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佛手,听着很高端的一种“物品”,其实呢,这也是一味理气药,平时身边并不是很常见。印象中小时候老家有人承包山里一块地种植的就是这玩意,那时候还没学中医,并不知道它是一味药,空闲的时候会跑去偷摘,也不知道这干啥用的,就知道闻着挺香的。

佛手的功效与作用介绍图1

佛手,属于芸香科植物,图片所示的是其成熟的果实,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云南、四川等地区。一般在秋季果实尚未完全变黄时采收,切成下图所示的薄片状,晒干使用。

佛手的功效与作用介绍图2

佛手的功效与作用

佛手,味辛、苦,性温。归肝经、脾经、肺经、胃经等。主要的功效是: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食用价值:佛手的果实营养丰富,可干燥后饮茶,也可鲜用,有很好的食疗效果。气芳香,果皮外部味辛微辣,内部味甘而后苦。

药用价值:佛手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种药用功能。

佛手的功效与作用介绍图3

佛手是理气药,能够疏肝解郁,因此在临床上用佛手治疗肝郁气滞所导致的胸胁胀痛。佛手味辛,辛味药物时候行散走窜,尤其是疏肝解郁之力很不错,当肝郁气滞、肝胃不和时,胸胁部胀痛,或者是脘腹部胀痛,均可以用佛手入药治疗。

佛手的功效与作用介绍图4

佛手除了入肝经,疏肝气之外,还属脾胃之经,能理气和中,佛手气味芳香,有醒脾的作用,当脾胃气滞出现脘腹胀痛,呕吐,食欲不振时,可以应用佛手,针对这类症候可以配合木香、香附、砂仁增加疗效。

佛手还有燥湿化痰的作用。前面也说了佛手还入肺经,气味芳香,能行散,有宣肺气之力,同时入脾经,健脾燥湿,对于一些久咳痰多的患者,可以取佛手、瓜蒌皮、陈皮等一起化痰止咳。

佛手的功效与作用介绍图5

古文:

《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本草纲目》: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本经逢原》:专破滞气。治痢下后重,取陈年者用之。

《本草再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

《随息居饮食谱》: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

《本草从新》:理上焦之气而止呕,进中州之食而健脾。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39.html

(0)
上一篇 2022-02-25 03:23
下一篇 2022-02-25 06:2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