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宝贝,出身宫廷,由御医精心配方熬制而成,慈禧太后晚年多种慢病缠身,最喜欢用它进行调理,100斤药材仅仅制成6斤的精华,被称作养生延寿的“软黄金”,这个宝贝就是御品膏方。自古以来,宫廷医学就讲究遣方和缓,用药轻平,这赋予了膏方对慢病、久虚及大病善后调理的独特优势。
今天,三代御医之后嫡传弟子、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李刘坤及国家级中药调剂高级技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药养生文化代表性传承人王国宝就为大家带来了两款针对秋季常见病的养生膏方。
膏方调理慢病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膏方,“价值十两黄金”,慈禧太后晚年多种慢病缠身,最喜欢用它进行调理,100斤药材仅仅制成6斤的精华,这个宝贝就是膏方。据记载,宫廷医学讲究遣方和缓,用药轻平,常服药饵,以期延寿,其中就包括膏方。因为膏方对于慢病、久虚或善后调理有其独特优势。
三代御医之后嫡传弟子、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李刘坤介绍,在中医丸、散、膏、丹、汤等诸多制剂当中,“膏剂是最好吃的一种剂型,吃得方便,口感好,大家都喜欢吃”。
“尤其慈禧太后晚年,患病的时候,不愿意喝苦药,而是要求太医把中药熬成膏方给她吃。凡是能炼成膏方的,她就不和汤药了。”李刘坤说道。
李教授表示,膏方虽精贵,但并不是随随便便都能吃的。针对急症救逆、暴虚峻补的患者则要选汤剂。膏方比较安全、平和,以求缓治收工,不是急于求成。缓病慢病如果急于求成,往往欲速而不达,造成不良的后果。
膏方养生传承有自
据了解,李刘坤教授与宫廷医学有不解之缘,上研究生的时候就师从三代御医之后北京中医学院湿病研究室主任赵绍琴教授。
李教授回忆称“赵老师的父亲,在清宫里面留下好多的医案,赵老师为了整理父亲的医案,我上研究生的时候就到故宫里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找相关的医案,找医案的过程中,就发现医案里面有很多膏方治病的剂型,我就对膏方产生了兴趣,后来就经常学习膏方的配方,于是就这么传承了下来” 。
两款膏方搞定秋季顽疾
众所周知,宫廷里的人平日食肥甘厚腻,养尊处优,免不了受气争宠,容易患气滞血瘀的富贵病,这和现代人生活好、缺乏运动、工作压力大很像。
今天,李教授李老就给我们带来了适合秋季养生的两款膏方,分别对应两种证型,也是现代人的常见病。
1、红曲草本膏
适应症状:如果您出现了面色黎黑、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胁下有肿块、拒按并且常在夜间加剧等症状时,说明您可能是气滞血瘀证。
成分:红曲草本膏主要是由红曲米、代代花、重瓣红玫瑰、桃仁、白芷、山楂、甘草、沙棘等中药材熬制而成的。
功效:活血化瘀,健脾消食。
2、黄精草本膏
适应症状:秋为“容平“之季,气候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阴阳变化由“长”到“收”。机体因暑热伤津尚未恢复,又加秋燥施虐,更伤体津,常见脏燥津伤。容易让人出现眼睛干燥、口鼻干燥、咽喉干燥、皮肤干燥、肢疲神倦、少气懒言、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大便干燥、口渴等症状,属于气阴不足证。
成分:黄精草本膏主要是由黄精、枸杞子、玉竹、百合、山药、栀子、甘草等中药材熬制而成。
功效:添精补髓,平补气阴。
不得不知的膏方常识
滴在宣纸上像黑珍珠
1、如何鉴别膏方?
如何判断一种膏方好不好呢?国家级中药调剂高级技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药养生文化代表性传承人王国宝指出,上好的膏方,要达到亮、粘、润、净、爽、滑六个标准,而且滴在宣纸上像黑珍珠,不会出现晕染。
2、膏方怎样服用效果最佳?
有人说膏方要冲着吃,有人说要直接吃。那么膏方怎样吃效果最好呢?王国宝表示,吃膏方最好的吃法是含服。饭前一个小时或睡前一个小时,含一口膏方,待口水浸润,徐徐咽下,这样能够充分的消化吸收,使膏方更好的发挥临床作用。
如果时间比较紧,专家表示拿膏方与三到五倍的开水调服也行。
3、膏方能储存多久?
膏方开封后没吃完,来年还能吃吗?专家表示,常温下,放在阴凉干燥处能放置两到三年。如果瓶装的打开之后,最好一次性吃完。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4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