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名吃豆腐箱的来历(博山豆腐箱背后的故事)

“豆腐箱”是博山菜的名菜之一。“豆腐箱”是素菜,其风味独特,制作简单,不止受到了千家万户、广大普通百姓的喜爱,还上了人民大会堂的国宴,引起了国外客人们的极大兴趣。

“豆腐箱”这道菜的做法虽然简单,但是它的形成却经历了一番的曲曲折折。

很久以来,博山人就喜欢吃、也会吃,在博山出了不少的好厨师。

早在清朝咸丰年间,在博山大街的南头有一户姓张的,家中几代人都是当地有名的厨师。张家有一个儿子,名叫张登科,小名叫张九,他从小就喜欢看家里的大人做菜,十几岁就在一边当下手学着做菜。长大后,他又到处拜师学艺。张登科既聪明能干又好学,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后来,张登科到了京城,凭着自己的本事,在一家叫“振泰绸缎庄”的老字号饭馆里做事,不几年他就当了饭馆的大师傅。张登科做的菜闻名京城,被称为“博山厨师第一人”。

大约到了光绪年间,五十多岁的张登科漂泊半生,思乡心切,染了疾病,在京城久治不愈。于是,张登科就带着妻小回到了家乡博山养病。

张登科回到家乡后不到一年,他的病就好了。博山的一些富人商贾,知道张登科在京城是有名的厨师,便想借助他的名气,开一个饭馆。几个富人到张家拜访,说明了来意,张登科就答应和他们合伙,在当时窑业已经十分发达的山头,开了一家饭馆,饭馆取名为“庆和聚”。

饭馆开张后,因为有张登科京城名师的名气,饭馆的生意很快就十分红火了,食客们是络绎不绝。

一天,张登科在京城时的掌柜到周村去办货。他到了周村,办完了货,想起了离开一年多的张登科,就到离周村一百多里的博山去看看张登科。掌柜的到了“庆和聚”时,已经是晚上了。张登科见到老掌柜很高兴,就想好好招待一下远道而来的老掌柜。可是,馆子里准备的好菜已经全部用光了。他在厨房里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一样像样的菜来招待客人,只看到了一块大大的博山优质豆腐。正在犯难的张登科看到豆腐,灵机一动,就想用豆腐为主料,做一道箱式的“素菜”。他叫来伙计,立即动手,把豆腐切成长一寸左右、宽、厚都半寸左右长方形的小块,在锅内加热定型,把中间用小刀挖空。他把挖出的豆腐切成蝇头大小,上锅加油和作料炒好了,再和海米、木耳、砂仁粉等调好,装入挖空的豆腐块中,上面再用薄豆腐片封好。然后,他把豆腐箱放到油锅里,用六七成热的油把豆腐炸成金黄色,捞出后放到盘子里再勾欠。

酒席开始了,张登科请了几个人作陪。张登科知道,老掌柜对菜很讲究,也很挑剔,因为没有像样的菜,他很是过意不去,一个劲地对老掌柜道歉。老掌柜嘴上说着没关系,但是,他明显地对桌子上的菜不太感兴趣,只是在众位陪客的劝说下,才象征性地夹着桌子上的菜。

“豆腐箱”上来了,放在餐桌的中间。一块块豆腐面呈金色,像一个个小小的金箱子,十分精致好看,饭庄上的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菜,不禁眼前一亮。

老掌柜在张登科的邀请下,举起筷子,夹起一个“豆腐箱”,放到嘴里,用牙轻轻一咬,豆腐开了,里面的馅子散开,轻轻一嚼是清香四溢,十分可口。老掌柜在京城里吃多了山珍海味,吃得有些腻了,吃着这清淡的“豆腐箱”,感到别有一番风味,他赞不绝口地说:“好!好!好!”。

在座的陪客吃了以后也连声称赞。

老掌柜的一连吃了几个豆腐箱后,才放下筷子问:“老张,这是什么菜?像小金箱一样”

张登科连忙说:“叫、叫金箱。”

“好!好!这金箱是怎么做的?”老掌柜又问。

本来为没有好菜招待老掌柜而尴尬的张登科,看到老掌柜这样高兴,也不再隐瞒,就说出了实情。

在座的人对张登科的急中生智和高超的厨艺都赞不绝口。陪客中有一位是读书人,对吃很有研究。他慢条斯理地说:“按吃法,这道菜叫金箱还不如叫开箱取宝更合情理”。

很快,“金箱”这道菜就渐渐地在山头部分窑主的酒席上出现了。当地多数人管它叫“豆腐箱”。喜欢“讲究”的人就称它为“开箱取宝”或是“金箱”。

因为有了“金箱”这道菜,“庆和聚”饭馆的名声更响了。不少达官贵人也慕名到这里吃吃喝喝。

当时的社会十分黑暗,官员们吃喝成风。不少的官员吃饭赊账,并且欠的帐是一拖再拖;更有一些官员是白吃白喝。到“庆和聚”吃饭的官员很多,赊的帐也很多,不少官员的赊帐一直收不回来,饭馆缺少资金运转,濒临倒闭。张登科一家的生活也处于了困境。而这时,京城的老掌柜在吃了张登科做的“豆腐箱”后,一直对“豆腐箱”念念不忘,他再三让人捎信邀请张登科到京城。借着这个机会,张登科离开了“庆和聚”,带着家人又回到了北京。他在“振泰绸缎庄”的餐桌上,开始添加“豆腐箱”这道菜。吃过这道菜的人无不大加赞赏。慢慢地,“豆腐箱”就在京城流传开了,京城里部分商贾的宴席上出现了“博山豆腐箱”,甚至一些达官贵人的家宴上也时常见到“博山豆腐箱”这道菜了。

