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灵膏 一名 代参膏。自剥好龙眼,盛竹筒式瓷碗内,每肉一两,入白洋糖一钱,素体多火者,再入西洋参片,如糖之数。碗口幂以丝绵一层,日日于饭锅上蒸之,蒸到百次。凡衰羸、老弱,别无痰火,便滑之病者,每以开水瀹服一匙,大补气血,力胜参芪。产妇临盆服之,尤妙。
清*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
功效
补血,益气,安神,改善睡眠,益脾胃。
血虚,血液不足导致血不养心,所以出现睡眠障碍。玉灵膏养心血,安心神,则心得血养,自然可以安睡。
气血虚,则面色必定萎黄苍白,精力不济,脾胃虚弱。将正气,血液补足,可以使得面色红润,气色好正气足精力充沛,脾胃佳。
适宜人群
血虚气虚,面色差,易疲劳,心悸,失眠多梦。
产妇需补气血者;女性生理周期不佳补气血调理者;精力不济,思虑过多,血虚气虚亚健康男性。失眠健忘,体弱易病老者。
注意事项
孕妇忌食,儿童不宜。痰火内盛或湿热蕴阻者(舌苔黄腻),不宜食。感冒期间停食。
原料组成
龙眼肉+西洋参
食疗方
清代名医王士雄(字:孟英)《随息居饮食谱》
龙眼肉为补益佳果,现代研究发现它含有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及各种维生素,营养十分丰富,为养心补虚佳品。
西洋参含有多种人参皂甙,具有显著的抗疲劳、抗缺氧能力。它性偏凉,为阴虚体质者所宜,近人张锡纯称它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
龙眼肉与西洋参制膏,功能大补气血,有很好的补益效用,故清代医家王孟英称它为“代参膏”,说它“力胜参芪”。它不但效力大,而且味道好,颇受人们的喜欢。
制法
1,将龙眼肉洗干净,和西洋参粉按照10:1比例搅拌均匀,置于炖盅。
2,放入锅中隔水蒸,建议蒸制40小时,达到这个时间的龙眼肉之热性得以消散,膏方平和。
3,食用方法:每日早晚挖一小勺玉灵膏放入杯中,开水冲调食用。
保存方法
密封包装后冰箱冷藏保存,可保存45天。
不宜食用人群
孕妇和儿童不宜食用。痰火内盛或湿热蕴阻者,不宜食。
本方为甘温与甘寒相济的滋补剂。方中龙眼性味甘温,功能益心脾,补气血,安神益智,主治劳伤心脾,气血不足,心悸失眠,神疲体倦,面色萎黄,饮食欠佳等症。西洋参性味甘寒,功能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主要含有人参皂甙,所以它与人参都有补益的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说:“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龙眼肉与西洋参配伍,温而不燥,凉而不寒,是药食两用的滋补上品。
玉灵膏,出自于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是由单味龙眼肉经长时间蒸制而成。
龙眼肉:甘,温。归心、脾经。
功效:补心脾,益气血。
龙眼甘,温,归心、脾经,故能补益心脾,且非血肉有情之品而不滋腻,又不会像其他补气药一样容易造成气胀,是一味滋补良药。
气血亏的人,可以将龙眼肉加白砂糖蒸至熟烂,便成玉灵膏。
玉灵膏对于身体虚弱或老年人尤为适合。
若是平日里内火大的人,可以在制作玉灵膏时加入适量西洋参,西洋参性微寒,可缓和龙眼肉温热之性。西洋参与龙眼肉比例大约为1:10,即十份量的龙眼肉加1份量的西洋参。
玉灵膏又名代参膏,就是为了避免人参补益之功太过猛烈或有人虚不受补。人参性温,可助其温热执行,难免过热而耗伤阴液。再则玉灵膏补益之功本就可媲美人参黄芪之类,再入人参可能会滋补太过而造成雍滞。
甘温亦可助湿生火,所以湿阻中满或有停饮、痰、火者忌服。
正心诚意,普及专业的中医药知识。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58835.html