦苗喷施麦叶丰调控,效果显着,亩用40-50克,按配比说明对水稀释后喷雾,可使植株矮化,叶片变宽增厚,光合作用增强,防止徒长,促进分蘖,茎部茎节变短。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说明控制农药浓度,因为这类生长调节剂不同于杀虫剂,对浓度更为敏感,一旦发生药害,很难采取有效方法逆转。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45544.html

(0)
上一篇 2023-02-25 10:00
下一篇 2023-02-25 10:06

相关推荐

  • 龟苓膏是乌龟做的吗,龟苓膏是用什么做的有什么作用

    龟苓膏呈黑色,微带透明。它最早产于广西梧州,是以鹰嘴龟和土茯苓为主要原料, 再加入甘草、红枣、桑叶、金银花、蜂蜜、菊花等,经过长时间熬炼而成的保健食品。 以前,广东的凉茶铺前常爱养…

    2022-06-20
  • 东北冷面汤怎么调制最好吃

    巧食为天的回答: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了,今年的伏天又比往年的伏天多了10天。想想都热。在这样炎热的夏天东北人最喜欢来上一碗冰凉的冷面。喝上一口酸甜适口的汤汁最是解暑。冷面在东北夏天…

    2022-07-20
  • 海星的吃法,海星鱼怎么吃法

    你好我来回答一下, 海星是一种外形很像五角星的海鲜食材,它腥味较重,但是营养价值特别高,可以满足人体对不同营养的需要,但是很多人在面对海星时却不知道应该如何下手,不知道它应该怎么吃…

    2022-09-30
  • 翅尖到底能不能吃(翅尖为什么不能多吃)

    小时候经常吃鸡尖,都是红烧的,皮Q肉嫩,非常下饭,吃不完会把它冻起来,下次吃的时候直接塞到饭里去,非常的香,后来听说很多鸡都会打激素,而打针的地方刚好位于鸡尖位置,会残留很多激素,…

    2023-05-11
  • 榴莲煲鸡这样做营养又美味

    因为这次痛经痛的比较虚脱,就煲个榴莲鸡补补。 By 小梪子 用料 榴莲壳 三小块儿 鸡肉 适量 盐 适量 榴莲肉 三块儿 生姜 5片 做法步骤 1、将鸡肉洗净冷水下锅,加入生姜去腥…

    2023-02-12
  • 如何让金毛狗狗的饮食更加营养健康呢

    金毛寻回犬档案: 金毛寻回犬,爱玩、温和、贴心,狗界中世界智商排名第四,因为喜欢得到称赞,所以学指令学得快,也表现的很听话,喜欢作好小孩,可以想像,既然会为了喜欢得到称赞而听话,足…

    2023-03-07
  • 紫苏可以蘸酱吃吗

    哇我真的超级爱紫苏啊!! 就特别喜欢紫苏那特有的清香味!真的好好闻!紫苏当然可以蘸酱吃啊,不止是蘸酱,还有很多其它吃法也是特别棒的。 做法1:紫苏焖鸭 准备食材如下:鸭肉500克,…

  • 针灸减肥有副作用吗,减肥针有什么副作用

    针灸减肥没有副作用,反而有额外福利。比如有些人减肥后,发现脾胃也好,肤色也好了,或者咳嗽好了,便秘好了,妇科也好了,或者精神状态也好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针灸减肥的原理…

  • 知了壳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知了壳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知了壳在中药学中称为蝉蜕,具有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提高视力,改善视物模糊)、息风止痉的功效。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声音嘶哑…

  • 舞蹈有那几大种类? 心脏病有哪些种类?

    舞蹈有那几大种类? 以中国舞蹈文化为例:;中国古典民间舞蹈从起源形态上分类,大致分为三大类:劳动生产类,民生民俗类,祭祀类。;从文化形态上分类,有:农耕文化型、山林文化型、水上人家…

    4天前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