“博山豆腐箱”在京城流行开了,但是,在博山本地随着众多饭馆、酒店的纷纷倒闭,“豆腐箱”却渐渐地在当地消失了。

后来,煤炭、琉璃、陶瓷三大行业在博山兴旺发展。北京商人到博山做买卖的渐渐增多起来。随着北京和博山间的买卖增多,两地之间的饮食交流也多了,“博山豆腐箱”又从北京传回了老家博山。“博山豆腐箱”又成了博山饭馆、酒家的一道“看家菜”。

到了民国初年,在博山“豆腐箱”的发源地山头,有一个叫“同心居”的饭馆在当地很有名气,这个饭馆的掌柜叫李同心。李同心烹调技艺超群,当地的人们称他为“天师傅”。他在制作“豆腐箱”的过程中,对“豆腐箱”又进行了改良。他根据“豆腐箱”的作法,将“豆腐箱”的外形由“箱式”改为“塔式”,并把“博山豆腐箱”更名为“水漫金山寺”,使这道菜又赋有了新意。

“水漫金山寺”这道菜,在盘中共有四层小豆腐箱垒成,上小下大,呈“金”字塔状。上菜时,再在盘子的周围洒上适量的上等好白酒。在晚上,这道菜端上后,先点燃盘中的白酒,再关闭房内灯火。这道菜水雾缭绕,在酒精的蓝色火焰中,豆腐箱垒成的金塔时隐时现,很有《白蛇传》中水漫金山寺的味道。这道改良后的“豆腐箱”既好看又好吃,很快也在博山流传开了。

后来,在博山的酒席上,只要这“豆腐箱”整个外形呈箱形的,人们就叫它“博山豆腐箱”、“金箱”或“开箱取宝”;而外形是“塔状”的“豆腐箱”,人们就叫它“水漫金山寺”。

这些叫法和“豆腐箱”一起,一直传至今天。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84159.html

(0)
上一篇 2023-06-22 14:24
下一篇 2023-06-22 14:29

相关推荐

  • 酸甜口感的桂圆红枣枸杞茶

    不知道你有没有觉得,一到冬天,水就喝得少了,不口渴基本不端水杯的。其实冬天更应该多补水。今天我们就来一杯暖暖的冬日热饮:红枣枸杞桂圆茶,冬天天冷有时候不愿意喝水,可以试试这么煮着喝…

    2023-06-02
  • 腌制腊八蒜的正确方法放醋(腊八蒜用铁锅熬醋还能变绿吗)

    导语:腌腊八蒜,只加醋是“外行”,牢记3个窍门,酸香脆爽,2天就变绿! 俗语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元旦过后,腊八节也马上就到了!作为春节前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不管是…

    2023-07-15
  • 潮汕清蒸小青龙做法(清蒸小青龙蒸几分钟)

    如果说给潮汕人青龙吃,那么潮汕人肯定会选择清蒸,因为物食本味嘛,放多了调味品反而失去原本的鲜味。所以最佳吃法就是清蒸咯! 青龙若干只; 葱花或蒜蓉适量;色拉油适量 料酒;糖少许 盐…

    2023-07-31
  • 红糖姜茶

    吃货打卡季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不找医生开药方”它道出了夏季吃姜的好处。夏天虽热,但阳气在表,阴气在里内脏反而是冷的,容易腹泻所以要吃暖胃的姜。再加上夏天炎热,人们往往贪凉,而过…

  • 瘦肉白萝卜汤怎么做好吃,有什么食疗功效?

    瘦肉白萝卜汤是一种材料简单,做法也很简单的汤品,食材主要就是猪肉和白萝卜,但是,食材越简单,对于不擅长做饭的人来说,怎样才可以将瘦肉白萝卜汤做的好吃呢?瘦肉白萝卜汤怎么做1、将白萝…

  • 猪蹄做法

    猪脚先用高压锅炖20分钟,然后捞出来过一下冷水,控完水,再拿来红烧,这样做出来的猪脚会很好吃。 炖过的猪脚,软硬适中,吃起来不会太硬也不烂,而且红烧之后,猪脚会更加入味,咸香下饭,…

    2022-09-28
  • 炖汤店火遍城市的新经营模式

    近年来,炖汤店在城市中异军突起,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新兴餐饮业。炖汤作为一种传统的烹饪方式,以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炖汤店开始探索…

  • 清热解毒消肿的纯中药中成药有哪些

    进入8月之后,广州高温,除了热得人模糊外,雷雨还说来就来,暑气蒸人。这使得不少人感受暑湿之气外,还觉得皮肤特别不适,容易长痘痘或者疮,滋生很多皮肤问题。 从皮肤保养上讲,夏季饮食原…

    2023-05-21
  • 粗粮都有哪些食物和水果(养胃粗粮有哪些食物)

    1.薏仁 薏仁是一种很常见的粗粮,属于一种高纤维食物,纤维对于减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薏仁中含有的高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缩短食物停留的时间,这样可以减少对食物多余能量的吸收,另一方…

    2023-03-23
  • 食疗养生食品:你需要知道的五种营养食材

    食疗养生食品:你需要知道的五种营养食材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和养生。食疗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通过食物来调理身体,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食疗养生食…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