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颜色洁白俏丽,是食用菌中的“仙子”。它味道鲜美适口,所含营养物质丰富,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在白灵菇种植中,必须对现蕾后的菌蕾进行梳理清除作业,这是白灵菇种植中一个很重要的管理步骤。
一,疏蕾的目的。
▪白灵菇种植中,疏蕾是必须进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培养料中营养成分的消耗,使培养料更长效,同时使白灵菇的产量和质量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所谓的疏蕾,就是在白灵菇菌丝体分化成子实体后,形成的菇蕾,进行有差别的梳理清除。
▪疏蕾的因在于,白灵菇的菇蕾近似于于簇生,一个粗壮的菌根之上,密密麻麻长满大大小小菌蕾,在有限的菌瓶或菌袋端面上,拥挤不堪。如不进行适当的清除管理,较小的空间内众多菇蕾,同时生长,势必出现子实体扭结、杂乱、挤压的生长现象,后生的菇蕾,生长受限,长不大,但却依然消耗培养料营养。长势快菇蕾,因生长空间受限,最后造成柄长猫小的畸形菇,严重影响外观质量。这种情况下,进行菌蕾适当的清除十分必要。
二,疏蕾的操作原则。
▪进行疏蕾作业,就是要去除一部分菇蕾,在作业的过程中,不是随心所欲,肆意而为,而是要遵循疏蕾的操作要求来进行。
▪疏蕾的操作要求是:选蕾正确,选优去劣,留大除小,留强去弱,留疏去密。留下菇型圆整的、去除菇型显长的。留下菌柄菌盖无斑点的,去除有斑点的。留下从料中直接长出的,去除簇部上端长出的菌蕾。
总之,留下的要菇型端正。也就是长势好,活力强,菇型较正,色泽洁白的菇体必须留下,这是肉眼就可以很容易甄别选定的。
疏蕾的进行,要牢记疏蕾原则,并要认真执行,才能真正的达到疏蕾的效果。
三,疏蕾的时机。
▪疏蕾是有时机的,这个时机是原基形成、现蕾后,菌蕾长到花生仁大小时进行。
▪这个时候最适宜操作,菇蕾的大小、强弱,一眼即可以分辨,去除还是留用立竿见影即可判定。蕾体适中,操作时,小心点用力,不会对原基和其他留用幼蕾产生伤害。
▪早于这个时候,菇蕾太小,个体菌蕾长势强弱、品相优劣还不能分辨准确。同时,因为菌蕾过小,去除操作时,过小的空间,容易碰伤预留的幼蕾。也距离原基太近,容易触碰刚刚形成不久的原基,使之受伤,影响到后续的菌蕾再生长。
▪晚于这个时候,菇蕾几乎全部有进一步的生长,要留下的,大而壮的菌蕾,在拥挤的条件下生长,可能已形成畸形。要去除的菇蕾,在这个时间内的生长吸收了很多培养料中的营养,造成了过多的培养料营养成分的空耗,得不偿失。
▪由此可见,找准时机进行舒蕾,即利于提高作业效率,还可以避免对原基和其他幼蕾的机械伤害,更能最大限度的节省培养料中营养成分的消耗。
三,疏蕾的方法。
【1】疏蕾的工具。
▪疏蕾操作时,不能用手直接操作,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来完成。疏蕾环境的狭小,疏蕾对象的微小和簇生的实际,要求工具要足够长、足够细,还要具有一定的韧性,来承受要做人员的用力。疏蕾完成,还要把细小的去除蕾取出。
▪疏蕾专用工具,在食用菌物资超市即可以买到。在实践中,种植者一般都使用自行车辐条进行制作。
▪用自行车辐条制作疏蕾工具很简单,就是把笔直的一端,用锤子砸扁,再用锤子处理一下宽出的部分,使它两边较为平整圆滑。最后把最顶端磨的较为锋利即可。
【2】操作手法。
▪一手扶住菌袋(瓶)端边沿,一手执工具,剔除要疏掉的菌蕾,再用工具扎住已折下的残蕾,拿出菌袋,放置在随身携带的袋子中。如是塑料袋菌包,接着要把端口的塑料拉直,并稍拧,利于保温保湿。就完成了一次疏蕾。
▪一般情况下,菌袋的一端表面,只留下两个菇蕾,一大一小,留下的菇蕾的位置越接近于端面的中心越好。留下的菇蕾,一个端面最多只能留三个,否则会因培养料营养分散,菇体会因营养不足,较为薄弱,不肥厚,质量较差。
四,疏蕾的注意事项。
在白灵菇的疏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工具消毒。
疏蕾时所使用的工具,完成一个菌袋的疏蕾,就要进行一次消毒处理。以免造成染菌菌袋与健康菌袋间的交叉感染。
疏蕾工具的消毒很简单,随身携带一小瓶75%酒精,每操作完一次疏蕾,就用酒精棉擦拭一下工具表面,或者把工具一端插入小瓶内,蘸拭一下酒精,拔出甩干,即可使用。
【2】小心剔除菇蕾。
疏蕾操作时,要小心进行,一是确认好要剔除的菇蕾,二是剔除时,要小心用力,不要伤及菌袋内的菌丝和、原基和准备留用的幼蕾。
【3】菌袋摆放回原位。
在疏蕾过程中,如因操作需要,对菌袋进行了挪动,疏蕾完毕要放回原位摆好,一是要保持菌袋摆放的整齐性,利于管理。二是不使菌袋有弱小的环境位置改变,避免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带来影响。
【4】做好温度、湿度、光照和空间的调节。
疏蕾完毕,要使场所内温度保持在13~18℃之间。最低不能低于8℃,最高不能高于20℃。场所内的空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地面稍有积水为最好。光照条件,应使场所内有固定光源的散射光。加强通风,保证空间有充足的氧气含量,使氧气供应充足,这种条件下,利于疏蕾后的子实体生长。
白灵菇种植中,进行把握好时机的疏蕾管理,十分必要。这是增加白灵菇产量、是提高白灵菇生长质量和商品质量的重要保证。望种植者在白灵菇的种植中给予充分的重视。
白灵菇稀疏芽主要是为了减少养分消耗,保证白灵菇的产量和质量,所以我们应该在萌芽期采取芽。然而,许多蘑菇种植者对白灵菇稀芽的操作知之甚少。例如,当芽太早或太晚时,所选芽的质量相对较大。因此,地球网已经梳理了白灵菇稀芽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列出以下详细信息供网民参考。
关键点1:白灵菇稀芽时间:
当Pleurotus ostreatus袋的原始基部长到花生仁的大小时,可以进行芽。如果白芽蘑菇芽太小,很难确定其质量和质量,并且很容易抑制细菌的原始基部。如果白芽蘑菇芽太大,营养物质消耗过多,芽很拥挤,容易变形。
关键点2:白灵菇稀芽原理:
白灵菇最好的蘑菇袋每侧都有一个小蘑菇,留下大芽,去除小芽;保持强壮和芽,去除弱芽;留下带有大盖子的芽并移除它们长茎的芽;留下蘑菇形的圆芽,去除长条状的花蕾;留下没有斑点和疤痕的花蕾;留下直接生长在表面上的芽,并去除菌株在块上形成的芽。
白灵菇芽注:
用于Bailing蘑菇芽的工具可以用自行车辐条制成。请注意,在每根茎被涂抹后,应使用75%酒精对工具进行消毒,以避免细菌性疾病的交叉感染;受损蘑菇的菌丝和幼菇的基部;每个袋子涂抹后,应根据原袋的位置切割并放置袋子两端多余的塑料。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4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