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药理作用众多,根据现代医学研究以及古代医药典籍记载,其主要的药理作用有以下几种:
1、抑菌
蒲公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菌、真菌、螺旋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肺炎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2、抗炎
蒲公英作为天然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少、药效持久、双向调节的特点。对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3、保肝利胆
现代研究证实,蒲公英可有效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的水平,促进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的好转,进而对肝功能的恢复大有益处。蒲公英灌胃能使胆囊收缩,奥狄括约肌松弛,有利于胆汁排入肠中,临床上对慢性胆囊痉挛及结石症有效。
4、利尿
蒲公英含有大量的钾,对治疗顽固性泌尿系统感染和水肿具有较好的疗效。
5、抗氧化
蒲公英可增强肝细胞再生能力,对四氧化碳诱导的肝硬化起到治疗作用。
6、抗肿瘤
蒲公英单味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的体内体外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主要抗癌成分为蒲公英甾醇及蒲公英赛醇,存在于根部。
7、抗血栓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能。对于湿热瘀阻脉络所致的血栓有缓解作用。
8、肠胃保护作用
蒲公英可减轻胃溃疡或胃炎对胃肠道的损害,对胃粘膜损伤具有修复作用,可促进胃肠蠕动。
不适应人群:
1、不可多喝
蒲公英容易出现胃肠道的反应,如胃痛、恶心、腹泻等情况。另外如果长期大量服用蒲公英,还有可能导致肾小管变窄,影响肾小管的健康。
2、过敏的人不要喝
过敏体质的人容易对蒲公英过敏,服用蒲公英后会产生发冷、面色发白、发紫,还有打寒战的现象。还有一部分人会表现在身体上,出现荨麻疹或者浑身瘙痒。
3、寒性感染的人不要喝
蒲公英是清热的药物,有些炎症是寒性的感染,而且伴随身体虚弱的情况。因此此时并不适合喝蒲公英,喝了反而容易加重病情。
4、阳虚胃寒的人不要喝
脾胃虚寒的人或者阳虚外寒的人服用了蒲公英,可能发生胃痛、疲乏、食欲下降等症状,身体会更加虚弱。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48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