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柏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与副作用,知柏地黄丸的功效与副作用是什么

知柏地黄丸是地黄丸家族企业中处于老二的地位,老大当数六味地黄丸了。知柏地黄丸实在六位地黄丸的基础之上增加了知母、黄柏两味药,两者之间的应用稍微有点差距。六位地黄丸的使用条件是肾阴虚,这种情况是阴虚不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下的,而知柏地黄丸治疗的就是阴虚火旺证了,其表现在相火旺盛,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这种情况下使用效果巨佳。知柏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与副作用,知柏地黄丸的功效与副作用是什么图1

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再配以知母清上焦烦热、黄柏泻中下焦之火,加强了在滋肾阴基础上清利三焦之火、泻三焦湿热的作用。知柏地黄丸或者“加味知柏地黄丸”对于肾阴虚损、阴虚火旺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男性不育、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老年性阴道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女童性早熟、更年期综合征均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症状作用,对于服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所出现的阴虚火旺症状也有减轻作用。知柏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与副作用,知柏地黄丸的功效与副作用是什么图2

与其说其副作用,不如说其使用注意,因为中中成药的副作用还不是非常明确,那么使用知柏地黄丸有什么注意呢?

1.寒者俞寒。本身有阳虚的人不可使用,因知母黄柏寒性较强,使用只会雪上加霜。

2.感冒患者不可使用。

3.最好用淡盐水送服。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们有所帮助,更多医药知识,请关注作者。

知柏地黄丸,原名滋阴八味丸,处方源于张景岳《景岳全书》。

就像众多的“地黄丸”一样,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添加知母和黄柏两味中药而来。知柏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与副作用,知柏地黄丸的功效与副作用是什么图3

简单了解下知柏地黄丸

【组成】: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知母、黄柏

【药理】:

六味地黄丸的六味中药三补三泻,肝、脾、肾同补,滋而不腻,补而不滞。

知母清肺热、降胃火。

黄柏清利下焦虚火,常用于肝、胆、大肠湿热。

整体来看,知柏地黄丸不仅具有六味地黄丸的滋阴功效,同时还有清热作用。算是六味地黄丸的升级版。

【功效】:

滋阴清热,适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黄、虚火牙痛等症。

【注意】:

畏寒怕冷、阳虚患者禁用;

感冒发热期间禁服;

服药期间禁房欲;

服药期间禁食猪血、萝卜、烧酒。知柏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与副作用,知柏地黄丸的功效与副作用是什么图4

知柏地黄丸的副作用:

此药是在六味地黄基础上添加撤火、降火中药,使用不当容易造成阴损及阳,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遵医嘱,详细辨别请是否有火,乱用错用易导致命门火衰。知柏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与副作用,知柏地黄丸的功效与副作用是什么图5

以上回答属于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评论,分享看法。收藏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论健道,每天听三甲营养主任医师道健康,致力成为您身边最贴心的健康养生专家。

临床副主任中医师专业解答,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关于功效

知柏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著名方剂,知母、黄柏是两味清热泻火的药,所以整个方剂就有滋阴降火的功效。

虽然我们说“阴虚则热”,但这个热有轻有重,因此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就有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以滋阴为主,清热的力量不强,而知柏地黄丸清热的力量要强得多,所以二者还是有明显差别的。

知柏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与副作用,知柏地黄丸的功效与副作用是什么图6

知柏地黄丸主要用于肾阴虚火旺证,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口燥,咽干,骨蒸潮热(骨头像被热气蒸烤一样),心烦,失眠,盗汗,腰膝酸痛,遗精,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知柏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知母,黄柏共八味药组成。知母黄柏的功效前面已经说过了,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三味滋阴补肾,茯苓祛脾湿,丹皮泻肝火,泽泻泻肾湿,因此这个方有补有泻,并不是一个纯补的方剂

知柏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与副作用,知柏地黄丸的功效与副作用是什么图7

关于副作用

我们先应该明确一下什么是副作用?副作用是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时,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作用,这是现代药理学的一个概念。

因为知柏地黄丸的功效就是滋阴降火,对于阴虚火旺的患者,在使用正常治疗剂量的知柏地黄丸时,是不会出现其它与滋阴降火无关的药理作用的,关键是我们要运用中医思维进行辨证,所以不能完全用现代药理学的知识来看待中药方剂。

知柏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与副作用,知柏地黄丸的功效与副作用是什么图8

但是知柏地黄丸毕竟是寒凉的药物,如果阴虚火旺的症状得到了改善,我们就应该改为六味地黄丸或直接停用,不要盲目长期服用,否则容易伤及人体阳气,“矫枉过正”就不好了。

对于平时脾胃比较虚弱,容易便溏或腹泻的人,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都是不太适宜的。

(原创不易,喜欢就关注一下吧,关注小柴胡沈大夫,了解更多中医药知识。)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2077.html

(0)
上一篇 2022-04-22 10:40
下一篇 2022-04-22 10:5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