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养胃丸与香砂六君丸有什么不同

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丸,从字面上来看都含有香砂,可能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一类药,但是它们还真不是,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别的。今天何药师就为大家详细讲解,希望大家在药物的识别上更能“火眼金睛”,切中要害,选对药,吃对药。

香砂养胃丸,属于温里剂中的温中散寒药。香砂六君丸,属于扶正剂中的健脾和胃药。因此,香砂养胃丸擅长温中散寒和胃,香砂六君丸擅长益气健脾和胃。

香砂养胃丸与香砂六君丸有什么不同图1

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丸,是由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醋香附、枳实(炒)、豆蔻(去壳)、姜厚朴、广藿香、甘草组成。

稍微分一下类,砂仁、豆蔻(去壳)、姜厚朴、广藿香、茯苓属于化湿、利水药,木香、陈皮、醋香附、枳实(炒)属于理气药,白术、甘草属于补气健脾药,半夏(制)用于降逆止呕。

因此,可以看出香砂养胃丸主要的功效就是温中、散寒、和胃。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引起的胃胀、胃痛。通俗的讲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胃寒、胃里面湿气重,所导致的胃不消化,表现为胃经常性隐隐作痛,胃胀、胸口闷得慌,呕吐酸水,肠道嘈杂不适,不想吃饭,四肢疲倦无力。具体应用在下面3个方面:

香砂养胃丸与香砂六君丸有什么不同图2

●胃痛(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阳不足,寒凝气滞所引起,表现为胃胀痛,疼痛可放射至后背、肋骨处,由于食物不消化,常感觉胸口闷,呕吐酸水、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也就是西医所说的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表现。

●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

脾虚不运,胃气阻滞所引起,表现为腹胀,胸口堵、胸口闷,不想吃饭,食物不消化,舌苔薄白,脉细滑。也就是西医所讲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见上述表现。

香砂养胃丸与香砂六君丸有什么不同图3

●纳呆(消化不良)

脾胃虚弱,胃不受纳,脾不运化所致,表现为不想吃饭、随便吃一点就饱胀,大便稀溏,身体疲倦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也就是中医上讲的纳呆,西医上讲的消化不良。

但是要注意胃阴虚者,表现为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者不宜用。湿热中阻所致的腹胀、胃痛者慎用。孕妇慎用。饮食宜清淡,忌烟酒、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香砂养胃丸与香砂六君丸有什么不同图4

香砂六君丸

香砂六君丸,是由木香、砂仁、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制)、生姜、大枣组成。

做一下分类,砂仁、茯苓属于化湿、利水药,木香、陈皮属于理气药,党参、白术(炒)、炙甘草、大枣属于补气健脾药,半夏(制)、生姜用于止呕。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香砂六君丸的主要功效是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中医上讲脾主运化,主要就是表现为脾胃气虚证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具体应用在下面3个方面:

香砂养胃丸与香砂六君丸有什么不同图5

●胃痛(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脾胃气虚、胃气阻滞所引起,表现为胃痛、胃胀,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经常吐清水,精神疲倦没有力气,胸口闷,打饱嗝,吃的少且消化不良,大便稀还会拉肚子,舌淡,苔白,脉细弱。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表现。

●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胃气虚,健运失职,胃气阻滞,升降失司所引起,表现为腹胀、胸口闷,时轻时重,喜温喜按,胸胁胀满,恶心、呕吐、反酸,吃的少,大便稀,少气懒言,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弱,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表现者。

香砂养胃丸与香砂六君丸有什么不同图6

●泄泻(慢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虚失运、清浊不分所致,症见大便溏泄,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肚子胀不舒服,稍微吃点油腻的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大便中常挟有未消化的食物,面色萎黄,肚子胀闷不舒服,神疲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慢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表现。

在服用香砂六君丸中要注意,阴虚内热及湿热证者不宜用。急性胃肠炎,表现为恶心、呕吐、大便水泻频频、脘腹作痛者不宜用。口干少津,大便干燥者不宜用。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香砂养胃丸与香砂六君丸有什么不同图7

因此,朋友们面对香砂养胃丸和香砂六君丸时,如果是胃寒的、胃里湿气重的,表现为胃阳不足,寒凝气滞引起的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那么选用香砂养胃丸。如果是脾胃虚弱引起的脾虚气滞、消化不良、胃口不好、打嗝、腹胀、大便稀、拉肚子等,那么选用香砂六君丸。

生活道公益健康认为,两者不同在于方剂组成和功效都有些差别的,香砂六君子,主治是开始出现了气虚症状了,就像常说的少气懒言、肢体倦怠等症后,又出现了恶心呕吐等症时候,用香砂六君子比较多些,气虚导致了气滞,脾胃气滞比较多。而香砂养胃丸,则是以湿浊阻滞、脾胃失和为主,如出现了腹部胀满、不想吃东西了,嗳气吐酸、倦怠喜欢躺着等时候使用。就说香砂四君子主要是脾气虚气滞为主,香砂养胃丸主要是湿困脾胃为主。当然在临床上不会是症状都全了,医生才用方子的,医生会有自己的辨证考量的。

生活道公益健康建议,大家用药时候,不要自行看说明就可以了,自己不是专业人员,不会辩证的,最好是去医院看看,或者请专业人员辨证后再使用为好。像这两种药基本都属于OTC类药物,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在药典问问药师也是可以的。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74770.html

(0)
上一篇 2023-05-22 13:49
下一篇 2023-05-22 13:5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