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营养极其丰富,具有高纤维、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特点,是谷类作物中的佳品。青稞蛋白中不含有面筋蛋白,淀粉以支链淀粉为主,适合作为发酵制品的原料来源。
酱是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传统食品,在人们饮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它味道可口、营养丰富而成为家庭就餐中不可缺少的调味佳品。
选取品质优良、无霉变的豆粕、青稞、麸皮作原料。向青稞中加入原料总量的75%水进行煮制。待青稞完全煮开裂后,补足蒸发的水分,与豆粕粉、麸皮混合均匀,堆闷约40分钟,蒸料。原料蒸熟后,迅速冷却到35—40℃ 左右,接种。种曲用量为全料量的 0.2% ~0.3% 。
先配制浓度为10%到 11%的食盐水溶液,加热到45℃左右,拌入成曲,成曲的含水量按酱醅计为100%为宜,混合均匀放入发酵容器中,铺平后将表面踩实,这样可以防止发酵过程中的氧化作用,踩实后在表面撒1~2厘米厚的食盐做盐封,防止酸败和氧化层的形成,用水浴设置水温50~5 5℃ ,前期发酵 45~50℃ ,9至l0天分解作用达到高峰,此时要进行第一次翻醅,通过翻醅使酱醅松散均匀散发不良气味,并使料醅温度均匀,同时便于料醅氧化呈色。翻醅后再铺平踩实,表面再撒一层食盐作盐封,经10~l7天发酵将醅层表面的食盐除去,进行第二次翻醅。翻醅后酱醅进入后发酵,品温控制在 48~45℃ ,发酵时间为20天左右。
酱醅成熟后,及时将二淋油加热至80 ℃左右,接入缸内浸泡成熟酱醅20小时。然后进行淋油、配制,即得成品。
青稞酱油的最佳配方,豆粕55%,麸皮20%,青稞25%;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蛋白质分解产物—— 氨基酸态氮的的含量越来越多。在前期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态氮增加的幅度较大,而后期发酵过程中,由于酱醅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分解产生的游离氨基酸也降低。
决定酱油香味与口感的主要是氨基酸态氮,在一定的范围内,氨基酸态氮含量越多,酱油口感也就越好。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78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