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用药(功能性消化不良需用药多长时间)

不同类型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用药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儿科较常见,其属于功能性胃肠病(FGID)范畴,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以反复发作的早饱、餐后饱胀、上腹痛、厌食、上腹烧灼感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恶心、呕吐、反酸、上腹部胀气、嗳气等,部分有植物神经紊乱表现如多汗、周身乏力、失眠、头痛、心悸、四肢麻木、膀胱刺激征等,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上腹疼痛综合征(EPS)及混合型。那么,餐后不适综合征(PDS)、上腹疼痛综合征(EPS)、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不良如何用药呢?

一、上腹痛综合征(EPS)

主要表现为严重上腹疼痛或烧灼感,可通过进食诱发或缓解,也可在空腹时发生,排便或排气后不能缓解,可影响日常生活。

抑酸剂为EPS者的一线治疗用药,如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

不同类型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用药

二、餐后不适综合征(PDS)

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或早饱感,或有餐后恶心、上腹胀气、嗳气,可影响正常进食。促动力剂推荐为儿童PDS者的一线治疗用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

不同类型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用药

三、Hp相关性消化不良

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FD者,若有Hp感染考虑为Hp相关性消化不良,建议进行Hp根除治疗。

➤推荐PPI为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常规剂量为1mg/(kg·d),最大剂量为20mg/次、2次/d。兰索拉唑剂量为0.7-3.3mg/(kg·d),分2次/d,最大剂量为30mg/次、2次/d。

➤抗菌药物为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四环素。阿莫西林剂量为50mg/(kg·d),分2次/d,也可分3-4次/d,最大剂量为1g/次、2次/d。甲硝唑剂量为20mg/(kg·d),分2次/d,最大剂量为500mg/次、2次/d。克拉霉素剂量为15-20mg/(kg·d),分2次/d,最大剂量为0.5g/次、2次/d。呋喃唑酮≥14岁剂量为5-10mg/(kg·d),分2次/d,最大剂量为0.1g/次、2次/d。四环素≥8岁剂量为25-50mg/(kg·d),分3-4次/d,最大剂量为0.5g/次、3-4次/d。

➤铋剂推荐枸橼酸铋钾(按铋元素剂量),≥6岁剂量为6-8mg/(kg·d),分2次/d,最大剂量165mg/次、2次/d。

➤儿童对克拉霉素耐药率>15%时,≥6岁者Hp感染根除推荐首选含甲硝唑、阿莫西林的铋剂四联疗法为一线治疗用药,疗程14d。阿莫西林原发耐药和继发耐药率较低。

➤青霉素过敏,甲硝唑、克拉霉素敏感时,儿童Hp感染根除一线治疗用药推荐首选PPI+甲硝唑+克拉霉素,疗程14d;甲硝唑耐药、克拉霉素耐药时,≥6岁者Hp感染根除建议一线治疗用药推荐首选铋剂四联疗法即PPI+甲硝唑+克拉霉素+铋剂,疗程14d。

➤儿童Hp感染根除补救治疗时,≥6岁者可选用铋剂四联疗法,疗程14d,阿莫西林仍可选用,四环素、呋喃唑酮可为补救药物与铋剂联用。

➤此外,抗酸剂如铝碳酸镁对缓解上腹痛、反酸、上腹烧灼感等症状有较明显的作用,推荐250-500mg/次,3次/d。抗组胺药物赛庚啶可松弛胃底、促进食欲,对儿童FD有效,建议用于一线治疗效果欠佳者,推荐剂量为0.25-0.50mg/(kg·d),分2-3次。消化酶制剂如复合凝乳酶可保护胃肠道黏膜、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有效改善FD者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

参考文献:

1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2,37(1):7-10

2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2022版)[J].中华儿科杂志,2022,60(8):751-754

3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消化专科合理应用中国专家意见[J].胃肠病学,2020,25(11):673-676

4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7):700-701

5总局关于修订多潘立酮制剂说明书的公告(2016年第152号)

6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多潘立酮制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93号)

7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7):635-641

8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J].中华儿科杂志,2023,61(7):580-585

不同类型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用药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99581.html

(0)
上一篇 2023-08-10 09:04
下一篇 2023-08-10 09: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