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圣 曾顺 等 肖相如频道
导读:冬吃萝卜夏吃姜,今天复习生姜的功效与3个小验方。
生姜古称百辣云、因地辛,又有炎凉小子之称,关于生姜之出典,按照《王安石字说》云:“姜能疆御百邪,故谓之姜。”
公元3世纪,我国的生姜传入日本,被称作“吴国山椒”。
生姜可谓是极为常用的调味品,正如明·李时珍所说:“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
生姜是较好的保健食品,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生姜的谚语,诸如“一杯茶,一片姜,驱寒健胃是良方”,“早上三片姜,胜过饮参汤”,“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等等,这都说明常吃生姜具有温中暖胃,祛病养生的作用。
01
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曾有两点妙用生姜经验,值得推广。
其一,用鲜生姜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甚效”。
包括现代所说的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骨刺、腰腿痛等,凡属中医所说风寒湿邪引起的痹痛,均可采用,对缓解疼痛颇有效果。
其二,凡早行、山行时,口中宜含生姜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
这对常年居住在山区丘陵地带的群众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保健良方。
此外,苏颂也有一则单方:姜茶治痢方,简便易廉,功效又妙。
方用生姜切细,和好茶一两碗,任意呷之,若是热痢,生姜留皮,冷痢,去皮。
当今很多名医,如北京的蒲辅周,南京的丁光迪教授,对此方颇赞赏,这对于一些缺医少药的穷乡僻壤,亦堪称食治效方。
02
宋·洪迈《夷坚志》里,还记载了一则用生姜治病的故事:
广西通判杨立之返回楚州,咽喉红肿生疮,溃破后脓血如注,群医束手无策。
正值杨吉老来楚州,请其诊治,吉老详询患者的饮食习惯,得知杨立之喜食鹧鸪,当即嘱服生姜1斤,然后用药。
按常理说,咽喉本已溃破流脓,再吃生姜,无异火上浇油,但通判考虑到吉老医术高明,绝非戏言。
初尝几片,并无疼痛,再吃便觉味甘而香,服至半斤时,疼痛渐渐消失,1斤服完后,始感辛辣,脓血停止,病亦随愈。
通判向吉老询问病愈缘由,吉老解释说,鹧鸪好吃半夏,通判好吃鹧鸪,因而半夏之毒转入咽喉而患喉痈,生姜专攻半夏之毒,故能姜到病除也。
汉·张仲景乃中医之圣,凡用生姜止呕达25方之多,正因如此,古人曾称“姜为呕家圣药”。
北京已故名医蒲辅周,有一次在候诊室遇一患者,呕吐清水难忍,蒲老随即给生姜1片,含之立止。
如此灵验,无怪乎清代医家黄宫绣曾赞誉生姜“真药中之神圣也”。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名医用药佳话》,刘朝圣,曾顺,毛武塬编著,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2008.8。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35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